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識海常住。藏即賴耶識。此明守權拒實訶為惡慧。又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如海浪生常生不斷。起信論云。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其文非一也。
  【科】問真如既言常法。云何得說隨薰起滅。既許起滅。如何復說為凝然常。
  唯識論釋真如云。真謂真實揀非虗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前說常法。云何起滅。又若起滅。何謂凝然常耶。動靜相違故須問釋。
  【科】答既言真如常固。非如言所謂常也。何者聖說真如為凝然者。此是隨緣作諸法。時不失自體。故說為常。是則不異無常之常。名不思議常。非謂不作諸法。如情所謂之凝然也。
  經論說真如常。非彼世間如言所對之常。何者徵聖教所說真如為凝然者。是隨緣作生滅。時不失自性。如水作波時不失濕性。故說為常。由不變故始能隨緣。由隨緣故方能不變。何者若變自體將何隨緣如無濕性。將何隨緣如無濕性。將何隨風而成波浪。即由此義說真如隨緣。若不隨緣。體即不變。緣中既無。何成不變。
  【科】故勝鬘中云不染而染者。明隨緣作諸法也。染而不染者明隨緣時不失自性。由初義故俗諦得成由後義。故真諦復立如是。真俗但有二義。無有二體。相融無礙。離諸情執。是故論云智障極盲闇謂真俗別執。此之謂也。
  不染下上即不變隨緣。下即隨緣不變。由隨緣故俗諦得成。由不變故真諦復立。然此二義竟無二體但是一法。故說相融。未破所知。別執真俗是盲闇也。
  【科】此真如二義同前始教中約法相差別門。故但說一分凝然義也。此終教中約體相鎔融門。故說二分不二之義。此義廣如起信義記中說。
  同字當作內字。此真如隨緣不變二義內前始教就法相差別門。但說不變一分之義。此終教深細。故就體之與相鎔通二分無二之義。起信義記即古疏也。
  【科】又如十地經云三界虗妄。唯一心作。攝論等約始教義釋為賴耶識等也。十地論約終教釋為第一義真心也。又如達摩經頌攝論等釋曰此界等者。界謂因義即種子識。如是等實性論約終教釋云此性者即如來藏性。依此有諸趣等者如勝鬘經說。依如來藏有生死。依如來藏有涅槃等。乃至廣說。
  十地經下經通也。攝論下清涼云。二異熟賴耶名為一心。揀無外境故說一心。此約始教義。十地論下論異也。清涼云。三如來藏性清淨一心。理無二體故說一心。此約終教義。前說由熏習力變現三界依正等報。後說舉體隨緣成辨之事。探玄大疏經文廣說十門以顯一心。恐繁不錄。又如下演義云。此通指大乘經為對法經耳。經頌云。無始時來界為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攝論下等取瑜伽雜集。彼論釋云。無始者初際無故。界者因義即種子也。是識因種謂一切法。此唯雜染非是清淨。彼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任持故。非因性義。所依能依性各異故。第三論云此中聞熏習為是阿賴耶識自性等。論答云。此聞熏習隨在一種所依轉處寄在異熟識中。與彼和合俱轉。猶如水乳。然非阿賴耶自性。是彼賴耶對治無分別智種子性故。明知賴耶但是生滅非真性成故云界是因義等實性下即法性宗論第四論云。無始時來性。作諸法依止。依性有諸道。及證涅槃果。無始時來性者如經說言。諸佛如來依如來藏說諸眾生無始本際不可得知故。所言性者如聖者勝鬘經言。世尊如來說諸如來藏者是法界藏。出世間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法身藏自性清淨如來藏故。作諸法依止者如勝鬘云。是故如來藏是依是持是住持是建立等。論云依性有諸道者。經云。世尊。生死者依如來藏。世尊。有如來藏故說生死是名善說[占*ㄆ]及證涅槃果者。經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證涅槃。故云界者性義等。
  【科】是故當知二門別也。
  二門別者始終二門也。
  【科】若依頓教即一切法唯一真心差別相盡離言絕慮不可說也。
  即二祖攝相歸性以顯一心。以八識皆無自體。唯是如來藏平等顯現餘相皆盡。故云一切等也。不可說者論云。一切虗妄如石女兒。用炎水浴。被龜毛衣。著兔角屣。戴空華冠。入乾闥婆城共幻化女戲義。言但起心見法並皆非有。如上所諭。當知聖教所現道理。諸法非有唯一真如。無我實性以為究竟。此是三乘義。故云離言不可說等。
  【科】如維摩經中三十二菩薩所說不二法門者。即是前終教中染淨鎔融無二之義。淨名所顯離言不二是此門也。
  二教不同真如章等累作此判。分教處引此亦證成。
  【科】以其一切染淨相盡無有二法可以融會。故不可說為不二也。
  不可說者以無二法可以指訴說二不二也。
  【科】若依圓教。即約性海圓明法界緣起無礙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主伴圓融。故說十心以顯無盡。
  即二祖後之三門所顯唯心之義。十心用顯無盡。
  【科】如離世間品及第九地說。又唯一法界性起心亦具十德。如性起品說。此等據別教言。
  離世間及九地所出一廣心二深心三勝心四淨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