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也。
○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疏。乖亂失儀。故制。七眾同。大小俱制。
若佛子。應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不問老少。比邱。比邱尼。貴人國王。王子。乃至黃門。奴婢。皆應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癡人若老若少。無前無後。坐無次第。如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後者後坐。而菩薩一一不如法次第坐者。犯輕垢罪。
合注。如法有二種。一通論七眾。二別論戒次。坐有二時。一誦戒時。二平時。皆不得紊亂也。不問老少亦二義。一即通論七眾義。二即別論戒次義。一通論者。謂百臘比邱尼。不得於初夏比邱前坐。設比邱尼受菩薩戒。亦經百臘。猶故不得於初夏小乘比邱前坐。況是菩薩比邱。以比邱是上眾故。式叉摩那雖生年百歲。或菩薩戒已經百臘。總不得於大小乘比邱比邱尼前坐。以未是僧數故。沙彌雖生年百歲。或菩薩戒已經百臘。乃至不得於小乘式叉摩那前坐。沙彌尼雖生年百歲。或菩薩戒亦經百臘。乃至不得於小乘沙彌前坐。優婆塞雖生年百歲。受菩薩戒亦經百臘。乃至不得於小乘驅烏沙彌尼前而坐。況復沙彌及比邱等。故善生經云。優婆塞若在比邱沙彌前行。得失意罪。當知彼約行結。坐亦有罪。此約坐結。行亦有罪也。二別論者。如比邱比邱尼眾。皆須兼論大小二種戒次。在大則大。在小則小。萬萬不得以大奪小。故文殊應闍王之請。尚須固遜迦葉。然後暫居其先。則平時之不亂戒次明矣。其餘五眾。惟各自論菩薩戒次。不論生年。斯易可知。言比邱比邱尼貴人等者。謂先敘七眾尊卑定分。後乃各就其類。自敘戒次也。比邱敘戒次竟。然後尼敘戒次。不言餘三眾者。省文耳。貴人即通指國王王子等。對黃門奴婢賤人言之。此等雖則同名在家二眾。又須各以類分。即如王子雖受菩薩大戒。既未出家。仍不得居君父之先。故亦自為一類也。乃至者。超略之辭。意顯長者。宰官。婆羅門。居士等。別為一類。以此輩人。就世法中。或敘爵敘齒敘德。原無定局故。今惟當敘戒。然西域復有國王師事婆羅門者。又當別論。今則通約未出家人。固不得紊亂君臣名位也。其或此國王子。與彼國之王。相為師友。或王子未登王位。亦與婆羅門長者居士等。相為師友。皆當別論耳。黃門奴婢。又必自為一類。不得混在貴人類中。葢黃門於出家法。屬重難攝。斷不得入比邱沙彌之列。奴婢屬輕遮攝。若主人與姓。得受比邱沙彌等戒。入比邱沙彌位中。便在國王前坐。今雖受菩薩大戒。仍未脫於奴婢。故須別為一類。不得紊亂主僕貴賤之名分也。問。君臣父子主僕。既同受菩薩戒。猶須各為一類。何故律中臣先受具。王後受具。便為下座。子先受具。父後受具。便為下座。僕先受具。主後受具。便為下座耶。答。比邱戒法。現出世相。非世法之所攝。故君若不聽。則臣不得出家。父母不聽。則子不得出家。主人不聽。則奴不得出家。既君父主人聽許出家。一出家時。便永捨臣子名位。故君父主人後設受具。即以彼為上座。若君父王人在家。亦即以彼為尊者福田。故五天竺法。出家人設見君父主人。均稱檀越。無答拜之儀。若夫菩薩戒法。通於世出世間。不壞俗諦。君仍是君。臣原是臣。父子主僕。亦復如是。若欲去其名位。而統敘戒次。則世法不成安立矣。問。若一出家。永捨臣子奴婢名位。豈非無父無君。正被儒者所譏。答。但捨名位。不捨恩義。故律制比邱。應盡心盡力。孝養父母。若不孝養。則得重罪。乃至佛母涅槃。佛尚親手舉柩。又比邱身處山林。無事君之禮。倘受王供養。與王親善。亦須隨事納忠。此即不廢世間忠孝。而況如法修行。宏通至教。令天龍歡喜。護國護民。令過現父母。同離苦海。此更成就出世忠孝。然則大忠大孝。孰過出家。有此大義。必不容更論小小虗名虗位矣。總之論廣大。則莫若菩薩戒法。故在家亦可頂受。而不許亂世間名位。論尊重。則莫如出家律儀。葢是聖賢幢相。出世芳標。僧輪所繫。佛法所關 開遮者。如文殊迦葉應闍王請。文殊始讓迦葉。不敢違古佛之恒規。迦葉終遜文殊。所以順請主之本意。又下座或沙彌等說法。則登法座 果報者。不敬戒律。遠離正法。依戒相敬。出生勝益。如往昔雛猴及象因緣。具在經律。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疏。福慧二嚴。如鳥二翼。不可不修。垂出要之道。故制。七眾同。大小乘不全共。菩薩攝一切善。應修。聲聞夏分自誓。應修福業。餘時不制。
發隱。出要之道者。福慧雙修。出離生死捷要之道也。福輕則恒罹障緣。慧淺則多行錯路。故曰乖出要之道。夏分自誓者。坐夏則修。修則有限。非若菩薩無時不修也。
若佛子。常應教化一切眾生。建立僧坊山林園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禪處所。一切行道處。皆應立之。而菩薩應為一切眾生。講說大乘經律。若疾病。國難賊難。父母兄弟和尚阿闍棃亡滅之日。及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講說大乘經律。一切齋會求願。行來治生。大火所燒。大水所漂。黑風所漂船舫。江湖大海羅叉之難。亦讀誦講說此經律。乃至一切罪報。三惡。八難。七逆。杻械枷鎖。繫縛其身。多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