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問。白四發圓體疑。愚甞於斯一事。徧請益於浙間宗師。有云。發而增受大。有云。發則不用增大。雖是增不增不同。於發圓之說。是同雖聞斯言。於義未明。今設十難。輙扣義關。非故作疑。而起戲論。唯欲自預精通。其旨亦以塞於他妨而已。
  決云。吾祖以四分是大。令發大心。即納大戒。更立圓融。導使開圓解。了達諸法。能所泯亡。境緣微妙。究竟一相。故正受時。勇發三誓。攬彼無邊。三聚善法。由心業力。結為戒體。既納三聚。何須後增受。如業疏云。智知境緣等。文意極明。彼以緣法。而為妨者。斯乃特為。昧教。妄傳而設也。彼豈不知。立法據教。彼此不同。納體約心。大小無異。亦如荊溪云。戒無大小。由受者心期等。可準知也。若謂大乘圓體。須依大乘緣法者。則梵網有云。千里無師。許自誓受。豈須緣法。識者洞之。則下十疑。盡成戲論。何必須決。繁費紙墨。奈以。世多愚昧。執妄為是。未免因筆。以決諸疑。
  初大小相濫難曰。登壇白四。是小乘教。三聚羯磨。即大乘法。大小教門。豈可混濫。若言發大乘心故。即小而得大者。其何局在四分宗耶。設依有部若發圓心。亦應謂發圓宗戒體。然則有部受戒。或發圓體。或發空宗。四分亦應然。所以但依發心。不依法故。如此立義。非是宗骨顛倒。大小混濫耶。
  予決云。教門大小。一往而分。大小兼通。理無分隔。如前可見。依宗立法。以圓決顯。唯今一宗。有斯深致。何混濫乎。有雖無大。既經開顯。亦可白四。即納大戒。
  二師緣相違難曰。圓宗戒體。元依現前一人而發。豈可壇上十師所發耶。夫受戒法。大乘小乘。俱緣如法。方乃發戒。若有違則定不發也。故擇大乘戒師云。必須具能五德。六蔽有一不如。不任為師。今何義故。輙說壇上。發圓宗體耶。
  決云。彼依大受。須和尚闍梨。此依小法。必三師七證。人雖有異。納體約心。無妨彼此。況今壇上和尚闍梨。與彼無別。彼難又云。大小兩乘。須具緣如法。方發戒者。小遵律制。一不可違。必須如法。故可知矣。而彼大戒梵網地持高昌纓珞。雜撰制旨。六本不同。立法各異。或多或少。彼此相違。以六本相望。互有不具。應各不如法也。況彼羯磨。兩出乃殊。何者為是。若六本皆得。則緣法不具。亦納得戒。今依壇上。納圓何疑。若謂緣法。為發勝解。今壇上諸緣。豈不發解勝耶。又云。擇大戒師。須五德六蔽者。亦未若律文揀眾是非。十德五緣。最為精要。彼既可作大戒師。此焉不可授圓體。
  三問遮相違難曰。大乘先請和尚阿闍梨二師。問七遮。若有一遮。現前不許受戒。小乘但問二逆。然則問遮不全。豈可發戒耶。
  決云。大小問遮。各有所本。小依律文。大准梵網。大抵遮難。為淨機器。今十三難。十六遮。淨器極矣。何不發戒。如自誓等。全不問遮。亦納戒體。此何不可。
  四願期相違難曰。白四即期盡形。圓宗是盡未來若口昌盡形。心期未來際。豈非還同虗誑耶。若爾不兩得乎。非心所期。故不可發形俱。非盡未來故。不可發圓戒。
  決云。期願之義。如業疏中。思願兩分。測思圓解。達法究竟。微妙之體。任運徹至未來。何待期而後至。願期稟行。盡報持奉。形終願謝。但虧行功。不妨無作。無有窮盡。故正受時。思心緣境。願期盡形。不妨兩得。
  五作法相違難曰。受戒作法。大小不同。受大依大。受小依小。豈可妄用乎。彼小乘中。尚有異部。不妄通用。如加衣法。捨僧祇取十誦等也。何況大乘受戒。不用三聚羯磨。而用小乘法。發圓體則。如彼下官。望大臣位。寧可得乎。
  決云。應知受戒。全在用心。故業疏云。餘雖從緣。還期心本等。是則心大戒大。緣法何礙乎。餘見第二答中。又以加衣為難。者受戒乃納體。加衣即隨行。納體由心。大小不異。隨行據教。取捨須明。何礙之有。
  六徵求發體難曰。言發圓體者。與形俱為並發。為相即發。為單發耶。若言並發。於一法中。何發兩體。設計並發。亦妨圓義。若言即發。今應反問。所言即者。為理即。為事即耶。若言理即。此義不然。以受戒作法。不涉理談。若言事即。二非與心種。盡形與未來。十師與一人。白四與三聚。並相違法。如何相即。若言單發圓體。資持既云。為扶本宗。驗知。本宗體亦有焉。
  決云。彼以形俱與圓體並難。蓋不知祖師。依宗行受之旨。鈔明發心。業疏空宗。正義出體。並大乘義。祖師以前弘律諸師。不知四分旨趣。俱依成非二出體。疏決斥云。不知何目。強名非二。據此決斥。則見祖師。依宗出體。不在非二。所以疏推能造。反考所發。與昔全別。據斯文意。依四分而受。非形俱可比。況後立圓融。會空有。扶顯今受。無非識種。至論其體。本即一法。空有各計。皆不知實。如昧玉為石。及謂非石。有知是玉指破前二。謂石非石。無非玉也。如疏云。愚人謂異。就之起著。智知境緣本是心作。所發之體。無非識種。如前玉譬。可以知也。體既一法。彼但妄計。今以圓決。執情既開。體無彼此。何得以並即同異。而為難乎。彼又言理言事者。當知圓頓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