长别居丙舍
永元四年帝移幸北宫章德殿讲于白虎观庆得入
省宿止帝将诛窦氏欲得外戚传惧左右不敢使乃
令庆私从千乘王求夜独内之又令庆传语中常侍
郑众求索故事及大将军窦宪诛庆出居邸赐奴婢
三百人舆马钱帛帷帐珍宝玩好充其第又赐中
傅以下至左右钱帛各有差庆多被病或时不安帝
朝夕问讯进膳药所以垂意甚备庆小心恭孝自以
废黜尤畏事慎法每朝谒陵庙常夜分严装衣冠待
明约□官属不得与诸王车骑竞驱常以贵人葬礼
有阙每窃感恨至四节伏腊辄祭于私室窦氏诛后
始使乳母于城北遥祀及窦太后崩庆求上冢致哀
帝许之诏太官四时给祭具庆垂涕曰生虽不获供
养终得奉祭祀私愿足矣欲求作祠堂恐有自同恭
怀梁后之嫌遂不敢言常泣向左右以为没齿之恨
后上言外祖母王年老遭忧病下土无医药愿乞诣
洛阳疗疾于是诏宋氏悉归京师除庆舅衍俊盖暹
等皆为郎十五年有司以日食阴盛奏遣诸王侯就
国诏曰甲子之异责由一人诸王幼稚早离顾复弱
冠相育常有蓼莪凯风之哀选懦之恩知非国典且
复须留至冬从祀章陵诏假诸王羽林骑各四十人
后中傅卫欣私为臧盗千余万诏使案理之并责庆
不与之状庆曰欣以师傅之尊选自圣朝臣愚惟知
言从事听不甚有所纠察帝嘉其对悉以欣臧财赐
庆及帝崩庆号泣前殿呕血数升因以发病明年诸
王就国邓太后特听清河王置中尉内史赐什物皆
取乘舆上御以宋衍等并为清河中大夫庆到国下
令寡人生于深宫长于朝廷仰恃明主垂拱受成既
以薄佑早离顾复属遭大忧悲怀感伤蒙恩大国职
惟藩辅新去京师忧心茕茕夙夜屏营未知所立盖
闻智不独理必须明贤今官属并居爵任失得是均
庶望上遵策戒下免悔咎其纠督非枉明察典禁无
令孤获怠慢之罪焉邓太后以殇帝襁抱远虑不虞
留庆长子佑与嫡母耿姬居清河邸至秋帝崩立佑
为嗣是为安帝
建初七年夏六月甲寅立皇子肇为皇太子
按后汉书章帝本纪云云 按和帝本纪孝和皇帝
讳肇肃宗第四子也母梁贵人为窦皇后所谮忧卒
窦后养帝以为己子建初七年立为皇太子章和二
年二月壬辰即皇帝位年十岁
和帝元兴元年立皇子隆为皇太子
按后汉书和帝本纪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帝崩于
章德前殿立皇子隆为皇太子赐天下男子爵人二
级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民无名数及流民欲占者
人一级鳏寡孤独笃癃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
按殇帝本纪孝殇皇帝讳隆和帝少子也元兴元年
十二月辛未夜即皇帝位时诞育百余日
安帝永宁元年立皇子保为皇太子
按后汉书安帝本纪永宁元年夏四月丙寅立皇子
保为皇太子改元永宁大赦天下赐王主三公列侯
下至郎吏从官金帛又赐民爵及布粟各有差延光
三年秋九月丁酉废皇太子保为济阴王 按顺帝
本纪孝顺皇帝讳保安帝之子也母李氏为阎皇后
所害永宁元年立为皇太子延光三年安帝乳母王
圣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丰谮太子乳母王男厨监
邴吉杀之太子数为叹息王圣等惧有后祸遂与丰
京共构陷太子太子坐废为济阴王明年三月安帝
崩北乡侯立济阴王以废黜不得上殿亲临梓宫悲
号不食内外群僚莫不哀之及北乡侯薨车骑将军
阎显及江京与中常侍刘安陈达等白太后秘不发
丧而更征立诸国王子乃闭宫门屯兵自守十一月
丁巳京师及郡国十六地震是夜中黄门孙程等十
九人共斩江京刘安陈达等迎济阴王于德阳殿西
锺下即皇帝位年十一 按来历传历字伯珍少袭
爵以公主子永元中为侍中监羽林右骑永初三年
迁射声校尉永宁元年代冯石为执金吾延光元年
尊历母为长公主二年迁历太仆明年中常侍樊丰
与大将军耿宝侍中周广谢恽等共谗陷太尉杨震
震遂自杀历谓侍御史虞诩曰耿宝托元舅之亲荣
宠过厚不念报国恩而倾侧奸臣诬奏杨公伤害忠
良其天祸亦将至矣遂绝周广谢恽不与交通时皇
太子惊病不安避幸安帝乳母野王君王圣舍太子
乳母王男厨监邴吉等以为圣舍新缮修犯土禁不
可久御圣及其女永与大长秋江京及中常侍樊丰
王男邴吉等互相是非圣永遂诬谮男吉皆幽囚死
家属徙比景太子思男等数为叹息京丰惧有后害
妄造虚无构谗太子及东宫官属帝怒召公卿以下
会议废立耿宝等承旨皆以为太子当废历与太常
桓焉廷尉张皓议曰经说年未满十五过恶不在其
身且男吉之谋皇太子容有不知宜选忠良保傅辅
以礼义废置事重此诚圣恩所宜宿留帝不从是日
遂废太子为济阴王时监太子家小黄门籍建中傅
高梵等皆以无罪徙朔方历乃要结光禄勋讽宗
正刘玮将作大匠薛皓侍中闾丘弘陈光赵代施延
大中大夫朱伥第五颉中散大夫曹成谏议大夫李
尢符节令张敬持书侍御史龚调羽林右监孔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