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等經耶二既不然故決定斷云是故當知三宗各別隨其根品為說諸經不可雷同執其圓音教本耳。
  二者大乘至異於二乘故也。
  釋曰此中云三乘者則是菩薩緣覺聲聞也融一乘同大乘者良以約開顯故菩薩所行不乖一實故得融耳合愚法同小乘者方便門開皆同所引故合三乘言教理可知者據開顯說約教則廢三立一三教虗設故約理則開三顯一言有三理覆於一極開無三理一極自彰故故結云此約一乘辨二則大乘中自有三乘者如上權教大乘三乘為顯了故三者小乘自有聲聞緣覺者愚法三乘此中佛法但慈悲等者謂三阿僧祇劫修有漏四波羅密以無常狼伏貪愛羊令煩惱脂消功德身肥直至菩提成真佛故故異二乘。
  四者或為至准上可知。
  釋曰初則臨門三乘并露地一乘為四則合聲聞歸廻心耳二則上至一乘下該凡小則如來初成道時為提謂長者等談人天乘次方說小故此總開矣三則將彼人天對其深密漸深顯了三乘故亦為四。
  五者或為至准釋可知。
  釋曰初則實與權小謂法華深密并其鹿苑為五二則眾聖凡愚謂深密與提謂等為五三則老比丘佛與愚法聲聞緣覺欲天及梵世為五以權乘說無色界天無體故此乃初實二權三小竝談五乘故也。
  六者或無量乘謂一切法門也。
  釋曰華香雲樹即法界法門剎土眾生本十身之正體若覩斯法悉悟心喜故為無量。
  故此經云至上來分乘竟。
  釋曰引文結證驗知前來所說非無稽據然上諸乘從一資多遞互映帶窮本究末義備諸宗方彰緣起之奧以成同教該攝之旨歟。
  二融鎔本末至三乘教等也。
  釋曰一乘為本三乘為末諸乘者從一至于無量會融無二者謂彼此該收同一緣起無障礙法界耳二門者初則開權顯實二則隱實施權雖成二門而體融會次文示之。
  初則不壞權至體無二也。
  釋曰義相異故能三能一理貫通故三一互即故云一三融攝體無二也。
  問若爾二門至有權實耶。
  釋曰由相即故乃成一致權實焉分故成斯問。
  答義門異故至終恒無盡。
  釋曰義門異故者定其義宗不乖權實理遍通故者出其由致無違融攝何者下徵而釋之終歸一實本法皎然矣。
  由此融鎔至准思可解。
  釋曰初句直顯逈異諸宗故第二施權覆於一實故第三權實混融該攝差別故第四義極因圓果超言念故實乃法本圓通觸事皆道故云隨於一門等。
  餘釋乘名體至建立一乘竟。
  釋曰指餘結示釋乘明體見于上文疏中耳。

  華嚴一乘分齊章義苑疏卷第一
  華嚴一乘分齊章義苑疏卷第二

    霅溪普靜沙門 道亭 述
  第二教義攝益至先示相後開合。
  釋曰牒章分科機教雙彰也謂教義為能被之法攝益為所被之機所以爾者向明一乘是此能被且法不浪施為機斯闡故此攝益合而辨之然示相開合無殊分相該收耳。
  初中有三義至當別教一乘。
  釋曰海印定中演無盡音聲為教一多具德為義七寶大車其數無量非適一也故曰此當別教一乘。
  二者如臨門至及瑜伽等說。
  釋曰教義者謂三車虗設為教謂子競馳隨宜獲益為義仍教義無分者若望一乘無實果證義不異教方便引攝故屬于三乘權漸如餘等者深密般若諸經唯識顯揚諸論。
  三者以臨門至如法華經說。
  釋曰攝末歸本也所以約教則廢三立一三教虗設既為虗設則實義全無但為一乘之先容故云以臨門三車為開方便教然後於界外四衢道中別授大白牛車七寶莊嚴具眾德量顯一乘中正之道斯為實義破會諸乘故當同教。
  二開合者有二至為彼所目故也。
  釋曰界內通示為教同出為義三乘自宗作如是說若仍三乘假設一實方真縱義亦教故云唯教非義直明一實方便無無非唯無義教亦不成故曰俱非教義雖非教義不壞假名故為彼所目也。
  一乘三句者至無盡教義故。
  釋曰以別教中教之與義不分能所之殊但十十法門主伴無盡故一字法門海墨書而不盡此唯自別教或唯義非教者良以別教望同教亦成義葢不談海印炳現故不盡知教體故或俱非教義隱實彰權約三乘教如文自釋。
  後總者或教義至差別說矣。
  釋曰或教義俱教者以彼三乘引攝出界無有實體但為一乘方便之教故義亦成教或教義俱義者以其一乘之教稱實所流究竟攝益故望三乘此亦成義應合更云或俱非教義約三乘望別教一乘說今所闕者竊恐脫故若不爾者何以次文牒云或具三句約同教說應難云上既言別教何以今具卻成同教耶答上是以三乘望別教非是直顯別教耳或可便將同教當其一句足上成三亦有理在。
  明攝益分應者至如瑜伽等辨。
  釋曰或唯攝界內機等者謂於三界內談顯了三乘通被三根同出三界各隨所得為真涅槃則止息化城權居受用據彼自宗即以為究竟矣。
  二或攝界至如法華經說。
  釋曰令得出出世益者且三乘權教令斷三界結縛是一出世今此實教令除微細結使云出出世斯乃先以三乘化後令入真實則會三乘歸一乘故屬同教攝此是三乘同教故次云亦名迴三入一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