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之煙雲。反自誇陣。妄排法律。云但無貪心。豈有罪失。出此言者。妄自矜持。不思位是下凡。輕撥大聖一分之利。尚計不及俗士高逸。何異螳蜋拒輪之智。不殊飛蛾赴火之能。豈唯畜促長貪。方生重盜之始。故涅槃云。若能遠離八毒蛇法。是名清淨聖眾福田應為人天供養。清淨果報非肉眼所能分別。

  食是道緣制無自局

  又云。然食為大患。人誰不須。世尊一化。多先陳此故慰問言。乞食可得否等。古云。寺是攝十方眾僧。修道境界。經遊來往。無彼無此無主無客。僧理平等。同護佛法。飲食眾具十方同有。鳴鐘作法普集眾僧同與檀越。作生福之田。

  勸廣開懷利隨道擁

  又云(上並出僧綱篇)。真誠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厭三界之無常。辭六親之至愛。捨五欲之深著。良由虗妄之俗可棄。真實之道應歸。是宜開廓遠意。降蕩鄙懷。不吝身財。護持正法。況僧食十方普同。彼取自分理應隨喜而人情忌陿。用心不等。或有閉門。限礙客僧者。不亦蚩乎鳴鐘本意。豈其然哉出家捨著。尤不應爾。但以危脆之身。不能堅護正法。浮假之命。不肯遠通僧食違諸佛之教。損檀越之福。傷一時眾情。塞十方僧路。傳謬後生。所敗遠矣。改前迷而復道。不亦善哉(慳食獨啖。餓鬼之業。是謂大迷)。或問僧事有限。外客無窮。以有限之食。供無窮之僧事必不立答曰。此乃鄙俗之淺度。瑣人之短懷。豈謂清智之深識。達士之高見。夫四輩之供養。三寶之福田。猶天地之生長。山海之受用。何有盡哉故佛藏經言。當一心行道。隨順法行。勿念衣食。所須者。如來白毫相中。一分供諸一切出家弟子。亦不能盡。由此言之。勤修戒行至誠護法。由道得利。以道通用。乃至云。俗教尚謂憂道不憂貧。況出家之士高超俗表。不憂護法。而憂飲食。其失大甚也。

  惡行汙家破戒廢道(世中多然引示令改)

  鈔(中二)引僧祇云。若俗人先有信心供養眾僧。造立寺舍。令彼退減。是名汙家。多論云。若作種種惡業。破他信敬善心名汙家也。作不清淨穢汙垢濁。又得惡果。名為惡行。又比丘凡有所求。若以種種信施物。為三寶自身。乃至一切。而與大臣及道俗等。皆名汙。家。何以故。凡出家人。無為無欲。清淨自守以修道為心。若為俗人。信使往來。廢亂正業非出離故。由以信施物與白衣故。即破前人平等好心於得物者歡喜愛樂。不得物者縱使賢善。無愛敬心失他前人。深厚福田。凡在家俗人。常於三寶。求清淨福。割損肉血以種善根。今出家人。反持信物。贈遺白衣俗人反於出家人所。生希望心。又若以小物贈遺白衣。因此起七寶塔。造立精舍。乃至四事。滿閻浮提。亦不如靜坐。清淨持戒。即是供養真實法身。
  諸文戒行門第六

  諸文戒相文第七
  約行明相

  鈔(上一標宗)云。四明相者威儀行成。隨所施造。動則稱法。美德光顯故名戒相。記問云。釋相篇中以戒本為相與此異者。答。此約行明。彼就法辨。然則行必循法。法必軌行。文云。動則稱法。豈不明乎。

  約法列相先敘列意

  鈔(中一釋相)云。依之修行善識其種相者。便發生定慧。克翦煩惱。若暗於所緣(記云。所緣即境。或可即指教相)。隨流染惑。豈能反流生死。方更沉輪苦趣。所以依教出相。具顯持犯。必準此行之庶無禍害焉(害即三塗。不唯免害。能生定慧)。記云。問。何者為相答。如後釋戒三科束之。一所犯境。二成犯相。三開不犯。總為相矣。更以義求亦為三別。一犯與不犯。二犯中有輕重不同。三有方便根本差別。統論其相。不出心境。如不更解。

  正明列相

  又云。四明戒相。語相而言。有境斯是。緣則綿亘。攝心通慢。今約戒本。人並誦持。文相易明。持犯非濫。自餘萬境。豈得漏言。準例相承。薄知綱領。
  記云。相有形狀。覽而可別。前明戒法。但述功能。次明戒體唯論業性。後明戒行。略示攝修。若非辨相則法體行三。一無所曉。何以然耶法無別法即相是法。體無別體。總相為體。行無別行。履相成行。是故學者。於此一門。深須研考。然相所在。唯指教詮。大略而言。即二百五十。篇聚不同。一一篇中。名種差別(名即夷殘□墮提吉。種即婬盜殺妄摩觸等)。一一種內。有犯不犯。一一犯中。因果輕重(三種方便為因。五篇正罪為果。重即夷。輕即吉。中間相望)。犯緣通別(通緣七種。一出家五眾。二無重病。三心相當。四無命難。五無梵難。六稱本境。七趣正果。別緣據諸戒不同。如婬具。四盜具。五成犯等)。舉要示相。不出列緣。緣雖少多。不出心境(列緣即上別緣。境即前境。心即犯心)。罪無自體。必假緣搆(緣總通別)非境不起。非心不成。若曉此意。類通一切。皎如指掌。

  次決篇聚五七不同

  鈔又(中一篇聚)云。今且分七五不同。具有三義則入五中一者名均(五篇各定無上中下之[巳/丌])。二則體均(犯夷同報)三者究竟均(不為諸篇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