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令不動故云以滅窮研也)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此釋竹相是依此識不動之處故云於無盡中辨為非想故云發宣盡性雖見盡而識在故云若盡非盡雖見在而不起故云如存不存也)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此則第六識麤想不起仍有細分及賴耶流注不息故約此義以立其名耳)自謂下智者云於非非想處雖離麤煩惱而亦有十種細法以其無麤煩惱故一切凡夫謂是涅槃增上慢者戒疏云無漏正道出過相有名為增上然於增上之法未得謂得名之為慢不免下如鬱頭藍子生彼天已後為飛狸復墮地獄(婆沙云飛狸身廣五千由旬長八百由旬殺害眾生水陸空行無能免者)。
【科】色界眾生貪著禪味自謂安樂更無過者復念身光宮殿明淨我果最勝。
色界者通包十八天即第四禪有九天下三禪各三天也禪味者以著禪樂之滋味也楞嚴云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清淨心中麤漏已伏名為二禪安隱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有所得心功用純熟名為四禪由非正修真三摩地亦不免於輪迴生死身光著正報也宮殿著依報也。
【科】欲界眾生性多放逸貪五欲樂不覺無常天福盡還歸惡道。
欲界者包六天也即四天王忉利燄摩兜率變化他化自在也性多下謂下三天放逸上二天根鈍唯兜率一天於六欲中勝今約多分而論也。
【科】薄地凡夫臰身隔陋果報卑劣起大憍慢各恃我見謂此人中常樂我淨更無過者。
薄地(上補各切)文選注云薄逼也謂逼下地而居耳此通收四洲人也。
【科】畜生萬類巢居穴處各愛壽命不願人天不嫌己身不希淨土此雜類身一身遍受乃至毒蛇屏虫之類悉愛壽命貪著住處不覺身中同有佛性。
巢居說文云鳥在木上曰巢穴處地窟而居也說文云在穴曰窠(口和切)身遍受者即胎卵濕化含蠢蝡動無不遍受久在癡暗都亡所知下為廁蟲尚躭依正皆欲久於壽命故涅槃云一切眾生類無不愛壽命哀此沈困反之尚遠豈覺一靈佛性未甞有異。
【科】然此諸身無始已來隨業轉換無暫停時。
隨業轉換者如有漏業若善則轉換惡趣生人天中有漏業如惡則轉換善趣墜三塗內如是輪轉略未休止故曰無暫停息也。
【科】汝可諦觀當起厭離勤求方便脫於生死依正二報漸證法身巍巍不動至得如是覺悟除諸疑惑決定誠信名為淨信。
諦觀審諦觀上諸趣俱非樂者既知之後當起厭惡脫離之心精勤求慕出世要道擺脫六趣依正然後從凡入聖漸小終大極趣佛果究竟法身無變無遷故曰巍巍不動也至得下結示淨心。
【科】偈曰。
【科】
三界六趣中 無數種眾生 形壽各差別 依正亦難明 今就人道修 對治隨分行 觀諸眾生類 憎愛心不平 憎者欲相殺 愛即長癡盲 貪瞋更互起 身壞墮三坑 各貪愛危命 處險未知驚 造因不畏果 寧知死復生
難明者言難盡明示也對治隨分行者隨起對治隨分修善行持也癡盲劉熈云盲茫也茫茫無所見也三坑者即三惡道是眾生陷墜之處故喻坑也觀心論云無智之人墮三塗坑危命者是身非堅命亦危脆由今不了妄起貪愛處險即生死險道也。
【科】
菩薩以是故 欲令眾生樂 眾生煩惱垢 方便為除却 教觀十八空 六塵莫取著 四倒及五欲 禁斷更莫作
十八空者即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解義如法界次第中)若能修此法則遣蕩諸有無住無著也四倒即無常計常乃至不淨計淨也。
【科】
愚人貪現樂 不識當來惡 當來還是我 如何即疎薄 假使多身樂 一一填溝壑 為此求常住 解脫無明縛
當來是我者此斥愚人謂後世之報非我受也雖六道有變而一性不易當知後身即是我也如何親此生之受樂疎後世之受苦耶若儒教則謂神靈在滅釋教正談三世報應故持誡焉假使下縱受多種富貴身多種歡樂事及乎身謝命終不免一一填塞溝壑為此下結觀為上有此苦故宜應求慕解了證取常住巍巍法身脫取三界無明結縛。
【科】誡觀煩惱結使法第十八
十八釋結使篇依正高卑已審妄躭於三界煩惑麤細無令久役於四生故次前篇以立茲誡謂惑性昏躁能害於物故曰煩惱也又繫滯眾生使受輪轉故名結使。
【科】一切生死障道苦業皆因結使如毗曇說。
一切生死者包二十五有也古師曰別則二十五有總則六道四生乃至聖人尚有變易況下凡乎毗曇即論也下既略出故不曲疏。
【科】今略況言令息覺觀結有十結使通三界九十八種今恐文繁少分喻說。
況言況即比況或是可說字從結有至九十八種來是略說也今恐下是生喻說所以也十結常途多言九結今恐取五鈍五利為十九十八使見諦惑欲界三十二使(苦諦下具十使即貪瞋癡慢疑身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集滅諦下各有七使除身見邊見戒禁取道諦下有八使除身見邊見故欲界四行下合有三十二使也)色界二十八使(苦諦下有九使除瞋集滅諦下各有六使除瞋身見邊見戒禁取道諦下有七使亦除瞋及身邊二見故色界四行下合有二十八使也)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