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9-戒律宗

8-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戒律宗-净心诫观法发真钞-宋-允堪-第9页

時此土白骨所覆時有一人合集剡浮提內男女唯餘一萬留為當來人種刀兵者手執草木即成刀仗互相殘害剡浮提內亦留一萬以為人種飢饉者六七年間天不降雨思欲見水尚不可得何況飯食一日一夜餓死無數剡浮提內亦留一萬以為人種今欲免者婆娑論曰能一日一夜持不殺戒於未來生決定不逢刀兵灾若能以一訶梨怛雞果起殷淨心奉施眾僧於當來決定不逢疾疫灾若能以一團食施與有情於未來世決定不逢飢饉灾也。
  【科】諦思講論人情測佛佛智境界豈人能測如是審察名為淨心。
  佛智下經曰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豈下凡能測乎。
  【科】偈曰。
  【科】
  敷演說法師  二種陞高座  一者福無量  二者離罪過  慈心成就人  法施勝財貨  瞋垢是非佗  棘刺上坐臥
  一下以行法施故經中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甚多乃至受持四句偈為他人說勝前福德二下不規利說法故棘刺雖曰法座翻成棘刺。
  【科】
  有漏為基堵  無明作根本  解經不除毒  法師自傷損  賊心求名利  怱怱未思忖  嬰孩欲登梯  先須戒足穩
  基說文曰墻始築也堵(當吉切)垣也無明古師謂迷惑不了名曰無明體即是癡也以癡為貪瞋母故曰根本怱怱者與忩音義同速也選云何事怱怱言逐利之急速也嬰孩釋名曰人始生曰嬰兒胸前曰嬰抱嬰前乳養之也孩即長於嬰儒云嬰兒之未孩今喻闕行法師也。
  【科】
  學士聰明者  舉動多輕躁  或有錯解義  邪見復顛倒  是故定治動  七覺中法要  定慧平等修  種智得微妙
  七覺中法要者以七覺中有定覺支故為治動之要也定慧下遮偏修也又七覺中有擇法覺支即智慧也種智總包道種智等智論有三智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道種智是菩薩一切種智是佛智也。
  【科】
  世尊在世時  唯教修出離  習善莫生足  少惡即遠避  念念觀無常  勤修真對治  寂慮學禪那  何須著文字
  世尊者位高證極為世所尊也即十種通號之一修出離者近出三塗而生人天遠出三界而遠五陰等習善下於善勤修為多益美故不可生足也惡不可積少須避之故涅槃云莫謂小罪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念念者要無間斷也又智論曰無常有二種一者念念滅一切有情為法不過一念住二者相續法壞故名為無常如人命盡若火燒草木等勤修即習善對治即遠惡遠惡之要宜修禪定故復云寂慮學禪那等梵云禪那秦言思惟修即攝心繫念學諸三昧也又禪有世間出世間之異世即四禪根本出世復有二種一出世間禪即三三昧師子奮迅等二出世間上上禪即首楞嚴等百八三昧也。
  【科】何因世尊在世時悉得聖道及生天中。
  【科】依次而學不越毗尼入道有方五年習戒夜則修定攝心守境安處林野不畜餘食少欲慚愧一心諦觀無常不淨離諸調戲意不散亂舉動進止恒令淨潔無惡姿容先意問訊以是善緣悉得道迹。
  有方方法也習戒修定例舉所詮之行也林野即塚間樹下不畜餘食者時至分衛故無餘畜此令修頭陀上行也經曰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莫再矣無惡姿容者和顏視物也先意問訊者預語接人也鄭玄注禮曰小聘曰問又爾雅曰訊者言也即用言問彼曰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又曰乞食易得住處無惡伴等是也。
  【科】汝能一心依此學者名為淨心。
  【科】偈曰。
  【科】
  正法證道時  淨法調眾生  隨事秉羯磨  除垢獲三明  像法盡至末  羯磨癈不行  雖復似和合  集則起闘諍
  正法簡像法末法此頌上佛在世時悉得聖道者蓋以毗尼等淨法調眾生故羯磨者明了論疏翻為業所作是業故亦翻為所作百論云事也今謂羯磨屬能被也事屬所被法事名通一百八十四種故言隨事等三明者謂過去宿命明現在漏盡明未來天眼明即六通中三也像法像似也以像法千年不及正法但像似耳至末法即萬年也此時雖有羯磨亦不行也所謂但有教理而無行果。
  【科】
  凡是諸經律  甘露亦毒藥  解服百疹瘳  不消病發作  知法不向心  解經行轉薄  棄捨戒定業  文字處起著
  解服下釋上甘露不消下釋上毒藥知法下法合毒藥反此知解而向心起行無捨戒定而不著文字則成甘露而百疹瘳矣(疹司忍切瘳丑鳩切病愈也)。
  【科】
  所以韻句撰  讀時心歡樂  靜坐好思量  觀察自忖度  何緣重頌偈  文少義廣愽  依誡益汝身  信受勿疑惡
  所以下推偈中成韻所以何緣下推長行後立頌所以也對法等論說重頌者即復更頌前長行義又云不了義經應更頌即為二義故立重頌一者為益利根後來二者為顯前不了義令聽法者見解明淨故涅槃但有初之一義成實第二云或佛自說或弟子說欲令義理堅固不散如線貫華次第堅固又嚴飾詞句令喜樂故又義入偈中則令要略易可解故今文異同成實依戒戒當從言作。
  【科】
  或見他毀罵  輕賤心漠漠  此約大乘教  與理不違錯
  輕賤心漠漠者謂或遭彼毀罵輕賤要清虗其心不納其言也爾雅云漠清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