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之地。悉隨所見之佛而為差等。此土行人。縱能伏惑發悟。而未證無生。甯逃後有。不依佛力。功行難圓。必待回向樂邦。親承授記。淨諸餘習。成滿願王。斯為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其或粗窺向上。未盡疑情。尤須專一持名。翹勤發願。如子憶母。畢命為期。加以教觀熏修。助發勝智。感應道交。功無虗棄。斯則全憑一念便攝諸門。所貴絕利一原。切忌回頭轉腦。
  又問。子欲闡念佛法門。何不以淨土諸經為導。而力主華嚴。據果論因。恐難合轍。
  答。子不讀無量壽經乎。經中敘分。首述普賢行願。勸進行人。三輩往生。俱云發菩提心。終之以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縱修功德。還墮胎生。然則誠欲坐寶蓮華。登不退地。必也依文殊智。建普賢願。回向往生。今此華嚴。正當其教。至觀經上品上生者。必誦讀大乘方等經典。言大乘方等。則又莫若華嚴最尊第一。因果無差。有何紆曲。
  又問。華嚴法界。密義重重。以無量修多羅而為眷屬。云何唯一念佛門而能普攝。
  答。誠如所說。教指宏深。但入道初心。自有方便。入此一門。乃能徧徹無邊法界。是故善財童子于普賢一毛孔中。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盡未來劫。念念周徧無邊剎海。此念佛人亦復如是。以一念本無量故。且杜順法界觀。特設三門。一真空門。簡妄情以顯理。即前念佛法身是。二理事無礙門。融理事以顯用。即前念佛功德是。三周徧含容門。攝事事以顯元。即前念佛名字是。又清涼疏分四法界。一心念佛。不雜餘業。即入事法界。心佛雙泯。一真獨脫。即入理法界。即心即佛。大用齊彰。即入理事無礙法界。非佛非心。神妙不測。即入事事無礙法界。是知一念佛門。無法不攝。故此經以毗盧為導。以極樂為歸。既覲彌陀。不離華藏。家珍具足。力用無邊。不入此門。終非究竟。
  又問。方山論謂他方淨土。是權非實。準今所論。如何會通。
  答。教分四土。一常寂光土。果佛所居。二實報土。法身大士所居。三有餘土。二乘所居。四同居土。凡聖交參。或穢或淨。此土行人。以專念力。修諸功德。回向西方。惑業未斷。生同居土。欣厭既切。粗漏漸除。聞法增進。生有餘土。若修圓教為因。深達實相。以普賢行願。回向往生。便感得實報土。親承佛記。分證寂光。是故。住權乘者。一切皆權。如法華化城。不外自心故。明實相者。一切皆實。如此經極樂。全具華藏故。方山著論時。行願末卷未至此方。故于淨土一門。輒生分別。却與經文互相乖刺。須知從真起幻。即幻全真。生滅俱離。自他不二。一念圓融。普周法界。方為一乘中道了義。且方山喫緊提唱。唯在十住初心即成正覺。然依教詮判。正大不易。何則圓信位中。見思惑盡。并斷塵沙。進入圓住。豁破無明。證無生忍。位齊別教初地。若依自力。譬彼羣氓。驟希寶位。即謂本來是佛。不落階梯。亦賴善巧方便。始能尅證。何如行願末卷中說以深信心。持誦十大願王。一剎那中。往生極樂。住不退轉。從凡夫地。創發信心。橫超直入。至圓至頓。無比無倫。幸遇完經。因緣非淺。衣珠故在。客作徒勞。奉勸高流。同心信受。
  又問。隋僧靈幹作華藏觀。臨終見大水彌滿。華如車輪而坐其上。但得直趣華藏。何須更覲彌陀。
  答。華藏世界。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有十不可說微塵數世界種安住。一一世界種。復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西方極樂亦在其中。首楞嚴云。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今靈幹所生。其為極樂淨土邪。其為餘方淨土邪。俱未可知。然則但覲彌陀。即是直趣華藏。前有善財。後有龍樹。如斯軌轍。千聖同行。不遵佛勅。自困多岐。是則名為可憐憫者。更以近事徵之。宋明州草庵道因修圓頓教觀。晚主延慶。乾道三年四月十七日。別徒眾曰。華嚴世界。洞徹湛明。甚適我懷。今將行矣。乃令舉所述彌陀讚曰。無邊剎海海涵空。海空全是蓮華宮。蓮宮周徧徧空海。空海獨露彌陀容。阿彌陀佛不生滅。難覓難拈水中月。絕非離句如是身。如是感通如是說。我與彌陀本不二。妄覺潛生忽成異。從今掃盡空有塵。父子天然兩相值。誓修三福勤六念。身口意業無瑕玷。我今以此念彌陀。不見彌陀終不猒。讚畢。隨眾唱佛數百。諷觀經至上品上生即斂念坐脫。極樂華嚴。是同是別。諸有智人。急須著眼。
  是論作于乾隆四十八年冬十二月。既成。汪子大紳評之曰。此淨土正因。華嚴正信也。又曰。五念一念。一念無念。其明年春。過丹徒。王子禹卿見而賞之。為之敘。大紳頗歎為奇特。尋奉 先尚書公諱。既葬。屏居僧舍。展讀大經。與方外友性宗唯然相質證。輒于此論時有損益。其後數年。自錢塘歸。重閉關文星閣中。修念佛三昧。長夏寥寂。復出前稾點勘再周。錄成此本。于賢首方山外。不妨別出手眼。設遇雲栖老人。定當相視而笑也。
  時乾隆五十六年六月晦際清記

  華嚴念佛三昧論(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