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有示而無方者。表於般若。加行有修。正證無二。普賢無方。亦無示者。表真法界德普周故。有人唯取隨順一義。非前諸釋。以正明義出此方故。寧知西域南非明等。況通方教言有多含。貴在虗求。何必執定。
▲四趣求有異者。略有三別。最初文殊自往福城。根尚微故。未發心故。大悲深故。二德雲下善財往求。根漸勝故。已發心故。彰重法故。三者普賢知識不就善財不往。法界位滿無來去故。
▲五見處差別者。三賢未證。散在諸處。地上證真。生在佛家。多居佛會。地後起用。亦散隨緣。普賢因圓。必尅滿果。還居佛所。
▲六遣不遣者。初之文殊若約事說。前無友故。若約表者。表信內熏託理而起。前更無遣。見後文殊般若照極。自見普賢一真法界。故亦無遣。中間諸友。顯大緣起。萬行相資方得圓滿。故皆教遣。教遣之義。下當廣明。
▲七歎不歎者。初文殊中未發心前所以不歎。教發心已。方乃歎之。後二不歎。表位滿故。離心相故。中間諸友皆應有歎。其不歎者。略有二緣。一正在定。如海幢等。二行逆化。如勝熱等。歎違逆化。亦誡初心。莫取詭異為真道故。過此二緣。餘無者略。
▲八推不推者。諸友皆悉謙己知一。推勝知多。初一後三闕斯二事。為顯人尊德已備故。而有遣者。令其增修無厭足故。亦表所主法門異故。不推佛者。顯於果海離修相故。又佛屬本會。普賢讚德。義當推故。
▲九結不結者。唯有普賢。結通十方。塵剎成益。彰位已滿。法界理周。餘皆反此。
▲十去不去者。末後二位無有辭去。文殊無身。彰離相故。普賢位極。周法界故。餘皆辭去。學無常師勝進故。
○次正釋文。文分四別。第一四部雲奔。第二三業調化。第三上根隨逐。第四大聖重教。
△今初分二。先總明。後有優婆塞下。別顯四眾。即為四別。二眾中文皆有三。初標主屬。次所謂下列別名。後如是等下結威儀住。今初。第一優婆塞者。此云近事男。親近比丘而承事故。二優婆夷。此云近事女。近比丘尼而承事故。此二並由受五戒故。立近事名。三童男。四童。其間別名各有本緣。可以思准。皆五百者。五位證入。通四眾故。共成二千普賢行故。
△第二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知福城下。三業調化。於中二。先身意調機。二當根授法。前中亦二。先總調大眾。後別觀善財。今初。身示威光。意流慈智。為說方便。是故經云起說法心。二復於是時下。別觀善財。知其不群。特迴聖眷。善財會名因此而立。雖有五百。非偏為故。於中分二。一標以徵起。二知此童子下。別觀因緣。於中亦二。一觀外緣。二觀內因。前中復二。先別明。後以此事下。總結。財多屬依。善通依正。生而財現。是其善相。稱曰善財。小聖尊空。生而空室。大士貴德。生多法財。二又知此童子下。觀其內因。據此觀因。亦非聊爾。但未入位。福智所資。亦似布衣。深蘊德行。又此稱善。對上為財。又解心順理曰善。積德無盡曰財。文有十句。初二宿因。信解已去。通其過現。舊經末句云。迴向菩提無有障[得-彳]。今經略無。第二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如是觀察下。當根授法。於中三。一結前生後。法有所付。所以熈怡。令自寶持。故須安慰。二廣為下。正授法門。初總。所謂下別。別有十句。初一因法。謂積集萬行。次八果法。後一通因通果通理通事。三爾時文殊師利為善財下。結說勸進中。結前所說。普及無偏。指前因法。勸令修進。令發大心。求前佛果。令憶宿善。使不自輕。餘非此機。隨宜更演。
△第三爾時善財下。上根隨逐。同飡妙旨。獨頴聚流。重法隨師。說偈求度。文中二。先序說因。二正陳偈頌。
今初。已發心故。此菩提心。為當何位。善財童子。為聖為凡。古有多釋。一云即地上菩薩。言發心者。證發心也。一云此是地前實報凡夫。但有宿善。信根現熟。有云古不足依。自引安住地神文云。此人已生法王種中。斯文可定。自為二解。一謂智契法性。生在佛家。名法王種。即已入地。二謂據多聞熏習勝解真性成就佛種。名生法王種中。即三賢內種性菩薩。然此師解。依於前義。不異初師。依於後義。未殊次解。何足異焉。又法王種證為定者。慈氏經文復云何通。彼云。餘諸菩薩經無量劫。今比童子。一生之中淨菩薩行。又見普賢等於諸佛成於智度。復是何位。無執一文自相鉾楯。賢首釋云。應是善趣信行中人。依圓教宗。有其三位。一見聞位。即是善財。次前生身。見聞如是普賢法故。成解脫分善根。如前歎德中辨。二是解行位。頓修如此五位行法。即如善財此生所成至普賢位。是也。三證入位。即因位窮終。沒同果海。善財來生是此位也。若爾定是何位。謂在信是信位。在住是住位。一身歷五位。隨在即彼収。以遍一切故。如普賢位。此之一解。甚順經宗。意云。下寄五位。即是所證。更有一理。歷位而修。得見普賢。一時頓具。地獄天子。尚一生內。三重頓圓。何以善財尅定初地。寧可知推。凡聖難測。二正陳偈詞。昔是五言。今是七字。舊經三十四。今成三十七。加第一偈及三十五六。大分為三。初一偈標讚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