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惑何得更受分段之身耶。
  八地下以於俱生中六七識惑七地已來寄有現行八地已去永伏不起又如未那煩惱寄至七地八地以去唯有所知等故引為問前說分段至金剛位故須問釋。
  【科】答若是凡夫即以現惑潤業受生聖人不爾但留惑種用以受生。
  可知。
  【科】故雜集論云一切聖人皆以隨眠力故結生相續又梁攝論云異凡夫故永伏上心異二乘故留彼種子。
  隨眠即是種子故九煩惱中一隨眠貪二隨眠瞋三隨眠癡第四貪瞋癡等分極重上心惑方是現行也又稠林中十三有二煩惱謂隨眠煩惱上心煩惱故指隨眠為種子也。
  【科】解云聖人受生非現潤彼復留種子如何不受分段身耶若言八地已上以智障為緣受變易者所留惑種即便無用何不於此第八地初永害一切煩惱種耶彼既不爾此云何然。
  聖人下釋成當受分段若言下奪其惑種無用而不斷也彼既下反質而結成本義。
  【科】若約迴向菩提聲聞已斷煩惱者彼即可以所知障受變易身通諸位也。
  已斷煩惱者既無惑障許受變易也三乘中迴心即入十信故通諸位也。
  【科】問若爾何故聖教說八地以上唯所知障為依止故受變易身。
  即下第四仁王中義也。
  【科】答此等為欲寄對二乘顯其優劣故經作此說。
  經作此說為寄對顯優劣耳非實受此身也。
  【科】然此寄對依諸聖教約位不同略辨十門。
  【科】一說羅漢即同於佛更不分位如律中說佛度五人已即云通佛有六羅漢出於世間文同座等當知此約小乘教說。
  出於世間者位當出世間也。
  【科】二亦於佛地分出羅漢如對法論說得菩提時頓斷煩惱障及所知障頓成羅漢及如來故此中雖約煩惱盡邊名阿羅漢而亦為生諸聲聞中心勝欲樂故寄於佛果以分大小也。
  寄斷二障已分大小也而言雖者亦止言斷惑障成阿羅漢而不說彼亦斷智障是亦為生彼心中勝欲樂也。
  【科】三第十地名阿羅漢佛地超過故非彼也如涅槃中說四依云阿羅漢者住第十地此寄因異果以分大小此上二門約始教中迴二乘教說。
  文亦可見此上等者對二乘說故知是迴心教也。
  【科】四七地以還寄同羅漢八地以去寄菩薩位如仁王經云遠行菩薩伏三界習因果業滅住後身中住第七地阿羅漢位此寄因中自在未自在位以分大小也此約始教直進中說此中既寄聲聞至七地故煩惱障及分段身俱至此位八地以去寄此菩薩行位勝前是故唯有彼所知及變易身。
  遠行即七地伏三界習等以此地已還寄滅三界色心煩惱及彼果報又七地已去寄菩薩位細於二乘寄滅色心習氣又俱生第七識惑七地已來寄有現行又末那煩惱寄至七地八地寄滅色心二習無明又八地俱生內六七識惑永伏不起又以六識煩惱寄至四地末那煩惱寄至七地八地已去唯有所知障二障二身以顯二位不同故在直進中也。
  【科】五初二三地寄同世間以得世間四禪等故四地寄是須陀洹等以得道品故此初出世故五地寄此聲聞羅漢以得四諦法故六地寄辟支佛以得十二緣生法故七地以去寄是菩薩以得無生法忍故此如本業經說上來唯約三乘教說以未分出一乘法故。
  前三地修四禪八定寄同世間即人天也四地寄須般洹等三果即出世間也五地已下寄出出世間五地修四諦六地修十二緣生觀七地已去寄菩薩以同得無生忍故通以十地寄三乘說前六寄同凡小後四通寄大乘未分出一乘者融一同大故也。
  【科】六世間二乘同前至六地第七地寄三乘菩薩以未自在故八地以去寄一乘法以得自在故如梁攝論等說此約一乘三乘等分相而說。
  於菩薩位中為顯自在及未自在二位別故。
  【科】七於初地之中已過世間及二乘故如地論等說此約三乘中比證分齊說。
  此約地前比觀登地現證分齊不同故初地過凡小也。
  【科】八地前三賢位已過二乘地如起信論說又如仁王經說習種性中有十種心已超過二乘一切善地此約終教退不退說。
  起信論信成就發心十解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故知超過仁王經行位中已引。
  【科】九信滿心後即過一切小乘三乘等如賢首品說此約一乘說。
  信滿發心即得成佛等。
  【科】十初在凡夫地創發心時即過二乘如智論說羅漢比丘知沙彌發心推在前等此通一乘及三乘說。
  即智論說阿羅漢將沙彌行令持衣鉢道中沙彌思惟當以何乘得入涅槃即發大心師知其念即取衣鉢自將令沙彌前行沙彌思惟佛道甚難且以小乘早入涅槃師復將衣鉢令沙彌後行如是至乎三沙彌問師師具答曰汝發大心吾修小行故令汝前汝今退菩提心汝是凡夫不合居吾前沙彌聞已警悟即住大乘。
  【科】由有如是寄對法門故諸說前後准此而知。
  【科】若依終教地前留惑受分段身於初地中永斷一切煩惱使種亦不分彼分別俱生於所知障中亦斷一分麤品正使是故地上受變易身至金剛位餘義如下斷惑中說。
  地前留惑等並如斷惑中具釋。
  【科】問若於地上不留煩惱云何大悲同事攝生。
  惑障潤生地上既不留惑云何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