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江南陈彭年博学书史于礼文尤所详练
归朝列于侍从朝廷郊庙礼仪多委彭年裁定援引
故事颇为详洽常摄太常卿导驾误行黄道上有司
止之彭年正色回顾曰自有典故礼曹素畏其该洽
不复敢诘问
邻几杂志欧阳叔修唐书求罢三班院乞一闲慢差
遣俄除太常礼院因巡厅言朝廷将太常礼院作闲
慢差遣耶
山堂肆考吕公着嘉佑中同判太常寺数言濮王在
殡及请宴北使毋用乐上元辍游幸废温成皇后庙
多见施行
言行录刘敞判太常兼礼仪事上初即位有疾皇太
后临朝疾愈乃归政适有小人言二帝不欢谏者或
讦而过直敞谓当以义理感讽两宫时进读史记至
尧授舜以天下敞因谏说舜至侧微尧禅以位非有
他道惟其孝友之德光于上下上知其以讽谏也慈
寿闻之亦大喜
东都事略英宗即位中书奏请尊濮安懿王礼诏令
礼官检详典礼以闻范镇时判太常寺上言汉宣帝
于昭帝为孙光武于平帝为祖则其父容可称皇考
而议者犹非之今陛下既考仁宗又考濮王则其失
非特汉宣光武之比矣
山堂肆考范希纯为太常丞旧制太庙荐享逐室设
常食一牙盘元丰四年奏罢之希纯奏请复旧制易
其名曰荐羞
东都事略熙宁初刘知太常礼院会建言讲官愿
得坐讲下太常议曰侍臣侍见天子应对顾问曰
讨论不可安坐自若避席立语乃古今常礼时议者
不一卒如言
山堂肆考司马光知礼院时中官凌允言死诏特给
卤簿光论名器不可假人允言近习之臣非有元勋
大劳而赠三公给卤簿其为繁缨不亦大乎
扫编刘资政□靖康间为太常少卿因检视礼器
库见有故祭服甚多将建请以为战士衲衣有老吏
谏曰祭器弊则埋之祭服弊则焚之礼也奈何以为
战士衣乎刘默然无以应
吕东莱集王居正字刚中为太常博士朝廷惩创王
氏邪说之祸会故相韩忠彦议谥居正云熙宁初辟
近臣坐讲之请有功名教宜谧文礼而韩氏子乃以
故事未有以礼为谥者谒宰相求改居正卒不改
东都事略太常寺音律官田琮以上所御九弦琴五
弦阮并协律以旋宫相生之法画为图献上上善之
金史张行简传行简改礼部侍郎转对因论典故之
学乞于太常博士之下置检阅官二员通礼学资浅
者使为之积资乃迁博士
元史徐世隆传世隆为燕京等路宣抚使中统三年
宣抚司罢世隆还东平请增宫县大乐文武二舞令
旧工教习以备大祀制可除世隆太常卿以掌之兼
提举本路学校事四年世祖问尧舜禹汤为君之道
世隆取书所载帝王事以对帝喜曰汝为朕直解进
读我将听之书成帝命翰林承旨安藏译写以进至
元元年迁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朝廷大政谘访
而后行诏命典册多出其手世隆奏陛下帝中国当
行中国事事之大者首惟祭祀祭必有庙因以图上
乞□有司以时兴建从之逾年而庙成遂迎祖宗神
御奉安太室而大飨礼成帝悦赏赐优渥俄兼户部
侍郎承诏议立三省遂定内外官制上之时朝仪未
立世隆奏曰今四海一家万国会同朝廷之礼不可
不肃宜定百官朝会仪从之七年迁吏部尚书
李好文传好文同知太常礼仪院事帝之亲祀也至
宁宗室遣阿鲁问曰兄拜弟可乎好文与博士刘闻
对曰为人后者为之子也帝遂拜由是每亲祀必命
好文摄礼仪使
枝山前闻高皇帝以天纵之圣功德广大金匮之策
不可胜纪草莽臣何敢僭以入私编然剽闻一二
不敢隐默自敬天事神至于礼乐末节罔不究心以
乐舞生不娶颛洁特创神乐观居之俾从黄冠之列
赡给优厚所辖钱粮例不刷卷曰要他事神明底人
不要与他计较常膳之外复益予肉银若干曰无使
饥寒乱性诸武舞执干盾之属后易褚甲以绘兵其
上防微之意又因以见焉

 太常寺部杂录
贾谊新书胎教杂事青史氏之记曰古者胎教之道
王后有身之七月而就蒌室太师持铜而御户左此
三月者王后所求声音非礼乐则太师抚乐而称不
习而曰不敢以侍王太子太子生而泣太师吹铜曰
声中某律
李氏刊误九卿太常专掌礼乐累代沿习不更其名
又春官氏主国之五礼吉凶宾军嘉也寺有少卿博
士礼部有郎中员外郎慎选儒学达于典礼者足以
咨访大国仪范岂有阙文而代宗皇帝用颜真卿为
礼仪使真卿博通典式曷不授太常卿礼部尚书而
使掌国礼奈何礼仪以使为名则何异营田租庸者
乎前史所无我唐有之必为后世之讥宜亟去其名

扫编许少伊右丞宣和间初除监察御史夜梦绿
衣而持双玉者随其后未几刘希范资政□继有是
除靖康初为太常少卿复梦绯衣而持双玉者随其
后未几刘亦为奉常时刘以渊圣登极恩初易章服

懒真子自唐以来呼太常卿为乐卿或云太常礼乐
之司故有此名然不呼为礼卿何也前汉食货志武
帝置赏官名曰武功爵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