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然而為寶故施權。權中有實。開權顯實。實假權成。是則權實不二。故言此乘無也。樊籠乃狗束眾生之具爾。木作曰樊。竹作曰籠。爾雅云。樊即籠也。倍宜作俯。恐傳誤。赴感即應身起同體大悲。以赴生靈所求。即恩德也。以佛一乘性顯故能應。眾生理具一乘故能感。二我之下二句。顯生佛一如。彼下二句明佛先覺悟。我下二句難已沉淪。盤桓謂不能進德修業。周易屯赴云。初九盤桓。注云處屯之初。動則生疑。不可以進。故曰盤桓。
三一思下明省覺須修。今若不修。後生無託。何據者。據猶託也。亦依也。
三明所修法中。初總明三學。上二句明伏滅惑業。下二句謂淘汰三身。承謂承受遵謂依行。梵網喻聖人立教多門。魚龍喻眾生惑業深重。梵者淨也。網者。林氏小說云。可以捕禽獸也。
注中內字可作瞋。以對下欲貪也。鯨乃水族之大者。雌曰鯢。崔豹。古今注云。大者長千里。小者數丈。皷浪成雪。水族驚畏。三身憑三學者。以戒揖法身。定顯報身。慧明應身。且就文總對三學。若據下文。戒分三種。別對三身。次科初總敘。一下別配。約下結歸自心。
初中爰乃語詞也。爾雅云。曰于爰曰也。三身本者。即依因之義也。律儀。言斷惡者。謂惡無不離。起證道行。是斷德因。修成法身故曰也。瓔珞經云。律儀戒謂十波羅夷。菩薩戒疏云。攝律儀能令心住。
注中顯意。德現即見本法身矣。
善法。言修諸善者。謂善無不攝。即身口意善。及聞思修三慧。六度萬行。助道等法。是智德因。修成報佛。瓔珞經云。攝善法者。謂八萬四千法門。戒疏云。攝善法。自成佛法。
注中。止作二善。攝一切善。無不盡故。攝眾生。言慈濟有心者。謂生無不度。起不住道。是恩德因。修成化佛。瓔珞經云。攝眾生。謂慈悲喜捨。化及有情。令得安樂。戒疏云。攝眾生。成就眾生。
注中。化佛無心者。以化作故。隨感便應者。如水中月故。意用齊者。從法身生故。至真同觀故。
三結歸中。初二句即說一為三。境下二句即說三為一。雖三一不同。無非一心。本有言境。非心外者。以三身之境。即行人自心。心外無法。一切諸法。悉自心生離心外求。去道轉遠。即六妙云。何為諸法之源。所謂眾生心也。苦能如是。斯為正見。若心外求。名為邪見。清涼心要云。心心作佛。無一心而非佛心。處處道成。無一塵而非佛國。又經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等。百慮咸歸者。周易繫辭云。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大師借彼語爾。
廣陳中初科。上四句明道俗所修並先奉戒。功德本者即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又經云依因此戒。得生禪定等。道初者。未有出家人不先受戒。俗歸者。即耶輸父見佛。先為受三歸。提謂長者是佛初受五戒人。故曰必先敬受。隨下二句敘圓意。戒隨境發。一一境中。並具三聚。舉一即三。非前非後。如下約心顯戒。圓融可知。
次科約本跡。以顯三佛。初正明約心奉戒。既三一不定。因戒感果。則三佛亦然。謂法身即報應。報應即法身等。若非圓解。因果不差。亦難究茲。三一不異故下引證不定三也。以生身即法身故。經即涅槃。彼第四云。我已久從無量劫來。離於愛欲。我今此身即是法身。隨順世間。示現八胎。維摩經亦云。當樂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是法身也。又維摩詰語阿難言。如來身。即法身是也。又下證不定一也。以生身異法身故。並為時機見異。隨說不同爾。
通指化意中。初二句。乃佛本為高山王機。說華嚴頓教。隔出聲聞。獨諸菩薩。獲大法利。即華嚴第五十云。譬如日出於閻浮提。光照一切諸須彌山等。次句乃機緣非利故。寢大施小。漸次而說。即指鹿苑至鶴林一期教法也。所言下乘者。對上華嚴得名也。後席者。以先說華嚴平等法界。後說隨機漸法故曰也。摩竭。或云摩竭提摩伽陀等。正云摩揭陀。此言善勝無惱害甘露處等。即如來始成正覺處。祇園。或云祇桓祇陀祇樹逝多善多。並翻勝氏。即祇陀太子施樹。給孤獨長者捨園。是如來行化之處也。眾說備之者。如陳朝真諦三藏。立二種教。統收眾說。一漸二頓。言漸即約漸悟菩薩。大由小起。具有乘之名為漸教。即涅槃等經。若直頓機。大不由小起。唯菩薩乘。如華嚴等。如隋天台智者。則約五時五昧四教八教。種種不同。如唐圭峰禪師云。西域此方。古今諸德。立宗判教。離合有殊。或一味不分。或開宗料揀。言不分者。此有五意。一理本一味殊途同歸故。二一音普應。一雨並滋故。三原佛本意。為一事故。四隨一一文。眾解不同故。五多種說法。成枝流故。故不可分。如後魏菩提流支姚秦羅什。立一音教。即此意也。其開宗料揀者。一理雖一味。詮有淺深故。二佛雖一音教隨機異故。三本意未申。隨他意語故。四言有通別。就義顯說故。五由辨權實。不住枝流故。六王之密語。語同事別故。七不識佛意。以深為淺。告於大利。以淺為深。虗其功故。八諸佛菩薩。亦自分故。以斯等意。是故分之。若依賢首大師。統收為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