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執自然(會彼所說自然為本)。
  △三會天命三初舉因。
  復有前生少時修善老而造惡或少惡老善。
  △二辨果。
  故今世少小富貴而樂老大貧賤而苦或少貧苦老富貴等。
  △三結會異執。
  故外學唯執否泰由於時運(會彼所說皆由天命)。
  言否泰者即周易二卦名乾上坤下曰否坤上乾下曰泰泰者通也天地交接萬物通生否者塞也天地不交陰陽閉塞也故人之時運窮通象彼二卦故曰否泰言由於時命者世俗謂達與不達是命遇與不遇是時如此術數推占能知人之休咎云某年當有灾某年當有喜故曰陰陽注定禍福莫逃而不知是宿業所致如前所說時定報不定等四句所明或能追悔曩愆尚可迴轉故世有積功累德能延年却禍者此由不定業可轉重令輕轉輕令不受也孰謂否泰由天命而不可損益乎而外學者尚曰天也是不違哉觀尚書說紂辛聞祖伊告西伯將舉兵乃曰我生不有命在天項羽陰陵失路乃曰天亡我矣而書史未嘗是其說則知天命不足恃也何不早悟而修德耶噫。
  △次舉內收外三初會同所變二初別二本二初推氣本。
  然所稟之氣展轉推本即混一之元氣也。
  △二推心本。
  所起之心展轉窮源即真一之靈心也。
  於中先推氣本此所稟氣即前所會以氣為本言展轉推本者謂此血氣之身本乎父母陰陽之氣所成父復從祖祖從曾祖迤邐推至最初天地未分則自混元一氣也此順世俗且作是說以收前稟氣之義下當會之令同內教言所起之心下推心本即前心則頓具四蘊漸成諸識此推心本外教所無周易但云游魂為變而不備明游魂之相復何為本言展轉窮源即一真靈心者謂此心本從前世善惡業招業又從惑惑從執起執由三細三細由不覺不覺由迷真所迷之真即靈心也故云爾耳非佛教了義安能臻此。
  △二會氣歸心。
  究實言之心外的無別法元氣亦從心之所變屬前轉識所現之境是阿賴耶相分所攝從初一念業相分為心境之二。
  前約身心別分似各有本此以身心相望則身又從心所變心外無法則知元氣亦自心生然外教乍聞此說定生驚駭然此尚約妄識猶能如是況真心乎大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言屬前轉識所現之境者即九相中第三相也是阿賴耶相攝者即以轉識見分為能現故此相分為所現也言從初一念云云者由根本無明熏真如真妄和合成俱合動相即賴耶證自證分從此漸成枝末無明最初心動名為業相即自證分依此業相轉成能見故名轉相即是見分依能見心境界妄現名為現識即屬相分前云元氣即此相分現相攝也。
  △二辨心境始末二初就心明。
  心既從細至麤展轉妄計乃至造業(如前敘列)。
  前文承上會稟氣來所以從末逆推至本此文躡前從本順推至末者欲結成身相故言乃至造業者即前九相中第八不取第九業繫苦相以第九相即是身故。
  △二就境明。
  境亦從微至著展轉變起乃至天地。
  (△註二初會外教說)。
  (即彼始自大易五重運轉乃至太極太極生兩儀)。
  (△後揀濫二初約能變收彼道二初明一分義同)。
  (彼說自然大道如此說真性)。
  (△後正揀)。
  (其實但是一念能變見分)。
  (△後約所變收彼元氣二初明分同)。
  (彼云元氣如此一念初動)。
  (△後正揀)。
  (其實但是境界之相)。
  言從微至著者三細相分曰微以未離本識故乃至天地者由二執展轉熏習不了唯識所變一向執為外物是麤著也著謂顯著(注中會通外教之說言即彼始自太易乃至兩儀者即指前從微至著同五運也言五重運轉者即周易鈎命訣云一曰太易二曰太初三曰太始四曰太素五曰太極如前已釋太極生兩儀即前乃至天地是也彼說自然下揀濫因前會外教之說恐人便謂孔老所說大道元氣應與此中法性義同恐成相濫故須揀之謂老氏云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又云視之不見曰微搏之不得曰夷聽之不聞曰希又云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等似佛教中說真如法性之義其實下正揀能變見分雖是內教然是妄識異於真心問何以得知是能變見分耶答此識初轉未有所緣是獨立而不改義有能見用是彼其中有精從此展轉方有境界是為天下母義故知是也然約一分義同未必全是且勿認著蓋離識外無別萬法縱說大道豈離識耶彼云下前約能變收彼大道此約所變收彼元氣彼說元氣在物之先似黎耶識初動之義其實下揀如前已明亦以離識無別氣故雖是揀濫亦兼收之)。
  (△三合內外成身)。
  業既成熟即從父母稟受二氣氣與業識和合成就人身。
  以業為內業屬心故以氣為外氣成身故識如弄獅子人父母二氣如獅子皮氣與業識和合如人在皮中成就人身如獅子跳躍似有作用故人出則獅子不能運動識去則形骸之身死矣又攝論云譬如幻化人復作幻化人如初幻化人是則名為業幻化人所作是名為業果此論六句初二句舉喻後四句法合且喻意者如昔壺公善幻術一日於鄽肆困臥有一婦人自壺中出婦亦懸壺行立良久見壺公困臥不覺於自壺中化出肴酒及一男子與共勸飲少時壺公將覺婦以肴酒及幻男子內自壺中既而婦人亦入壺公之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