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者說。故曰自妻。尚且知足。楞嚴為出家者說。故曰全斷婬欲也。
  二明境
  但干犯世間一切男女。
  釋。干犯者。謂干名犯義。婬其所尊。污其所親。行不淨行也。一切者。總攝也謂人女。非人女。畜生女。人男。非人男。畜生男。乃至黃門。二根等。皆是境故。如來大慈。凡有婬境。一切盡制。境有三品。母女。姊妹六親。名上。一切男女。并邪婬名中。在家己妻。非時非處。名下。若有犯者。隨事所定。故經云。當觀愛欲甚於猛火。猛火燒身。害此一生。欲火燒身。殃墮累劫。智者畏之。愚人自縛也。
  三結罪
  悉名破戒。
  釋。悉者。盡也。破者。犯也。不言犯。而言破者。謂初受戒時。體則圓滿。若犯此戒。如人斷頭。身則破壞。如大石破裂。無有完全。戒身破壞。亦復如是。當知婬泆非刀劍。能斬智慧命。愛欲是猛火。自焚功德林。佛言破戒之人。生不能消信施一滴之水。足不履伽藍尺寸之地。死墮地獄。受報無窮。然其意地欲根。最難除拔。極易漸染。若此中微塵許不盡。便是生死禍胎。若婬習難盡者。當修不淨觀。或住屍林以為對治。或以手摩其頂。眼盻袈裟作是念言。食人信施。不應起如是心。或禮佛持呪。以治其心。則貪欲自然殄除也。
  二引證(分三)初顯報
  楞嚴載。寶蓮香比丘尼。私行婬欲。自言婬欲。非殺非偷。無有罪報。遂感身出猛火。生陷地獄。
  釋。楞嚴載者。此引經文以顯婬事。有如是利害。不得犯也。寶蓮香者。乃比丘尼。最初持菩薩戒之美稱也。謂戒體本來尊貴。故名曰寶。戒體本來清淨。故名曰蓮。由尊貴清淨。芬芳一切。故名曰香。後因一念妄動。不守自心。犯此婬戒而反不知慚愧。謬起邪見。撥無因果。肆言非殺非偷。無有罪報。殊不知私行婬欲。非偷乎。婬事辦而慧命斬。非殺乎。猛火。欲火也。謂作是語已。遂生猛火。節節燒然。生陷者。謂不待身死。而陷入阿鼻也。梵名阿鼻。此云無間。謂墮此地獄中。受燒煑苦。無有間斷故。
  二舉況
  世人因欲。殺身亡家。出俗為僧。豈得更犯。生死根本。欲為第一。
  釋。世人者。王臣士庶人也。殺身亡家者。如夏以。妹嬉。晉由驪姬。乃至驪山火起因褒姒。蜀道蒙塵為太真。亡家敗國。皆為此也自古至今受惑非一。故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出俗為僧。豈得更犯者。謂知五欲過患。故捨之出家。當不為生死之所流轉。豈可復行生死不淨之行耶。楞嚴云。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當知紅爐白刃。壞色身於一時。花箭蜜鋒。沉慧命於萬劫。大論云入道慚愧人。持鉢攝眾生。云何縱欲塵。沉沒於五情。已捨五欲樂。棄之而不顧。如何還欲得。如愚自食唾。生死根本。欲為第一者。謂一切眾生。所以有身者。皆由初念顛倒。見他交會。自以婬心投托母胎。而成身根。故名曰生所謂一切眾生。皆以婬欲而正性命也。有生必有滅。故名曰死。是知生死根源。皆以婬欲為首。故云第一。欲除生死。須斷婬心。故經云。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婬。則不隨其生死相續。婬心。不除塵不可出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三立誓
  故經云。婬泆而生。不如貞潔而死。
  釋。泆。婬放也。謂恣心放逸。而行婬故。貞潔。守節清白也。謂守戒清白。雖死猶生。恣心放逸雖生若死是故經云。婬泆而生。不如貞潔而死也。如賢愚經云。一比丘少欲知足。一長者終身供養。日日送飯。又一長者。將一子來求出家比丘觀是子。能持淨戒。度為沙彌其前長者。舉家赴會。唯留一女守舍。忘却送食。比丘念。日已過午。尚未送食乃遣沙彌取食。唯見少女迎門。作諸媚態沙彌自念。此女將無毀我淨行。乃堅攝威儀女即五體投地曰此舍珍寶充滿。卿可為主。我願充婢給使。沙彌心念。寧捨身命。不毀淨戒。即入房閉戶。胡跪合掌。發願不捨三寶正戒。願生寂靜家。盡漏成道。即刎頸而死。其女欲心尋息。悲惱悶絕其父適還。女方甦醒。具述所以。時國王聞知。贊嘆。地積眾香。闍維供養。
  三結勸
  噫。可不戒歟。
  釋。八師經。佛告梵志曰。婬人婦女。或為夫主邊人所知。臨時得殃。刀杖加刑。手足分離。禍及門族。或為王法收捕著獄。酷毒掠治。身自當罪。死入地獄。臥於鐵牀。或抱銅柱。獄卒然火。以燒其身。地獄罪畢。當受畜生。若得為人。閨門婬亂遠佛違法。不親聖賢。常懷恐怖。多危少安。智度論云。破戒之人。若著法服。則是熱銅鐵鍱。以纏其身。若持鉢盂。則是盛烊銅器。若所噉食。則是吞熱鐵丸。飲熱烊銅。若受人供養。供給。即是地獄牛頭獄卒。若入精舍。則是入大地獄。若坐僧床。是為坐熱鐵床上。又大乘妙林經云。釋迦為太子時。五欲厭離。而求出家。而說偈曰。世間不淨眾惑邪。無過婦人之體性。衣服瓔珞莊嚴故。愚癡是邊生欲貪。有人能作如是觀。如幻如夢非真實。速捨無明莫放逸。必得解脫功德身。
  第四妄語戒(分二)初標名
  四曰不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