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智論云。智度大海。唯佛窮底。故初心學者。不可躁求。良以道不遠人。理非事外。得之不離方寸。失之何啻千山。固當優而柔之。使自得之。然後取之左右逢其源。縱心所欲不踰矩。若斯為學。可謂學矣。自餘記問。何足道乎。濟緣云。眾生心體。本來明靜。妄起昏動。遂致浪浪。若達唯心。無別餘法。當知昏動。體即明靜。定慧寂照。同出異名。此理幽遠。末世機劣。非彼所聞。縱聞不行。言之何益。

  無生理懺隨機三別

  (已下事鈔業疏。依律列六聚懺法。依經明三種觀。意使理事兼行。化制俱遣也)。
  事鈔(中四懺篇)云。然理大要。不出三種。一者諸法性空無我。此理照心。名為小乘。二者諸法本相是空。唯情妄見。此理照用。屬小菩薩。三者諸法外塵本無。實唯有識。此理深妙。唯意緣知。是大菩薩佛果證行。故攝論云。唯識通四位等。以此三理。任智強弱。隨事觀緣。無罪不遣。故華嚴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當求真實相。如此大懺。眾罪雲消。資持云。理本是一。何有三者。若權實往分。前二是權。後一是實。若大小相對。前一是小。後二屬大。若約開權會小。終歸一理。若對三宗。性空局小。唯識局大。相空通小大。如是分之(上簡三位)。所觀境。即諸法二字。諸法之言。總包一切。諸經論中。或約依正因果。或世出世間。或有漏無漏。或色心非色心。或善惡無記。或陰界入等。若據通論。總觀諸法。今就懺悔。且指罪業。而為觀境(上總示所觀。下別釋三位)。

  性空

  資持又云。性空無我。即能觀智。罪從緣有。本無自性。緣即心境。虗妄心境。和合成業。業性自空。非使之空。由存妄計。故受輪轉。但破妄計。覔罪叵得。叵得之處。強名空理。言性空者。小機智劣。不能即法見空。必待推析。窮法體性。然後方空。其中須分利鈍。利者體法即空。鈍者析法見空。或云有宗唯證人空。假宗人法二空(上明能觀)。通收聲聞緣覺。據所乘法。諦緣雖殊。若論斷證。同見空理。

  相空

  相空者。了法無相。猶如幻化。昧者謂真。亦如空花。眼病謂實。故云唯情妄見(上示能觀)。小菩薩者。雖發大心。未窮心本。故設此觀。空諸塵境。如諸般若。所被初心。言照用者。二乘住寂。故但照心。菩薩涉事。故云照用。若對三宗。即當四分。同觀空理。故云小也。志慕佛乘。故云菩薩。相召佛子。即為明例。

  唯識

  外塵。謂一切境界也。言本無者。有二義。一者境即心故。瞻察經云。一切境界。從本已來。體性自滅。未曾有故。因如此義。是故但說一切諸法。依心為本。當知一切諸法。悉名為心。以體不異。為心所攝故。二者虗妄見故。經云。但以眾生。無明癡暗熏習因緣。現妄境界。令生念著。又云。若無覺知能分別者。即無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別之相。唯識論云。唯識無境界。以無塵妄見。如人目有翳。見毛如月等事。實唯有識者。言唯則遮於外境。言識則表於內心。或真妄和合。名阿棃耶識。謂真能隨緣。與妄俱起故。或云真識。即是常住本淨真心。亦是中道一實境界。然修觀有二。一者直爾總觀。謂觀念性。即是真識。其體清淨。平等周徧。含攝諸法。出生無盡。究竟一相。寂然常住。二者歷事別觀。一切時中。隨緣動念。衣食四儀。若善若惡。皆能了知。一識流變。若前總觀。乃彼上智深位所修。末世初心。唯後別觀。是所機教(上明能觀)。大菩薩者。初地已去也。攝論以五十二位。總為四位。論云。一切法。以識為相。真如為境(境即是體)。依此境界。隨心信樂。入信樂位(此取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十位)。如理通達。得入見位(即初地也)。能對治一切障。得入修位(二地至七地)。出離障垢。得入究竟位(八地至佛地)。初位所修。名影像唯識。後三所修。名真唯識(已上示位)。問。有人云。唯識觀。南山判位大高。又云。深位無罪。豈須懺悔。其意云何。答。論文自云。唯識通四位。那責南山判耶。此蓋特舉深位。以彰理妙。當知悔法。正為下凡。故下勸令任智強弱。隨事觀緣。豈令果佛。而悔罪耶。前修率爾不無小疵。後進狂簡。便生輕謗。寄言有識。詳而慎之。又有人云。題云懺六聚法。那出事理懺乎。答。此又不曉化行二教。罪懺相須。若唯依化懺。則制罪不亡。若專據制科。則業道全在。故當化行齊用。則使業制俱除。下云。五眾犯罪。理事兩緣。又云。篇聚依教自滅。業道任自靜思是也。舉宗無濫。故以六聚標題。以類相從。何妨二讖兼述。儻懷通鑒。無事專隅(上破異說)。

  理事相須化制俱遣

  事鈔(中四)又云。若是五眾犯罪。則理事兩緣。事則順教。無違唯識。理則達妄。外塵本無。故論云。唯識義不失。亦不無能取所取也(能取即心所取即境)。資持云。事則順教者。謂依律懺。歷事緣境。常照起心。知唯本識。隨緣流動。趣向於理。故云無違唯識也。理則達妄者。即了此心妄緣境起。達境即心。心外無境。唯一真識。清淨本然。故云外塵本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