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正。其议则始自解宋二公。

  ○惠陵金陵

  顾瞻先主之惠陵。而知安乐之必亡。环视 金陵之宫阙。而知建文之不守。则武乡诚意、不能无遗议焉、

  ○陵名

  本朝年号、俱从古未有者、惟永乐与方腊伪改元同、至陵名、则多与古同 成祖长陵、与汉高帝同。 仁庙献陵、与唐高祖同。宋光宗亦名永献陵。 宣庙景陵、与唐顺宗同。一云宪宗、 英庙裕陵、 宪庙茂陵、与汉武帝同。宋宁宗亦名永茂陵。 孝庙泰陵、与唐玄宗同。后魏宣武后宋哲宗亦名永泰陵。 武庙康陵、与汉平帝殇帝宋顺祖同。 世庙永陵、考宋陵皆名永。 兴献帝显陵、与汉明帝石晋高祖同。 穆庙昭陵、与唐太宗同。宋仁宗亦名永昭陵。

  ○裕陵遗诏

  本朝 帝崩、故事妃嫔、皆从葬、 孝陵四十妃嫔、长陵十六妃、 献陵七妃、 景陵八妃、 裕陵遗诏。不许殉葬。圣子神孙。守为定制。呜呼何其仁也。 国祚万年实培于此

  ○大礼

  大礼之议、重嗣者议虽非而心则忠。重统者议虽正而意则媚。

  ○宰相

  宋朝进士有一榜数宰相者、太平五年苏易简下、李沆、向敏中、寇、王旦、咸平五年王曾下、王随、章德象、淳化三年孙何下丁谓、王钦若、张士逊、庆历三年杨下、王韩绛、王安石、吕公着、韩缜、苏颂、元丰八年焦蹈下、白时中、郑居中、刘正夫、载懒真子、以为古无有也、然至庆历三年、一榜六相。可谓极盛矣。我朝自开科以来一科数相者、亦代不乏人、建文庚辰胡文穆公广、杨文敏公荣、金文靖公幼孜、杨文定公薄、四人、永乐乙未、陈少保公循、高文义公谷、张文僖公益、许襄敏公彬、四人、永乐辛丑、王毅愍公文、薛文清公u、二人、宣德丁未、马襄敏公愉、萧少师公C二人、宣德癸丑、徐武功公有贞、李文达公贤、二人、正统戊辰、彭文宪公时、岳赞善公正、万文康公安、刘文穆公吉、刘文和公、五人、正统丙辰、陈庄靖公文、刘文安公定之、二人、景泰甲戌、彭文思公华、尹文和公直、徐文靖公`、丘文庄公浚、四人、天顺甲申、李文正公东阳、焦少师公芳、二人、成化乙未、谢文正公迁、王文恪公鏊、曹少保公元、三人、成化戊戌、杨文忠公廷和刘文肃公忠、梁文康公储、三人、成化丁未、费文宪公宏、蒋文定公冕、毛文简公纪、石文介公、四人、弘治庚戌、靳文僖公贵、袁荣襄公宗皋、席文襄公书、三人弘治乙丑、翟少傅公銮、方文襄公献夫、严少师公嵩、顾文康公鼎臣、四人、弘治丙辰、贾文靖公咏、许文简公赞、二人、正德辛未、桂文襄公萼、张文毅公治、二人。嘉靖辛丑、严少保公讷、高少傅公拱、陈文端 【作庄者误】 公以勤、高少保公仪、四人、嘉靖乙未、郭少傅公朴、赵文肃公贞吉、二人、嘉靖丁未、李少傅公春芳、张太师公居正、殷太保公士儋、三人、癸丑、马少傅公自强、张少师公四维、二人、壬戌、申少师公时行、王少保公锡爵、余少保公有丁、三人、乙丑、许少师公国、沈少保公鲤、二人、隆庆戊辰、赵文懿公志皋、张少师公位、王文端公家屏、陈文宪公于陛、沈少傅公一贯朱少保公赓、一科六相、足继庆历三年之盛、
  本朝一科之盛。无如二戊辰。正统戊辰五相。隆庆戊辰六相。一甲之盛。无如嘉靖壬戌。三及第皆相。一府之盛。无如吾吉安十相。一县之盛。无如吴县与吾泰和皆四相。一家之盛。无如安福彭文宪文思公。兄弟二相。南充陈文端公父子二相。

  ○南北

  南北风气之说、始自孔子、子曰、南方之强、北方之强、而以不报无道居南、死而不厌居北孔子北人也。未尝不君子南也。孟子曰、陈良楚产也、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孟子北人也。未尝不豪杰南也。二程倡道河南、杨中立受学、学成归闽、程子曰、吾道、南矣、程子北人也。未尝不以道统属南也。王对唐太宗曰、孜孜奉国、臣不如玄龄、才兼文武、臣不如靖、耻君不尧舜、臣不如征僧辩孙南人也未尝不推让北诸君也。朱子纲目、改帝魏为帝汉、改孔明入寇、为伐魏、明是厘正通鉴、而其自序则曰、温国司马文正公、南阳胡文定公、述作之本意。有非区区所可及者。朱子南人也。未尝不推高文正文定也。 明仁宗皇帝、尝言科举多弊、杨文贞对曰、科举须兼取南北士、仁宗曰、北人学问、远不逮南人、对曰、长才大器、多出北方、南人有文多浮、遂定南北中卷例文贞南人也。未尝不大器北也。若南自南北自北非所望于士大夫矣

  ○神仙

  汉刘向列仙传、豫章无、晋葛洪神仙传、豫章一人、鄱阳王遥、字伯辽、唐沈汾续仙传、豫章二人、洪州建昌叶千韶、字鲁聪、南昌钱郎、字内光、宋会V集仙传、豫章六人、九江施肩吾、字希圣、授其筌于洞宾临川王安国、字平甫、神宗时、入崇文馆、张继先、贵溪人、汉天师道陵三十代孙也、祝大伯、不知何许人、尝为佣于贵溪、周贯、不知何许人、治平熙宁间、往来南昌郡、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