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31-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华严宗-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义苑疏-宋-道亭-第29页

至準彼知之。
  釋曰了苦之無苦故曰洞達空無是苦義今此障義亦準彼知者則彼而曉此達惑障之本空耳。
  若依終教至能斷所知障。
  釋曰此教所斷須達惑體之本空知真性之本有方諸二乘唯存忻猒三昧屆懷未曉妄源故但能忻伏斯乃以實奪權作如是說。
  故彌勒所問經至亦如上說。
  釋曰原其迷真執妄二相普周若彼二乘希心既寡焉斷妄情何以故能所不相應故清涼云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即止既不如斯但能折伏而矣。
  問此說何故至愚法故不同也。
  釋曰初問二答問中初教二乘有斷此教但伏伏斷不同故須成問答中初權二實權中言以上就下者謂寄對引攝故說煩惱障與二乘同佛地而斷也又以下同上者謂令具勝進許悟大途故說所知分有所斷也今此就實等者究彼造心未能契實既不悟心焉能盡妄故但折伏又亦下從容之說亦自不同。
  其菩薩人至究竟清淨。
  釋曰此教行人知真達妄無斷而斷無斷故惑性即智性而斷故不礙迷真體惑既然故不分俱生及與分別之麤細也何以故不同法相見有實惑可分割故但有下克示惑相唯有此二正使者二障現行兼所依無明習氣者唯無明故地前伏使現者伏即是斷謂留伏煩惱除斷所知若但有伏何名為聖初地斷使種者自在攝化不復更留是故地上但除微細無明習氣至於佛地違離微細念故得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如此除斷亦不同他宗歷破四十二品之殊也。
  然彼地前三賢至所知障等故。
  釋曰此三賢菩薩一者超權二者越小若乃三觀澄明真俗不二即是超權故留惑種偏斷所知即越小聖故曰不墮等文中但有越小義含超權何以故達法之異故。
  是故梁攝論至皆此義也。
  釋曰引茲一經二論雖皆證地前亦有增勝且攝論證異小仁王證留惑起信明證入增勝經論雖爾其實舉一兼餘也。
  以此菩薩至正使俱盡。
  釋曰以此菩薩唯怖智障者此障障其菩提是彼菩薩所求之果是故畏之修唯識真如等觀者能治之智也所言唯識者謂觀名義自性差別等相真如觀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以斯二觀治彼所知則惑散空明唯一真際然於下故留資行初地下雙除二障不分見修者地上已去但除習氣故無可分也。
  故彌勒所問至此文為證。
  釋曰初引小例大問以不同二答以證真觀機益物由是煩惱障真有違同體大悲利益眾生故見道中一切俱斷。
  其末那煩惱至後除殘習。
  釋曰初地斷麤者使種也後除殘習者地上已去但斷餘殘習氣也。
  故無性攝論至更不云斷也。
  釋曰意顯初現觀時已斷七識使種自後但除殘習故有轉言也。
  若云此是入至何名轉淨。
  釋曰牒難返質斷義極成也。
  若依始教容如彼說。
  釋曰約權縱難何以故權教七識佛地方斷故。
  是故當知至但除習氣。
  釋曰約實奪破不容初地更說暫伏決知是斷後除殘習耳。
  故寶性論至習氣障故。
  釋曰論明三類皆先標過次約人指惑第主一類證成上文地上習氣也。
  解云論釋至無間生習氣。
  釋曰位彌高惑彌薄故云地上名摩訶薩故知但有習氣障也言習氣者謂無明熏習氣分也。
  問云何地上至彼失此中無也。
  釋曰初問二答問約惑盡類小答據二障雙除如始下舉小聖之頓超況薩埵之殊勝言猶尚不得彼一來果者謂直登無學故不證一來也。
  又此教中至十地論說。
  釋曰知起惑滅非初非中後者謂無斷故相緣性而本融而斷故惑迷真而要除云何下徵喻惑空如太虗之本淨也。
  又此教中至宜應知之。
  釋曰迷真妄念生則真隨妄轉是故煩惱等法皆是真如隨緣如起信說者彼文盛談熏習隨緣之義也又經云一切法即如如等者即光明淨名等經故光明云唯如如獨存淨名云凡夫如草本如至於彌勒亦如也法既皆如煩惱亦爾故煩惱即菩提結業即解脫是故下結揀權實以語學者。
  第二明寄惑至一十八門。
  釋曰此章大意但是寄惑之麤細顯位之淺深偏收經論差別之談與前約人實斷之全異也學者須知不可強執翻成矛盾此義他宗未之有也。
  一寄二障至論亦同此說。
  釋曰初標章謂分下顯義故梁攝論下據文此門之意但寄斷煩惱障顯地前為比觀所知障顯地上證觀言惑智二障者即煩惱所知也據文可解。
  二寄皮等至斷心煩惱。
  釋曰初標法喻二引文釋成謂寄法喻三惑以顯三祇三位之淺深謂初僧祇從三賢至初地麤故如皮二僧祇從二地至八地細故如肉三僧祇從八地至地盡至細故如心皆言煩惱者約通相喧動故也。
  三以此三惑至出心除心等。
  釋曰每地三心難見優劣故寄此三煩惱以顯之如梁攝下據文言三十三僧祇者後開等覺共十一地每地三心故成三十三也。
  四以二障至地上及佛地。
  釋曰標章據文示位可知。
  五以染心至是賴耶識。
  釋曰初標義二據文三解釋言染心麤細者六七八識之別寄於三位者地前地上金剛後心以顯三身者化報法之三身謂地前約事識第六識盡得現化身三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