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者。亦非佛制。至于七衣.大衣。多作長六肘。既多一肘不可搭。乃折在左臂上。予甞問其故。則曰。釋子圓頂方袍。長五肘則不方也。不知方袍二字本非佛說。何苦執定。況即作五肘。又何不可名為方乎。俗習相傳。曾不自考。可勝嘆哉。  輕棄亡僧衣悞。律制亡僧衣.鉢。不許亡僧自授。亡後。佛許與看病人。若看病人已有。可眾中白二羯磨分散。但衣須從人受過。方可披搭也。近日師家。多謂亡僧衣不可搭。乃教懸之樹上。任其爛壞。大與律違。況佛謂衣。雖極破不可搭.亦不可輕棄。乃至為燈炷。亦能為施者增福。今任其爛壞可乎。  居士付衣悞。居士受五戒。不必搭衣。若受梵網戒.及入道場時。許搭衣。但不割截。單縫所成。非却夾所成。如大僧衣也。故佛曰。此衣一名三衣。亦名俗服。豈可付以大僧衣乎。縱造單縫衣受持。亦難如法。妻子同宿。則此衣置之何地。越法之罪。與日俱積。則不若不持之為愈也。故慈雲辯之于前。雲棲禁之于後。豈無識哉。  不受學戒悞。佛制沙彌尼。欲進具戒必先受二年式叉摩那戒。使其學大尼律儀。然後進具。故受大尼戒時。問遮難畢。更問云。汝二年學戒否。答。已學。又問。學戒清淨否。答。清淨。復向諸尼亦如是問。諸尼亦如是答。是不受式叉戒。則不得大尼戒也。今全不受此戒。且有言式叉摩那。是戴髮女者。迷謬相承。其陋至此。真可痛也。  妄改科文誤。受戒之法。諸部中俱有明文。昭慶戒壇本已屬後人增飾。非大智照師之舊。如問遮難有兩錯。三羯磨中有三錯。識者難以依用。近日有師自恃聰明。全不知律。又妄以己意。更改將三衣。先付與白衣習學。不知出自何律。至于臨壇多增唱誦。悅人觀聽宛類應赴之儔。豈是弘律之則。若肯閱律一徧。亦當自知其醜也。  混亂登壇悞。凡受戒者。先請十師。請畢。十師登壇。乃作白差教授師。教授師下壇。在眼見.耳不聞處。問遮難。問畢。乃上壇白諸師。白已。始召戒子上壇。此古規也。昭慶戒科亦如是。近年諸師將戒子俱集一壇。請十師問遮難.及羯磨受戒。止在一處。但將科文從頭念過一徧。既非佛制。亦非昭慶舊式。不知成何軌則。混亂壇法。莫此為甚。智者當自考之。

  律家法數
戒有二種
  一性戒。謂其事性本是惡。昔來皆禁。如殺.盜.婬.妄四戒是也。二遮戒。謂其事非惡。昔來未禁。佛出世始禁。如飲酒一戒是也。

羯磨二意
  一成善如結界.受戒等是也。二治罪如懺悔.及調伏永擯皆是也。

軍遲二用
  一淨用甆瓦。二觸用銅鐵。

頭陀二時
  正月十五至三月十五。八月十五至十月十五。此二時中常行頭陀。

羯磨三種
  一單白羯磨。謂單白一遍者。二白二羯磨。謂白一遍又羯磨一遍者。三白四羯磨。謂白一遍又羯磨三遍者。此三種具一切羯磨。

羯磨三法
  一人獨居。但心念口言。三人以下同居。對首同白。四人以上同居。集眾羯磨。

律有三名
  一毗尼。此云善制。亦云滅。二波羅提木叉。此云保解脫。亦云別解脫。三尸羅此云戒。

持戒三心
  一厭諸有為。二求趣菩提。三悲愍有情。

夏臘三座
  一無夏至九夏名下座。二十夏至十九夏名中座。三二十夏至四十夏名上座。五十夏已去名耆宿。一切沙門之所恭敬。

食離三過
  一上味起貪。二中味起嗔。三下味起癡故。必防心離過。

明相出有三
  一日初照閻浮提樹。身天作黑色。二日照樹葉。天作青色。三日照過樹。天作白色。律中言。明相出者。取白色為正。

安居離三過
  一無事遊行。妨修道業。二損傷物命。違慈實深。三所為既非。故招世謗。

浴佛錢分三分
  一分佛中用。一分法中用。一分僧中用。餘處不許用。

四種和尚
  一有法.有衣食。二有法.無衣食。三無法。有衣食。四無法.無衣食。前二種可依後二種不可依。

四不可附寄
  一老人。二遠處惡人。四大力。

四利須食
  一資身為道。二養身中蟲。三生施者福。四破餓外道。

四種常住
  一常住常住。謂眾僧厨庫.寺舍.眾具.花果.樹林.田園.僕畜。但得受用不許分賣。二十方常住。謂僧家供僧常食。體通十方。唯局本處。三現前現前。謂僧得施物。唯施此處現前僧故。四十方現前。謂五眾既亡。所有輕物應分散。未羯磨時。十方僧到者。皆得分。已羯磨後。十方僧到者。不得分。

四種邪命食
  一方口食。謂曲媚豪勢。通使四方。二維口食。謂種種呪術卜筭吉凶。三仰口食。謂仰觀星宿。以自活命。四下口食。謂種植田園.和合湯藥。

毗尼四義
  一是佛法中平地。萬善由之以生。二一切佛弟子皆依戒住。一切眾生依戒而有。三是趣涅槃之初門。四是佛法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