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三
□,《字林》曰:“草,生水中,其花可食。”
○木一○四
《庄子》曰:“楚之南,有冥泠一本作“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司马彪曰:“木,生江南,千岁为一年。”
《皇览冢记》曰:“孔子冢茔中树百,皆异种,鲁人世世无能名者。人传言:孔子弟子,异国人,持其国树来种之。故有柞、□、雒离、女贞、五味、□檀之树。”
《齐地记》曰:“东方有‘不灰木’。”
○桑一○五
《山海经》曰:“宣山,……有桑,大五十尺,其枝四衢。“言枝交互四出。”其叶大尺,赤理,黄花,青叶。名曰‘帝女之桑’。“妇人主蚕,太以名桑。””
《十洲记》曰:“扶桑,在碧海中。上有大帝宫,东王所治。有椹桑树,长数千丈,三千馀围。两树同根,更相依倚,故曰‘扶桑’。个人食其椹,全作金色。其树虽大,椹如中夏桑椹也,但稀而赤色。九千岁一生实,味甘香。”
《括地图》曰:“昔乌先生避世於《芒尚山》,工子居焉。化民食桑,三十七年,以丝自裹;九年生翼,九年而死,其桑长千仞,盖蚕类也。琅邪二万六千里。”
《玄中记》云:“天下之高者,‘扶桑’无枝木焉:上至天,盘蜿而下屈,以三泉也。”
○棠棣一○六
《诗》曰:“棠棣之华,萼不□□。”《诗义疏》云:“承花者曰萼。其实似樱桃、□;麦时熟,食美。北方呼之‘相思’也。”
《说文》曰:“棠棣,如李而小,子如樱桃。”
○□一○七
《尔雅》云:“□,白□。”注曰:“□,小木,丛生,有刺。实如耳□,紫赤,可食。”
○档一○八
《尔雅》曰:“要,其实□。”郭璞注云:“有□□自裹。”孙炎云:“栎实,橡也。”
周处《风土记》云:“《史记》曰:‘舜耕於历山。’而始宁、邳、郯二县界上,舜所耕田,在於山下,我柞树。吴越之间,名柞为栎帮曰‘历山’。”
○桂一○九
《广志》曰:“桂出合浦。其生必高山之岭,冬夏常青。其类自为林,要间无杂树。”
《吴氏本草》曰:“桂,一名‘止唾’。”
《淮南万毕术》曰:“结桂用葱”
○木绵一一○
《吴录地理志》曰:“交耻安定县有木□,树高丈。实如酒杯,口有□,如蚕之□也。又可作布,名曰‘白□’,一名‘毛布’。”
○□木一一一
《吴录地理志》曰:“产耻有□木。其皮中有如白米屑者,乾捣之,以水淋之,似面,可作饼。”
○仙树一一二
《西河旧事》曰:“祁连山有仙树。人行山中,以疗饥渴者,辄得之。饱不得持去。平居时,亦不得见。”
○莎木一一三
《广志》曰:“莎树多枝叶,叶两边行列,若飞鸟之翼。其面色白。树收面不过一斛。”
《蜀志记》曰“莎树出面,一树出一石。正白而味似桃榔。出兴古。”
○□多一一四
裴洲《广州记》曰:“□多树,不花而结实。实从皮中出。自根著子至杪,如橘大。食之。过熟,内许生蜜。一树者,皆有数十。”
《嵩山记》曰:“嵩寺中忽有思惟树,即贝多也。有人坐贝多树下思惟,因以名焉。汉道士从外国来,将子於山西脚下种,极高大。今有四树,一年三花。”
○缃一一五
顾微《广州记》曰:“缃,叶、子并似椒;味如罗勒。岭北呼为‘木罗勒’。”
○娑罗一一六
盛弘之《荆州记》曰:“巴陵县南有寺,僧房床下,忽生一木,随生旬日,势凌轩栋。道人移房避之,木长便迟,但极晚秀。有外国沙门见之:‘名为娑罗也。彼僧所憩之荫,常著花,细白如雪。’元嘉十一年,忽生一花,状如芙蓉。”
○榕一一七
《南州异物志》曰:“榕木,初生少时,缘□他树,如外方扶芳藤有,不能自立根本,缘绕他木,傍作连结,如罗网相络,然後皮理连合,郁茂扶□,高六七丈。”
○杜芳一一八
《南州异物志》曰:“杜芳,藤形,不能自立根本,缘绕他木作房,藤连结如罗网相□,然後皮理连合,郁茂成树。所托树既死,然後扶疏六七丈也。”
○摩厨一一九
《南州异物志》曰:“木有摩厨,和于斯调国。共汁肥润,工泽如脂膏,馨香馥郁,中以煎熬食物,香美如中国用油。”
○都句一二○
刘欣期《交州记》曰:“都句树,似□榈。木中出屑如面,可啖。”
○木豆一二一
《交州记》曰:“木豆,出徐闻。子美,似乌豆。枝叶类柳。一年种,数年采。”
○木堇一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