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仲尼傾蓋。伯牙輟絃。亦藉形聲矣。不面而傳。得旨繫表。意猶吾心。未知有也)非同教得名之因由也。(張家兒豈作李家子。然涉獵之譏。不可逃也)是故存三為一教。泯二為一教。與小圓為四。亦明曰同教一乘即合終頓。與迎福有異。自注云。然亦各自建立不必見疑(清凉與迎福。有異建立也)。
  又曰。約圓融不融。分成二種。即實教頓教並皆不融。為同教一乘。(貞元一之上)善住自注云。此約理事無礙。對事事無礙揀也。問。若一向不融。何異頓實。答曰。若入圓收。理事無礙。必有事之無礙。何以故。由彰其無礙等四門皆別教故(玄文曰。今顯別教一乘。略顯四門。一所依體事。二攝歸真實。三彰其無礙。四周徧含融。釋曰。上之四門。初即法相。二即無相。三即同教。四即別教。若下同諸乘。通四無礙。皆別教分齊。法界三觀。其義一揆。詳之可見。若爾何謂非餘經法界釋。體勢縱橫。不可定準。故祖曰。此經所宗。諸經通體等)。
  評曰。既曰不融為同。非泯二名同。不亦顯然乎。又此同教一乘。是合終頓。義亦明矣(已上躡〔疏〕印定)。
  又曰。若自他相絕。則與眾生心。同一體故。無心外也。不壞能所。故能知也。自解曰。此通終頓二教。但同一體是頓教。兼不壞能所知義。即是終教。若總取雙絕雙存亦圓(教中)同教義也(地經云皆如實知。疏五十八云。審於事實。見理實故。亦非心外見法。亦非無境可知。若自他相絕。則與眾生心同一體故。無心外也。不壞能所。故能知也。又他心是總。餘皆是別。六相圓融。一乘之實知也。抄四十一云。皆如實下。總釋如實知義。有五教意。初通小乘初教。理實通人法二空故。二亦非心外下。通始終二教。唯識之義通二教故。三若自他相絕下。通於終頓兩教。相同一體。即是頓教。兼取不壞。能所知義。即是終教。又總取雙絕雙存亦圓中同教義故。四又他心是總下。六相圓融。唯屬〔同〕教一乘之別教義。釋曰。約教分別。故云有五教意等。若約融通。皆別教也)。
  評曰。既稱總取。合二教也。亦圓教中。□同非離之終頓。乃海具之江水。安得不醎。正同此間之同教一乘也(問。引文可爾。且四中同教。探玄果於共教分出。豈亦圓中同邪。答。太一曰。為成普〔法〕所成。法性論中三處入法界。法華等教。非圓中同。而何故圭山云。若約頓開。但悟至此。便入圓教也)。
  密祖釋能所證義曰。能所無二。大乘終教也。能所俱泯。大乘頓教中證道也(願抄二後)。
  觀祖曰。以能所歷然。證事法界。能所一相。證理法界。及事理無礙相即之門。能所俱泯。證事理無礙形奪無寄門。存亡無礙。全證事理無障礙門。與一全収。證事事無礙門(貞元一之下)。
  評曰。能所存亡無礙。得非總取雙絕雙存圓中同教義乎。是乃同前密祖之終頓也。舉一全収。證事事無礙別教也。此前更不立圓中同。又於終頓之後。別有此門。義可見矣(作此評者。判存亡無礙。是猶入海江水也)。
  密祖釋理事無礙中。至存泯同時。則曰邐迤有此三重。事理無礙之義方足。智者一一審之(揚雄吾子篇云。升東嶽而知眾山之邐迤也。况介丘乎。注云。邐迤猶[(白-日+田)/廾]眇)。
  評曰。即前觀祖能所一相。所證事理無礙相即之門。一重也。(願鈔二釋俱存。現前故云即前等也)能所俱泯。證理事無礙形奪無寄門。二重也。(事理雙奪)存亡無礙。全證事理無障礙門。三重也。(為一事理無礙法界)如次前二祖取之。第三重。乃圓中之同。如日月矣。非合終頓乎。(二祖即清凉。第一重終教。第二重頓教。第三重。乃圓中同也)。
  觀祖釋事理無礙曰。會法性者。以是同教一乘義理分齊故(演義第七云。又十對中。唯會法性。以是同教一乘義分齊故)。
  評曰。此蓋後三教。並揀於權。總是一乘。開之為同別。(貞元曰。實教大乘亦名一乘。即後三教合名為實。就實教中。約圓融不融。分成二種。即實教頓教。並皆不融。為同教一乘。唯第五教圓融具德。名別教一乘)此事理無礙。是同教一乘之義理分齊故。(圭山云。已當大乘同教之趣致)故一一會前終頓能揀權三之義也。(清凉云。三乘一乘別。今但會一乘等)以同教一乘是該取頓實故也(太一曰。此中所明如來藏佛性。雖約諸義。差別不同。皆是同教一乘義也。何以故。為成普法故。普法所成故)。
  密祖又曰。具此十門。方名理事無礙。又曰。當同教大乘之極致。後觀別教等(觀註)。
  評曰。即前清涼存亡無礙全證之事理無礙門。此大乘亦名一乘。故理義正齊。不必疑也。後觀別教。此觀同教。何疑之有。次前即言。是同教一乘之義理分齊。可為良證(貞元一之上曰。實教大乘。亦名一乘)。
  觀祖又曰。實教大乘。亦名一乘。謂會三歸一。唯有一乘法故。即後三教合為一實。即今性相二宗。有多差別。略列十條。此能揀十義。亦即此經中同教之義。密祖亦曰。即華嚴同教義(演義六曰。此經同經者。三摩娑釋。依主得名。補盧沙聲。屬聲受稱。此經之同教也。大抄四云。即華嚴中同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