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例出振基及云中时熙于外振基
得山东佥事玮亦引去振基劲直敢言居谏垣仅半
岁数有建白既去科场议犹未定策复上疏极论而
宾尹党必欲十七人并罪以宽敬孙慎行代正春复
集廷臣议仍坐敬关节而为十七人昭雪疏竟留中
宾尹敬有奥援外廷又多助之故议久不决笃敬复
上疏论敬阴诋诸党人诸党人旋出之外并逐慎行
既而居相策引去之祥外迁孟祯不平疏言廷弼听
勘一事业逐去一总宪外转两言官矣犹介介于之
祥敬科场一案亦去两侍郎两言官矣复于笃
敬毋乃已甚乎孟祯遂亦调外凡与敬为难者朝无
一人敬由是得宽典仅谪行人司副盖七年而事始
竣云振基到官寻以忧去卒于家子必显字克孝万
历四十四年进士官文选员外郎为尚书赵南星所
重天启五年冬魏忠贤罗织清流御史陈睿谟劾其
世投门户遂削籍崇祯二年起验封郎中移考功明
年移文选尚书王永光雅不喜东林给事中常自裕
因劾其推举不当数事且诋以贪污御史吴履中又
劾其紊乱选法必显两疏辨帝不听谪山西按察司
经历量移南京礼部主事道出柘城归德适流贼来
犯皆为设守完其城一时推知兵历尚宝司丞大理
左寺丞十一年冬都城被兵兵部两侍郎皆缺尚书
杨嗣昌请不拘常格博推才望者迁补遂擢必显右
侍郎甫一月无疾而卒
  翁宪祥
按明外史本传宪祥字兆隆常熟人万历二十年进
士为鄞县知县课最入为礼科给事中以忧去补吏
科疏陈铨政五事其一论掣签法言使尽付之无心
则天官之职一吏可代苟为不然则地本预拟何必
于大廷中为掩饰之术请亟停罢时不能从故事正
郎不奉使抚按必俟代至是多反之而江西巡抚许
弘纲以父忧径归广西巡抚杨芳亦以忧乞免代宪
祥极言非制弘纲贬官芳亦被责言者诋朱赓李廷
机辄被谴宪祥言二臣深犯物论势不可复出陛下
徒塞天下口使在廷卷舌成谀佞风甚非计已劾云
南巡抚陈用宾两广总督戴耀并不报是时大僚多
缺而侍郎杨时乔杨道宾旬日间相继物故吏礼二
部长贰遂无一人兵部止一尚书养□不出户刑工
三部暨都察院堂上官俱以人言注籍通政大理亦
无见官宪祥言九卿俱旷甚伤国体因以补缺官起
遗佚数事为献报闻屡迁刑科都给事中吏部尚书
孙丕扬副都御史许弘纲以考察为言路所攻求去
宪祥言一时贤者直道难容相率引避国是如此可
为寒心既而军政拾遗疏为锦衣都督王之祯所挠
久不下罪人陈用宾等已论死疏亦留中宪祥皆抗
章论驳知县满朝荐李嗣善同知王邦才以忤税使
系狱力请释之会冬至停决囚复请推缓刑德意宥
累臣矜楚狱帝皆不报寻调吏科四十一年命辅臣
叶向高典会试给事中曾六德以论救被察官坐贬
旨皆从内出宪祥力谏中官黄勋赵禄李朝用胡滨
等不法亦连疏弹劾久之擢太常少卿居数年卒
  孟养浩
按明外史本传养浩字义甫湖广咸宁人万历十一
年进士授行人擢户科给事中迁左给事中帝严谴
李献可养浩疏谏曰人臣即至狂悖未有敢于侮君
者陛下岂真以其侮而罪之耶献可甫跻礼垣骤议
巨典一字之□本属无心乃遽蒙显斥臣愚以为有
五不可元子天下本豫教之请实为宗社计陛下不
惟不听且从而罚之是坐忍元子失学而敝帚宗社
也不可者一长幼定序明旨森严天下臣民既晓然
谅陛下之无他矣然豫教册立本非两事今日既迟
回于豫教安知来岁不游移于册立是重启天下之
疑不可者二父子之恩根于天性豫教之请有益元
子明甚而陛下罪之非所以示慈爱不可者三古者
引裾折槛之事中主能容之陛下量侔天地奈何言
及宗社大计反震怒而摧折天下万世谓陛下何如
主不可者四献可等所论非二三言官之私言实天
下臣民之公言也今加罪献可是所罪者一人而实
失天下人之心不可者五祈升下收还成命亟行豫
教臣不胜至愿帝大怒言册立已谕于明年举行今
欲设官以何为名孟养浩疑君惑众殊可痛恶令锦
衣卫杖之百削其籍为民永不叙用中外交荐悉报
寝光宗立起太常少卿半岁中迁至南京刑部右侍
郎未之官卒
  姜应麟
按明外史本传应麟字泰符慈溪人父国华嘉靖中
进士历陕西参议有廉名应麟举万历十一年进士
改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贵妃郑氏有殊宠生子常
洵诏进封为皇贵妃而王恭妃育皇长子已五岁无
所益封中外籍籍疑帝欲立爱十四年二月应麟首
抗疏言礼贵别嫌事当慎始贵妃所生陛下第三子
犹亚位中宫恭妃诞育元嗣翻令居下揆之伦理则
不顺质之人心则不安传之天下万世则不正非所
以重储贰定众志也伏请俯察舆情收还成命其或
情不容已请先封恭妃为皇贵妃而后及于郑妃则
礼既不违情亦不废然臣所议者末未及其本也陛
下诚欲正名定分别嫌明微莫若俯从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