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諸法。皆無所有。無有常住。亦無起滅。普賢觀云。當知一切諸法。即是佛法。淨名云。一切諸法。即菩提相。華嚴云。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又云。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如是解法性。即見盧舍那。金剛般若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等。如是等文。徧在大藏。不復盡舉。若離諸法。而談妙理。即墮偏邪。去道全遠。淨名云。譬如造立宮室。若依空地。隨意無礙。若依虗空。終不能成。諸佛說法。常依二諦。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聖量若此。正理坦然。必欲進修。深須研覈。

  通辯一代觀法

  疏云。一代時教。所明觀法。略為五例。一總觀諸法。如經觀一切法空等。二別觀自心。如止觀。還源觀。法界觀。淨心觀等。三或但觀色。經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及不淨白骨等。四兼觀色心。經云。照見五蘊空。十二入。十八界。數息等。五對觀勝境。即如諸經。觀佛菩薩等。就觀勝境。復有五別。一觀佛相海。即觀諸佛三十二相也。二觀普賢行法。即觀六牙白象菩薩身也。三觀藥王藥上。即觀二菩薩行願色相也。四觀彌勒上生。即觀兜率天宮。求生內院也。五即今經。觀彌陀依正。求生淨土也。

  詳辯觀心觀佛

  問。今十六觀經。可名觀心否。
  答。若乃達境唯心。即彼彌陀身土。孰非心乎。但恐反求本陰。局認點靈。則盡屬他經。非今正觀矣。
  問。或謂佛法太高。眾生法太廣。唯觀心為要。今經觀佛。豈不相違。
  答。觀法被機。各有所生。若此方入道。斷惑證真。則觀心至要。若往生淨土。修因感報。則觀佛至優。彼明斷證。正取觀心。故有此語。非謂生佛佛法。永不通觀。觀佛三昧。皆被未來。義非徒設。
  問。心佛無差。上乘了義。今明觀法。何必強分。
  答。理本雖融。行相宜別。將使造修有託。必須境智相應。古德有言。觀佛有二。一者自心三昧所見佛。二者西方從因感果佛。諸經觀心。即觀自心。所見佛也。今十六觀。正觀西方。感果佛也。據此兩分。永無疑濫。故天台十疑論云。凡求生者。希心起想。緣阿彌陀佛相好光明。又觀彼土七寶莊嚴。備如無量壽十六觀等。今經觀佛。斯為明據。
  問曰。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今觀佛境。豈非色見聲求耶。
  答曰。三十二相。猶皎月落於百川。四辯八音。若清響發於幽谷。然有披潭捉月。入谷尋聲。不了性空。故不見佛。達士不爾。了色非色。何妨端想於聖容。達聲非聲。豈礙側聞於妙法。故華嚴云。色相不是佛。音聲亦復然。亦不離色聲。見佛神通力。覿茲妙論。寧復疑乎。
  諸文觀法門第二

  諸文心境門第三(先錄二宗。乃據教限。後騰祖義。是今所〔豕〕)
  先示二宗 依成宗示能緣心

  業疏(三下)云。初緣戒心但約現在。念念雖謝。下無續起。即以此心。為戒因本。記云。能緣局現在。念念相續。即為業本。鈔云。三明發戒緣。境寬狹。上卷受緣。已略明發戒方法。但心隨境起。故今廣論。令知戒德之高廣。□使持者有勇勵。一能緣心。現在相續心中緣。

  又示戒境

  又云(鈔同不錄)。二約戒境。通緣三世。但有惡緣。皆作斷意。不爾非戒。何以明耶。如冤家境。雖終過去。得害死屍。非非過也。彼冤之子。是現在也。當生之非。為未來也。今欲成戒。要須普緣。記云。父亡為過。子在為現。將後有孫為當(有以腹中子為當者。非即屬現故)。涅槃云。如人斬截死屍。以是業緣。應墮地獄。亦如伍員鞭屍之類。疏引論云。皆於三世眾生境所。得戒律儀。如人供養過去所尊。亦有福德。律儀亦爾(例過去也)。又云。慈悲布施。是亦有福。戒亦爾者。以慈悲心。緣於三世拔苦與樂。戒法緣三。例通三世。可同慈行(慈施同三世。戒亦可例同)。又云。慈悲備物。局現境起。過未已謝。慈功無益。戒則不爾。必作普周。方名戒業(慈施及戒之益。有普不普。不可例同)。問。既同善行。何以異耶。答。慈等世善。隨心寬狹。如經說慈。七品是也。戒是通行受者方有。要作普周。無論善惡。皆須息念。片涉怨嫌。則非緣具。故論說云。以惡心隨戒增減等。由眾善本。定慧因基。可同別善。得為道分。記云。如經說慈。即涅槃也。經謂親中三品。一上親(師僧父母)。二中親(兄弟姉妹同學等)。三下親(惠我財物或朋友等)。怨亦三品。一上怨(奪我父母性命等)。二中怨(奪我兄弟性命財物)。三下怨(奪我朋友性命等)。不怨不親為一品。於此七種。等行慈心。止屬現境。明非普徧。戒要周者。三世十方。無不該故。則知本體。微惡不容。纖塵莫立。比於明鏡。喻若瑠璃。眾聖所稱。良由於此。無論善惡。好者惡者。無所擇故。若不盡斷。則有二過。一惡心不死。二隨戒增減。後自引之。

  決戒防過未非。緣境通三世

  疏又云。問。戒緣三世境。現境是所緣。斯則是現非。何言不防者(躡前緣境以難防非)。答。緣在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