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無不具故。然上四義収攝同教。體勢略盡。有同此類。以義収之。則無所濫涉矣。又餘三義。諸祖共有同頓同實。清涼新加。唯約一乘深義說也。又泯二是同。乃目法華等。餘三皆華嚴也。
  評曰。迎福老以海具百川。說全収之義。與章初少異。(會解云。以初義具三一乘故。少異全收)不知將章初海印一乘。並所詮中一乘為百川邪。不百川非海而何。(莊子疏云。凡百川谷)又曰。共三一以法華為同教。又不揀泯二是同之一乘。目法華義。(差當曰。所以不揀第二義者。但由第一與第四但少異。故須當揀。而四教中泯二為同。於共教中分出。但泯始教二乘。歸法華終頓之同。與第一義具三一〔義〕天隔。故章中三是諸教。一是圓教。第二義所泯。是始教中二泯為一。是終頓之一。雖同是法華。義勢天遠)又曰。餘三皆華嚴。華嚴非海乎。或似自語前却。(注云。共三一以法華為同教。結云泯二是同目法華等。餘三皆華嚴。故云前却)又曰。然上四義収攝同教。體勢略盡。若曰旨意是一曰盡。此四豈非是一。若云祖文出處略盡。莫未盡否。又唯將全収。作同教釋。(差當云。圭峯决以全收門。只作同教意)又曰。収前四教同成一教。故云同也。此作得名所以。不知自何而來也(既無自來奮私知也)。
  圭峯曰。全收諸教宗同教緣起義。亦指大疏玄談全收之義(行願抄具云。然此華嚴圓宗。具別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義。上性起門。即別教義。逈異諸教故。上緣起門。即同教義。普攝諸教故。大疏玄談。全揀全收。全揀諸宗。即別教性起義。全收諸宗。即同教緣起義。釋曰。約教分別也。故云華嚴圓宗具別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義等。答。卷作釋。即以所收為同教一乘。故云即是方便前之四教謂之諸教等。會解到此。便謂同成一教。從此得名。別立一門。若非法真降迹出現。演說教門。而我何由得至此地。所感之恩。彌深彌厚也)。
  評曰。此作同教釋。則是方便故。(章曰。若約同教即攝前諸教。是此方便故)賢首圓教或五也。(章曰。於圓內或具五教。以攝方便故)且取非即圓通義也。(內章曰。若橫依方便進趣法門。即有二義。通說一乘釋曰標也。一〔由〕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從一乘流故。又為一乘教所目故。二與彼圓一乘。為方便故。釋曰列也。故說一乘非即圓通自在義也。釋曰結也)既曰全收諸教。即前之四教。謂之諸教。清涼曰。圓必攝四。若爾即教章所詮差別。攝前之同教。亦即教章之初同教。以此同教。始自一乘。終至多乘。無不包故。(問。此之分齊。與諸文不同如何。答。雖知同教皆由圓該教章之初。兼用宗義。是故分二。已去文中。一乘皆是圓教。太一曰。依法華經。三乘一乘約界分體相。方便究竟不同故。又曰。依攝論。一乘三乘小乘。於教門中。成機欲性。顯法本末不同故)亦即賢首總收十門。唯心之同。(探玄十三云。上來十門唯識道理。於中初三門。約初教說。次四門。約終頓教說。後三門。約圓教中別教說。總具十門。約同教說。問。復古記云。前五總融為同教如何。答。第五圓教。猶金剛齊。餘方悉轉。此地不動。今作此說。則孰為別教。若爾。豈異笑菴同成一教。易簡普收諸教。則亦濫有奴無主過也。細思)清涼曰。如海包含。無不具故。則同頓同實之義。亦是此義。下文亦說三乘故。章中前曰華嚴一乘。後曰圓之同教。(如行位差別)非海而何。(會解謂初義具三一少異全收。非也)至相亦曰。會三歸一。故如同也。三即諸教故。如初義已辨。(所攝之乘。既唯一勝方便。能攝之教。豈合有多門。故上云亦即等也)彥和可常共取至相。此義釋章初二門。但不用同。與今有異。(華〔嚴〕笑菴。不以孔目與章初是同。遂與法真碩異)義苑亦指此同章初之義。此有深理。昔可尚也。安更有詞。(義苑曰。若會三歸一屬於同。若稱性融通。法本如是。一屬於別。此與孔目同等)此義祖語稍多。然又易見。不多云也。
  清涼全曰。大海必攝百川。同一醎味。圓必攝四。圓以貫之。亦圓教攝。尚非三四等。有其所通。無其所病。圭山大抄。指全收為一。是別教。(大疏云。初總為一。謂圓教攝於前四。一一同圓。注云。海中百川無非海等。大抄五云。言一一同圓者。謂應難云。既攝前四。何殊小乘。及法相等。故今釋云。圓教攝四之時。一一同圓。尚非終頓。何況初二。故注中舉喻意云。如海中百川。滴滴皆具十德。及百川之味。不同江河。雖千萬里。終無海中之一德)又曰。統收不異曰一。運載含容曰乘。(願抄第六)章門探玄等亦爾圓教或一。餘相盡故。一切三乘。本來悉是一乘法等故。則全收是別。義亦可見。(莊子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亦不難乎)不能廣辨。過吾門者。熟聞之矣。況孔目問答。此之同別。文義如雲。(選西都賦曰。冠蓋如雲。注云。如雲言多也)然二師既但此之三四。且亦逢場作戲耳(清凉曰。若有過不說。是非渾和。豈唯掩傳者之明。實乃壅學人之路。是以法真具錄諸祖微言。秉真立破。義苑才吐。便自成溪。然亦不獲已而為之。豈好辨也)。
  此後二章當時失入卷內。遂不達寶塔之手。因復入之。
  祖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