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增人我。只要有得說最怕當真行。只願早圓菩薩戒。便好捉銀錢。充大人。不肯作比丘。惟恐執縛身檢細事。三日受沙彌戒。五日受比丘戒。不知戒為何物。律是何名。但道勿暫念小乘。必棄小向大。不知根從何生。本從何長。及圓菩薩戒後又不求何為心地。何為戒體。只向戒相上著到。及論戒相又不知何為十重。何為輕垢。便要說禪說道。以當平生不知禪為何物。戒是何法。及知戒體即禪矣。便道手把猪頭。口說淨戒。不知戒相。豈出體外。嗚呼佛法變壞。只在心輕。輕小重大。大豈真重。大既不真。小可知矣。沙彌時不安沙彌職。出位想比丘菩薩。菩薩不知戒。出位想說道說禪。禪以機鋒。快捷為事。而不究其所以。為機鋒之的旨。會其的旨。而不求行解之相應。自始至終。一無成就。及乎舉著。滿口譁然。誠為游口小兒無賴釋子。一妄庸唱為領袖。百妄庸和於下巴。只道佛法只如此。良可悲也。痛也。夫成終慎始人也。曷不於初步便脚脚踏實地去。汝為沙彌者。當尊重熟讀。細講律儀。然後師前頂禮。講背如法。稟置識田。永不違背。依而行之。為教授者。當珍重嚴考。不使輕易放過。壞人兒女。既講習已。又當時中窺其所為。合轍不合轍。重重指教之。然後進具戒。具戒誦背躬行考校亦然。於菩薩戒依止教授亦然。參禪做工夫次第發真實心參究亦然。悟後進法服勤師長得法住山養道亦然。出世臨眾立眾教化眾生亦然。此善始令終出家人一大事也。如儒者自小學入大學。立不惑知命耳順從心。何異哉。以故吾人不可不有初也。師及弟子當勉之。法藏亦沙彌之一數也。自恨早無師承長。無知識。白首方悔。事不及矣。幸勿學吾今日也。
  三月十五日整戒。始諸沙彌等已曾受過十戒二年。而不犯重輕等事者。考行之得失。果與戒律威儀冥合。而又熟知戒律威儀中事。能背誦戒文。能講說其義者。為真沙彌也。若與律儀不合。或與大重之戒有損。雖能背能講。徒為虗文。不許進戒。行雖冥合。不背不講。不知戒相。亦勿許進。惟山中行行。眾所共知。實行老人許其植因。後生不與也。茲於三月十五日。定奪乞闍黎(某)分科考覈。三事全備。方許入壇。衣鉢須預。先自辦香燭等亦然。捨盡銀錢。還清債負。考過十三重難十六輕遮。然後具考三事 一先考德行合律合儀 二背沙彌律儀 三講沙彌律儀(下十三重難) 一計開婬殺盜妄四根本重戒。若犯一戒。則如人斷命。如草斷根漂棄佛法海邊外。永不許入眾。白衣時沙彌時曾犯婬。污淨行比丘尼。其罪極重。不容入戒 一曾盜聽大僧說戒。詐稱比丘。受人供養禮拜。名為賊住。佛不許度 一或未經白四羯磨。曾於某處。付過三頂衣。便以為大戒者。謂之誤認比丘。當懺悔受戒白四羯磨 一外道玄門五部六冊。天主教門等。已經投佛受戒。後復還行外道。仍與外道往來。復後重來受戒。此是志性不定。名為破內外道人。非佛法器。佛不許度 一五種不男。佛不許度 一出佛身血。弑父。弑母。弑和尚。弑阿闍黎。破羯磨轉法輪僧。弑聖人。名為七逆重罪。佛不許度 又謗參禪。謗淨土。謗持戒。說參禪。近代無人更悟。須是古人始得。又道教理。即是禪理無勞苦究。何不看教。說念佛。再無一心不亂之理。須是古人始得。但恁麼念去。說授受戒者。謂之犯國禁。不許受戒。只要念佛。又道持戒。只要不離衣鉢。不消參禪。求悟戒體。像法之中不可認真。只該隨時。莫參禪。莫淨土。莫受戒。但剃了頭便罷。此便是五逆人。
  一天神之子阿修羅。名為非人。變為人形。不許受比丘戒。龍畜有通。不許受戒。六親犯婬。不許受戒。已上俱屬重難。十三種已下。言十六輕遮。
  一先考在家。曾訓何法。須詳邪正法名。何等出家。受何等法。須辨是非。一生見人。當稱兩字法名。不得稱小僧等辱佛法門。不得稱某甲你我等。近慢須認。歷生是誰。年滿二十方許進戒。衣鉢自具方許進戒。父母聽許方許進戒。不負人財方許進戒。他人奴使不許進戒。宰官當任聖朝 王恩未許。不得來受比丘戒。有病不許出家受戒。病者疥癩癰疽白癩乾痟顛狂五病是也。此十六輕遮也。一一勘過。更考行識。出家事大。不可輕易。依佛勘辨方許進戒。考覈既定。會同十師。教授師細於屏處問難。已觀其罪之有無輕重。遮者不容授戒。亦令懺禮三世千佛。為進戒益。俾前業銷亡。或得開悟。次當為彼授菩薩戒。若不遮不難。而有輕罪者。教令禮懺。持呪清淨。進戒懺畢。
  一差阿闍黎。覆審詳覈已定 一差阿闍黎。為說四依法。葢恐沙彌不知佛世乞食樹宿糞衣腐藥少欲知足之法致學。今時好閑求安。避世濫食之弊。故當先令依此四事。方與授戒為大僧 一差阿闍黎。與說沙彌戒。葢前是剃頭時所授之沙彌戒。未免中間夾雜未純。茲將登大戒。始入真沙彌位 一差阿闍黎教授。持衣用鉢之法。其法廣大。包括禪宗。教理非一日可知。但令從此日用處下手。先知威儀。細細化導 一差阿闍黎。為沙彌策發上品心。登上品戒。葢以沙彌雖息心參本起慈趣用。猶是佛雛。不堪大用。今欲授比丘乞士怖魔之戒。雖趣聲聞乘潔白體事。然當知有向上成佛利生之心。斯不坐在小乘惡見。故當策發令生佛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