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青幽山 按县志在县南六十里树木森翳郁然阴幽东抵增城界其阴有仙坛石上有仙人脚迹又南曰铜鼓岭

  秋枫山 按县志在县南六十里其上多秋枫树

  武台山 按县志在县南八十里两峰相连形甚峻削

  象山 在县西三十里以形似名

  百丈带山 按县志在县治北四十里有泉自山巅飞下界为两道望之如带其下为流杯池两带飞流有上下二级其下汇为潭深不可测溢出浅处为池可以流觞中多泽兰菖蒲异草朱鸟游者宜夏秋至冬则寒气侵人不复可近矣

  龙潭山 按县志在县西北三十里有龙湫祷雨辄应岁旱乡民或投以铁须臾云雾蓊勃大雨随至湫下绕出三四里许皆石涧清流E林掩映自此分流至于县后溉田数百顷

  桂峰 按县志在县北二百里其上多产桂树

  帽峰 按县志在县南六十里一峰耸起如人之戴笠峰上有神庙甚为灵应

  狮子峰 在县城南一十五里又其南二里曰铁径岭又南二十里曰狮耳岭以形似名其上多瑰石

  插花岭 按县志在县北二百里其上草木蓊茂形如插花i独出俯视群山

  风门岭 在县城西一里上有刘仙岩是多林木又其西九里有牛群石按县志山甚崔嵬风雨将至则云蔽其巅故又名风云岭

  分乳岭 按县志在县南十里形如覆釜与县治相直

  猿啼岭 按县志在县东北五十里山木蒙密多猿穴又东为九珠山九山相连故名其下有潭二曰大瓮小瓮山左右多青石居民烧为灰以粪田甚膏沃
  月岭 按县志形家者以为西江月故云

  豸角岭 按县志在县南五里为邑之水口山两溪汇此合流有塔在其上

  黎塘岭 按县志在县西三里形狭而长又西为瓦窑岭

  东岭 按县志在县北六十里自东岭入为流溪之地山四围旋v仅余一石径可通行人谓之木鹅径高山密林上蔽天日凡半日许乃得平处其上有古墓或隐或见

  狮子岭 按县志在县南三十里一首仰视如狮子岭旁有圆山如球名狮子球其上有岩曰石学堂多万年松及异草又南曰螺冈在县南五十里山如螺形临溪水济渡之处隔水为李石岐驿京师之陆路也

  西岭 按县志在县西南三十里多赤石可为柱础山巅凿成池积水不竭

  鳌头岭 按县志右有白树L蝙蝠石石穴中多蝙蝠有黄白二色其翅大五六尺者

  凤凰岭 按县志在县东四十里甚耸秀世传曾有凤来鸣故名其阴有泉曰金井

  刘仙岩 按县志相传有刘氏女于此上升其水盂存焉冬夏积水常不竭其米色如墨而不腐谓之仙人粮游者多得之

  观音岩 按县志岩旧无人迹有僧梦礼观音于岩中翊日寻觅得之遂龛观音祀焉故名

  黄纛嶂 在县城东北一百里高大如展纛故名

  灯盏石 按县志高广丈余旁有古松其荫数亩

  鸡啼石 按县志在县东二十里高一丈五尺方广丈余相传自他处飞来遇鸡啼而止故名

  黄石洞 按县志相传有仙人居此石涧流水香美多产菖蒲紫芝故又呼为香水L

  万寿坛 按县志石坂宽广可坐尝以圣诞日流觞于此故名

  流溪河 源于乳源之流溪山抵石门与清远大水合入于海按县志在县北二百余里源于上五指山流衍数十里为黄龙硖又五十里曰惊滩水中有石多触行舟又六十里曰草石径两岸怪石相距水激怒流又四十里经县前又二百里乃至省城入于海水势甚湍急居民以树木障之作水车以灌田其利甚广车制以竹为之形如车轮缚竹筒于四围以汲水其下置水槽水激车运自注槽中不烦人力广州属邑惟从增有之余通潮汐漫流不能运也

  圃心湖 在县南五十里广六十亩

  沙溪水 按县志在县南五十里源于清幽山历五十里经太平场入于溪

  曲江水 按县志在县东南五里一源于中心山一源于概峒俱在县东五十里又一源于蓝粪山历五十里曰白芒潭又五十里与前二水会又十余里至此与流溪合三水皆清浅不通舟楫至此乃津渡之处凡舟行皆从此泊发

  钻水 源于五指山入于麓复瀑而出达于河又其南曰白水汰曰黄龙汰

  热水 出流溪河之南其水热旧志谓可熟生物

  黎塘水 按县志在县西三里风门岭下一源于新开数流经龙潭一源于小坑俱三十里会于石磕又五里至此绕出豸角岭下与流溪合

  石榴花带水 按县志在县东北四十里出石榴花带山下山多野石榴每花盛开夹水相映

  井冈水 按县志在县南十五里有双井涌出山麓注于平田甘冽独异

  龙潭 在县城北三十里相传有龙潜于此

  白水塘 按县志在县北三十里宋时凿广八十余亩

  鱼江塘 按县志在县西二十五里明洪武间凿广四十亩

  扬州寨塘 按县志在县东五十里明正德间筑广八十余亩

  饭甑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