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以日始出。立表而识其晷。日入复识其晷。晷之两端相直者。正东西也。中折之。指表者。正南北也。极下不生万物。何以知之。

  冬至之日。去夏至十一万九千里。万物尽死。夏至之日。去北极十一万九千里。是以知极下不生万物。北极左右。夏有不释之冰。

  春分秋分。日在中衡。春分以往。日益北五万九千五百里而夏至。秋分以往。日益南五万九千五百里而冬至。

  中衡去周七万五千五百里。

  中衡左右。冬有不死之草。夏长之类。

  此阳彰阴微。故万物不死。五谷一岁再熟。

  凡北极之左右。物有朝生暮获。

  立二十八宿。以周天历度之法。

  术曰。倍正南方。

  以正句定之。

  即平地径二十一步。周六十三步。令其平矩以水正。

  则位径一百二十一尺七寸五分。因而三之。为三百六十五尺四分尺之一。

  以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审定分之。无令有纤微。

  分度以定。则正督经纬。而四分之一。合各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

  于是圆定而正。

  则立表正南北之中央。以绳系颠。希望牵牛中央星之中。

  则复候须女之星先至者。

  如复以表绳。希望须女先至定中。

  即以一游仪。希望牵牛中央星。出中正表西几何度。

  各如游仪所至之尺。为度数。

  游在于八尺之上。故知牵牛八度。

  其次星。放此。以尽二十八宿度。则定矣。

  立周度者。

  各以其所先至游仪度上。

  车辐引绳就中央之正以为毂。则正矣。

  日所以入。亦以周定之。

  欲知日之出入。

  以东井夜半中。牵牛之初临子之中。

  东井出中正表西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而临未之中。牵牛初亦当临丑之中。

  于是天与地协。

  乃以置周二十八宿。

  置以定。乃复置周度之中央。立正表。

  以冬至夏至之日。以望日始出也。立一游仪于度上。以望中央表之晷。

  晷参正。则日所出之宿度。

  日入放此。

  周髀算经卷下之二牵牛。去北极百一十五度千六百九十五里二十一步千四百六十一分步之八百一十九。

  术曰。置外衡去北极枢二十三万八千里。除璇玑万一千五百里。

  其不除者。二十二万六千五百里。以为实。

  以内衡一度数千九百五十四里二百四十七步千四百六十一分步之九百三十三以为法。

  实如法得一。度。

  不满法。求里步。

  约之。合三百得一。以为实。

  以千四百六十一分为法。得一。里。

  不满法者。三之。如法得百。步。

  不满法者。又上十之。如法得一。步。

  不满法者。以法命之。

  次、放此。

  娄与角。去北极九十一度六百一十里二百六十四步千四百六十一分步之千二百九十六。

  术曰。置中衡去北极枢十七万八千五百里。以为实。

  以内衡一度数为法。实如法得一。度。不满法者。求里步。不满法者。以法命之。

  东井去北极六十六度千四百八十一里百五十五步千四百六十一分步之千二百四十五。

  术曰、置内衡去北极枢十一万九千里。加璇玑万一千五百里。

  得十三万五百里。以为实。

  以内衡一度数为法。实如法得一。度。不满法者。求里步。不满法者。以法命之。

  凡八节二十四气。气损益九寸九分六分分之一。冬至晷长一丈三尺五寸。夏至晷长一尺六寸。问次节损益寸数长短各几何。

  冬至晷长丈三尺五寸。

  小寒丈二尺五寸。小分五。

  大寒丈一尺五寸一分。小分四。

  立春丈五寸二分。小分三。

  雨水九尺五寸三分。小分二。

  启蛰八尺五寸四分。小分一。

  春分七尺五寸五分。

  清明六尺五寸五分。小分五。

  谷雨五尺五寸六分。小分四。

  立夏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

  小满三尺五寸八分。小分二。

  芒种二尺五寸九分。小分一。

  夏至一尺六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