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云云
哲宗元佑四年八月壬寅□郡守贰以四善三最课
县令
按宋史哲宗本纪云云
元符二年二月乙未诏吏部守令课绩从御史台考
察黜其不实者
按宋史哲宗本纪云云
徽宗崇宁元年秋七月丙戌诏郡守以三年成任
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重和元年三月丙戌诏监司郡古自今须满三岁乃
得代仍毋得通理
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高宗绍兴七年秋七月戊辰诏侍从各举可任郡守
者一二人
按宋史高宗本纪云云
绍兴三十二年春正月庚辰罢郡守年七十者
按宋史高宗本纪云云
理宗咸淳二年三月乙巳诏郡守两年为任方别授

按宋史理宗本纪云云
  金
金制诸总管府诸府
按金史百官志诸总管府谓府尹兼领者都总管一
员正三品掌统诸城隍兵马甲仗总判府事同知都
总管一员从四品掌通判府事惟婆速路同知都总
管兼来远军事兵马副都总管一员正五品所掌与
同知同总管判官一员从六品掌纪纲总府众务分
判兵案之事府判一员从六品掌纪纲众务分判户
礼案仍掌通检推排簿籍推官一员正七品掌同府
判分判工刑案事知法一员
诸府谓非兼总管府事者尹一员正三品同知一员
正四品少尹一员正五品府判一员从六品掌纪纲
众务分判吏户礼案事专掌通检推排簿籍推官一
员正七品掌同府判兵刑工案事府教授一员知法
一员
  元
元世祖初置诸路总管府
按元史百官志诸路总管府至元初置二十年定十
万户之上者为上路十万户之下者为下路当冲要
者虽不及十万户亦为上路上路秩正三品达鲁花
赤一员总管一员并正三品兼管劝农事江北则兼
诸军奥鲁同知治中判官各一员下路秩从三品不
置治中员而同知如治中之秩余悉同上至元二十
三年置推官二员专治刑狱下路一员经历一员知
事一员或二员照磨兼承发架阁一员司吏无定制
随事繁简以为多寡之额译史通事各一人
散府秩正四品达鲁花赤一员知府或府尹一员领
劝农奥鲁与路同同知一员判官一员推官一员知
事一员提控案牍一员所在有隶诸路及宣慰司行
省者有直隶省部者有统州县者有不统州县者其
制各有差等诸州中统五年并立州县未有差等至
元三年定一万五千户之上者为上州六千户之上
者为中州六千户之下者为下州江南既平二十年
又定其地五万户之上者为上州三万户之上者为
中州不及三万户者为下州于是升县为州者四十
有四县户虽多附路府者不改上州达鲁花赤州尹
秩从四品同知秩正六品判官秩正七品中州达鲁
花赤知州并正五品同知从六品判官从七品下州
达鲁花赤知州并从五品同知正七品判官正八品
兼捕盗之事参佐官上州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中
州吏目提控案牍各一员下州吏目一员或二员
  明
明初罢各路总管府置直隶各省知府并所属官
按文献通考明初罢各路总管府于两京置直隶府
各省分置诸府知府掌教养郡民之事宾兴科贡均
平赋役崇慎祀典禁诘奸顽表异良善讯听刑狱审
达冤滞存恤困穷纠察吏治上下其考以告于抚按
藩臬上于吏部务知百姓之疾苦若籍帐军匠传驿
马牧仓库盗贼河渠沟防道路之事虽有专官皆知
府领之而总督焉
按明会典各府正官知府一员同知一员通判一员
推官一员
 后同知通判因事添革无定员推官江西吉安府
 增设一员后革
首领官经历一员知事一员
 事简府分多有裁革
照磨一员检校一员
 事简府分多有裁革
所属衙门司狱一员儒学教授一员训导四员
 小府或三员或二员多不全设
仓库税课司杂造织染局税课分司草□大使各一
员副使各一员阴阳学正术一员医学正科一员僧
纲司都纲一员副都纲一员道纪司都纪一员副都
纪一员巡检司巡检一员水马驿驿丞一员递运所
大使一员河泊所所官一员
洪武六年定为三等赋二十万石上为上府知府秩
从三品二十万下中府正四品十万下下府从四品
已而并为正四品
世宗嘉靖五年奏准府州县卓异加升
按明会典凡有司官嘉靖五年奏准知府知州知县
历任六年果政迹卓异者加升职衔照旧管事九年
考称从加职上不次升擢若加升后丁忧起忧起复
等项到部径从加职除授
神宗万历二年题准守令历俸升迁
按明会典万历二年题准今后守令大约以两考为
期知府历俸六年上下乃得升迁政成之日果历三
考得升布政按察使不及九年者升参政副使
皇清
国朝外官
大清会典各府
  正官
  知府一员
  同知
  通判
  旧有推官一员康熙六年裁
  首领官
  经历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