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並指三別。初非中人。自論僧別。舉相與五不同。又二三兩位。非法雖濫。人分和別。交絡出體。人法俱非。為第二體法非人是。為第三體。法是人非。為四非體。五亦人法俱非。六亦法非人是。
  問。非法別中。德人不忍呵。則理當。如法別中。德人何呵。
  答。事法雖如。人處有異。況呵起情見。見有萬差。是故呵相。不可一定。德人既呵。或來或欲。不欲人乖。四準法為非法。
  若爾。何名如法。
  答白此為此。豈非如法。就體立名。故標如法。約緣定法。還入非位。略辨如此。餘見疏記淳祐壬寅歲。華嚴閣下出。

  辨略教結犯

  略教結犯。汶州訥庵脗師章門中。第列三家。一云。未落廣教者。但心違三善。未犯廣教。小罪先犯。略教吉羅。廣教有犯。則無犯略。此則但以廣略二犯。結有前後。以出未落廣教之相。又人云。略教唯被利機。當須常爾一心。守護三業。勿違三善。微有懈怠之心。似涉有違之意。即結違略之罪。
  又自徵云。與瞥爾何異。
  答云。瞥爾據初念。違略屬重緣。
  又云。與律中發心心念何異。
  答。發心惡覺。乃對前惡境而起。今此違略。不約對境。微有違心。即結其罪。此約起心對境。不對境以出。未落廣教之相。又人云。今此略教。利鈍俱攝。不可唯約利機以明等。未審此師。約何明於略廣之義。已上三師並未詳究。疏記略教。結犯之義。故此意言。皆非可取。脗師云。違略結犯。唯就利機而論。廣教約鈍明犯。又引四依四開為例。上根遵四依本制。中下遵四依四開聽教。可證上利根。唯奉略不稟廣。鈍根唯稟廣不稟略。此師雖云利鈍各稟。未明約位。復昧兼通。又復四依開聽。通被三機。俱為道緣。廣教一制。三根俱奉。豈有利機。唯稟略耶。道緣制法。義不相當。何得例同。今之所立。先引疏記。後為決明。戒疏(一下十八)云。未制廣前。有犯略者。心違三善(不貪。不嗔。不癡)。況制廣後。而無犯耶(據疏所定。犯吉羅也)。行宗問云。此明犯者。犯在何時。有云。隨犯廣制。更兼犯略。細尋諸部。及悔法中。都無此說。未可準的。意詳心違三善。未落廣教。隨七佛偈。所詮行相。有違即結。詳此記文。語意通漫。學者遲疑。今依此文。更以四意。決而明之。一究七偈結犯之相。二定稟略是何位人。三明二教被機通別。四伸問答略決疑擁。一初佛偈。唯戒忍辱忽被他辱。應忍不嗔。起嗔返報。即是違犯。二佛偈制離險惡。險惡有二。世間來報分之。全身修道。二皆遠離。苟不念離。非貪即癡。三佛偈。戒不謗嫉。知足精進。謗嫉即貪嗔。知足由貪犯。精進多癡違。四佛偈。乞食戒多求。違則因貪癡。於眾慎增愛。返必在貪嗔。五佛偈。戒輕縱放逸。放逸雖通三業。以心為業主。故偏戒之。違多癡慢。六佛偈。止惡修善。常戒觀意。苟有縱墮。無非三毒。七佛偈。戒調三業。能調是心。於心有違。即是犯略。上且據文。以三毒別對諸行。若論犯時。不無相兼。二者。諸文雖云略教被利。利亦通於淺深。更以二意。定於稟略。位必內凡。初且約義。佛成道後。五年之內。善來三語。所度之人。非聖即凡。聖乃初果已去。凡即內凡位人。故說略教。普被聞修。次據文定。經中初偈。明言於忍。第五放逸。疏判增忍舉二例餘。則七偈行相。非內凡而不可及也。且內凡四位。煖頂於行尚有退失。業疏引多論云。於戒不羸。始終堅固。知是內凡者。乃忍及世第一也。前二行淺。違略起非。故佛為鈍。制廣補之。若據二教。本制之緣。略唯被利。廣為鈍興。末世多鈍。略本無用。但以。時雖不競。機變難倫。儒中尚云。五百年有王者興。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況佛法中。聞教開解。待時托緣。悟入前後。豈容測量。略教末世。豈無當機之人。故疏云。微被少機。不可不用。又云。且順別機。故須後說。略教行在內凡。末世既稀。故云少也。間有依奉。與鈍不同。故云別也。三者諸文或有二教通被利鈍之語。及疏(四下)云。故列七法。同成一禁。又云。通有攝心之能。理須齊奉。故曰是中應當學。(文)雖云通被。而有當機。不當機之異。雖云齊奉。而有結犯不結犯之殊。且佛制並陳。意使齊奉。豈簡利鈍。況七佛偈。攝心入道之要。前機誰不願。依但行功既淺。力分不堪。機教既不相當。有違不名。為犯不妨。微有攝心之益。故曰齊奉。利是當機。聞必依修。違定結犯。理當然也。若論廣教。起雖為鈍。一制之後。聖凡利鈍。悉須稟行。違教結犯。未見開利。阿難懺七吉羅。豈不明耶。四者。
  問內凡利器。唯稟略耶。兼奉廣耶。
  答。廣略俱也。豈有上根。故違教制。如上已明。
  問。未落廣教。其相如何。
  答。鈍根之人。略非當機。違則無犯。故不須論。利是當機。違有濫廣。應究起心。對於二教。犯相自別。犯略之時。於廣無違。故云未落也。或可違略縱心。自此滋慢。致後犯廣。初違略時。未即犯廣。故云未落也。
  問。利機於廣。如何持護。
  答。據事鈔持犯篇說。內凡等人。持奉別脫。名護根戒。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