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
[明]陈于陛撰
《意见》不分卷,明陈于陛撰。陈于陛,四川南充人,字元忠,号玉垒。隆庆进士。万历初以编修预修世宗、穆宗两朝实录。万历中累迁礼部尚书,领詹事府事,预修国史,任副总裁,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终官南京户部尚书。本书对明代理学、释道、人物掌故、典章制度、史书编修等皆有所录,有不少是前人论述。本书所载阳明心学的传播、佛教的流行等有很大的史料价值。本书有《宝颜堂秘笈》本,兹据以整理。
立教
近世高明之士,动称造化在手,天地万物在吾度内,实剽释氏之言,害道为甚。释氏云:心生山河大地。其实有此理,但圣贤不轻言之。此等学问一倡,则人且视天地为无何有,又况于两间伦物细微,皆看得没关系了。圣人之心极小,其立言极近。《易》曰:乾称父,坤称母,神明森然在上。在左右,君父之伦等于天地,下至一言一动,一事一物,俱不敢忽。匹夫匹妇,皆能胜予。如此立教,方能扶持世道。彼高奇者真名教罪人也。
应物
道理载在典籍者,一定而有限,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处事有执泥处。至于作官更历事变多者,又看得世故太通融而无执。此皆是偏处。吾人当读书时,要思量泛应世务,庶乎临事不滞,当应事通达无碍时,却又要思量据著书本行,如此方免二者之弊。近见胡子衡齐极言理在人心不在物,斥宋儒非是,其实不然。夫吾心之理与在物之理虽同,其实有统体脉络内外虚实之辨,如吾人终身不学医,则此心不明医理:不学堪舆,则此心不明堪舆理。而但漫然曰:医理堪舆理自在吾心也。岂其然乎?圣人于本心之理,浑然融彻,故于万事万物之理,亦有明有暗。内外虽相符合,毕竟理有在物在我之异,宋儒未可非也。
恕字
圣贤学问,虽立言多端,只一恕字,终身受享不尽:假如已在患难时,常望人振救,有排挤者,恨之必深。则当无事时,可为人尽力。视人患难却不救,或为下石之语,此岂是恕?己当忧病,人来怜恤存问,必感之;有礼数疏阔者,必不悦。若人有忧病,己却懒慢,不知照管,此岂是恕?己当卑位,去见尊官贵人,使势轻忽,久候不出,心上必然忿恨。若居尊贵,不肯体恤人,依前慢他,此岂是恕?已有纤过,东掩西藏,惟恐人知。他人有过,却对众公言,此岂是恕?人规正己失,中心不能堪,或面发赤,强颜勉受,若直攻人过,不知避忌,此岂是恕?缓急人所时有,己或遭值不如意,就是公法有碍,常一心望人屈法伸情。纵然法难轻屈,如当事的有和美之言,心便感激,欲为之死。可见人当有急.虽然法上难假借,也不可无美善的言语温藉他,此方是恕。凡百事体皆以此意推而行之,大率己所愿欲者,即当体人欲如其愿欲。己所憎恶者,即当体人毋犯其憎恶。故曰有一言而可终身行者其恕乎?己不欲勿施于人。至于己所守廉洁,却不责人以刻甚。己所行忠厚,却不望人以过泰。此又是盛德事,加于恕一等矣。
施报
称物平施,圣贤处己待人之常道也,甯人负我,毋我负人,此是君子过甚之阴德。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此是小人之尤者,所行之阴害。
学庸
《论语》是圣人口头言语,门弟子笔记,一字一句关系世道。《大学》、《中庸》乃圣门成片段的书,今人讲《大学》只说个明明德,讲《中庸》只说个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以为圣人真诠在此,殊不知《大学》中至于理财用人听讼之类皆备,《中庸》至于九经之类皆备,此见立言本末兼该处,末可重其本而遗其末也。
出处
《中庸》论圣人之道,其大至于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至其收煞处,却只说个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可见出处事在吾道中最重。
处事
处天下事,有等先事而躁动者,有等后事而迟缓者,有等不先不后适投机会者。尝见世有迂阔者,徒知躁动为非,而临事狐疑,俨然自附于投机之人。及至机会已过,尚不觉悟,其壤天下事不在躁竞者之下,未可以此而非彼也。此二者何以别之?当机者识明而意定,后事者识昏而意扰。
天意
尝见居权宠之人,虽有忠劳在国家,而行事一不当,辄为天所罚不少恕。其有自甘恬退,早谢簪绂者,虽不甚有功力于时,而子孙常受其福。夫人臣鞠躬尽瘁为难,明哲保身为易,而天意固如此,岂非权势荣宠之地,乃人所难居者乎?由是思之,贤者处世,固当戮力行志,而时时不可忘谦退之图,大君用才固当慎辨奸良,而时时不可忘保全之道。
造物所福
世称能知止足急流勇退者,天必予之以有余不尽之福。夫人有抱奇才大略,或于时<牜且>牾,或见几自引,能韬敛而不试,此造化所福也。若芸芸而生,容容而进,泯泯而退,此亦庸人流耳。何福之有?
宽严
世论严者当严于左右吏胥,而不当严于穷困之赤子。世论宽者当宽于百姓,而不当宽于奸豪猾黠之徒。若严而用之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