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9-戒律宗

26-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戒律宗-毗尼日用切要-清-读体-第4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如秤無高下。凡受食時。當作此觀)。
  結齋先念準提呪。次念此偈云。
  所謂布施者  必獲其利益  若為樂故施  後必得安樂
  飯食已訖  當願眾生  所作皆辦  具諸佛法
洗鉢
以此洗鉢水  如天甘露味  施與諸鬼神  悉皆獲飽滿
  唵。摩休囉悉莎訶(三徧)
展鉢
如來應量器  我今得敷展  願共一切眾  等三輪空寂
  唵。斯麻摩尼莎訶(三徧)
受嚫
財法二施  等無差別  檀波羅蜜  具足圓滿
取楊枝
(律中名曰齒木。楊有四種。皆可梳齒也。一白楊。葉圓。二青揚。葉長。三赤楊。霜降葉赤。四黃楊。本性堅緻難長。今咸以柳條當楊枝。柳條垂下。乃小楊也。若無柳處。將何梳齒。須知一切木。皆可梳齒。皆名齒木。但取性和有苦味者嚼之。不獨謂柳木一種)。
  手執楊枝  當願眾生  皆得妙法  究竟清淨
  唵。薩吧嚩述答。薩哩吧。答哩嘛。薩吧嚩述怛[口*夯]。唵。嚂莎訶(後淨法界呪。二十一徧)
嚼楊枝
嚼楊枝時  當願眾生  其心調淨  噬諸煩惱
  唵。阿暮伽。彌摩隸。爾嚩迦囉。僧輸駄你。鉢頭摩。俱摩囉。爾嚩僧輸駄耶。陀囉陀囉。素彌麼[口*((禾*ㄉ)/牛)]莎嚩訶(三徧)
  (凡嚼楊枝時。須令涎盡。然後以水潄之。不得含水同梳。其嚼楊枝。有五種利益。一口不苦。二口不臭。三除風。四除熱。五除痰癊。若用殘者。當棄屏處。不得擲大眾行坐之所)。
潄口
潄口連心淨  吻水百花香  三業恒清淨  同佛往西方
  唵憨。唵罕莎訶(三徧)
出錫杖
(梵語隙棄羅。此云錫杖。乃三世諸佛所持。以彰智行功德。淨除煩惱業障。比丘每日早食竟。齒木已。須禮佛出杖。若有白衣及沙彌。令彼授與。若無。禮佛三拜起已。自取持出。向東拭塵。如法作觀。其觀行威儀。廣詳錫杖經中手取杖時。默誦此偈呪)。
  執持錫杖  當願眾生  設大施會  示如實道
  唵。那[口*栗][口*替]。那[口*栗][口*替]。那[口*栗]吒鉢底。那[口*栗]帝。娜夜鉢儜吽癹吒(三徧)
敷單坐禪
若敷牀座  當願眾生  開敷善法  見真實相  正身端坐  當願眾生  坐菩提座  心無所著
  唵。嚩則囉。阿尼鉢羅尼。邑多耶莎訶(三徧)
睡眠
(臨睡合掌面西。觀想念佛十聲。或百千聲。或萬聲已。即誦偈云)。
  以時寢息  當願眾生  身得安隱  心無動亂
  ◇阿
  (觀想阿字輪。一氣持二十一徧。然後臥。臥須右脅。名吉祥睡。不得仰臥。覆臥。及左脅臥。不得脫裏衣小衣臥。當須憶念本參)。
取水
(梵語鉢里薩羅伐拏。此云濾水羅。律中。諸比丘聞佛制戒已。不知作濾水囊。佛聽如杓形。若三角。若作宏墎。若作濾瓶。若患蟲出。聽安沙在囊中。不應棄陸地。還安著水中。會正記云。若作囊。須用細熟絹為上。若無細絹。細綿布亦可。僧祗律云。看水時。不應以天眼看。亦不得使闇眼人看。乃至能見掌中細文者得看。不得太速。不得太久。當如大象一。迴頃。若水中極微細者。不得就用洗手面及大小行緇門警訓云。濾囊乃行慈之具。濟物之緣。大行由是而生。至道因茲而剋。凡取水時。誦此諸佛德名偈呪。功德無涯。可謂真持戒者)。
  若見流水  當願眾生  得善意欲  洗除惑垢
  南無歡喜莊嚴王佛  南無寶髻如來  南無無量勝王佛
  唵。嚩悉波羅摩尼莎婆訶(三徧)
  若見大河  當願眾生  得預法流  入佛智海  若見橋道  當願眾生  廣度一切  猶如橋梁
浴佛
我今灌浴諸如來  淨智莊嚴功德聚  五濁眾生令離垢  同證如來淨法身
讚佛
讚佛相好  當願眾生  成就佛身  證無相法
  唵。牟尼牟尼。三牟尼薩嚩賀
繞塔
(僧祇中。禮佛不得如瘂羊。又禮佛塔。應當右旋。如日月星繞須彌山。不得左旋。旋繞有五事。一低頭視地。二不得踏蟲。三不得左右視。四不得睡地。五不與人語。又得五福。一後世得端正好色。二得好音聲。三得生天上。四生王侯。五得泥洹道)。
  右繞於塔  當願眾生  所行無逆  成一切智
  南無三滿多。沒駄喃。唵。杜波杜波娑婆訶(三徧)
看病
(律制具五德者。方聽看病。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可食應與。二不惡賤病人大小便涕吐。三有慈愍心。不為衣食。四能經理湯藥。乃至差。若死。五能為病者說法。己身於善法增益。雖不久看病苦。但一見時。即誦此偈呪。以八福田中。看病是第一福田)。
  見疾病人  當願眾生  知身空寂  離乖諍法
  唵。室哩多。室哩多。軍吒利莎嚩賀(三徧)
剃髮
(文殊菩薩所集剃髮日。初四。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