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變化海。教化眾生不離此故。十即意業記心輪。十一即語業教誡輪。十二即身業神通輪。並廣難思。十皆稱海。第二如是等下結請為說。上三十問攝初會竟。對第二會辯相攝者。彼五十句。第二十句但是說意。故唯四十。今初十句攝彼四十。後二十句同初會故。已如前說。次請往因。第二十句。攝彼第二行位十句。一者趣求。即彼十住初發大心入賢位故。二即十向。迴向大願而為體故。三即十行。行願相扶故得前却。四即十地。五即十藏。諸菩薩行是所藏故。六即十願。十種大願為莊嚴故。七即十定。定能去惑為清淨故。八即十忍。忍是出離中最勝故。九即十通。十即十頂。本事相應為超勝故。若以頂即十忍第八句攝。此句別出。通於前九。已如上辯。次請示果用。第三十句。攝彼第一十句。彼中十句。五依五正。而依正間。問一佛剎。二佛住。三佛剎莊嚴。四佛法性。五佛剎清淨。六佛所說法。七佛剎體性。八佛威德。九佛剎成就。十佛大菩提。望於初會及今經文。有開合者。此及初會。總相該通。彼屬當會。故小異耳。若欲攝者。一即彼大菩提。二即佛所說法。三即彼依報五中前四。四即佛住。常住大悲調眾生故。五即法性。菩提涅槃功德性故。六眾生道。彼中略無。以眾生海但所化故。七亦佛住。住生死故。八為福田。即佛剎成就安立海故。九亦法性。佛以功德為法性故。下之三句。即彼威德。三輪變化為威德故。上以此問。攝前二分。八十問竟。其第八會。二百句問。義不異此。文廣不會。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二
壽昌元年乙亥歲高麗國大興王寺奉宣彫造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三(從第一經五紙至第四經四紙)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門澄觀述
(有十一分。本會九分。末會二分。本會九分者。一第二如來三昧分。二第三淨土現相分。三第四遠集新眾分。四第五舉失顯德分。五第六偈頌讚德分。六第七普賢開發分。七第八毫光照益分。八第九文殊述德分。九第十無涯大用分。末會二分者。第一六千比丘分。第二諸乘人分)。
●大文第二。爾時世尊下。三昧分。欲酬念請。現相而答。先明三昧。為能現故。正與法界體相應故。是果法界佛自證故。唯佛能窮法界源故。果法離言證相應故。欲顯體用皆自在故。欲令一切同佛證故。文分為三。初入定緣。二入定因。三正入定。
△今初。神以知機。領眾念請。故入至定。正顯以心傳心義也。
△二大悲為身下明入定因。以深廣悲而為因故。文中二。先別明四悲。後結其周遍。四悲各有二義。一身二義者。一是入定所依之身。悲所熏故。二身者體義依義。欲入深定全依大悲而為體故。二門二義者。一佛有大智大定等門。數過塵筭。今欲利生。唯依悲門。令物入故。二者定為所入。悲為能入。佛自入故。三首二義者。一是初義。凡所益物。皆以大悲為先導故。二者勝義。謂非不用餘智定等門。悲增勝故。四方便二義者。一悲定相導互為方便。今以悲入定。益物之方便故。二者以是智定相即大悲。不滯愛見。故名方便。方能令物普入法界。後充滿下結其周遍。四皆充遍界有二義。一廣周故。二無緣故。又周法界彰遍事故。帝網重重皆入處故。
△第三入於師子頻申三昧者。正明入定。略為二門。先總。後別。
▲今初。三昧總稱。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趣一境故。然法界之體非定非亂。法性寂然強名為定。寂而常照即名為慧。定慧均者名為平等。心智契合名一境性。非合非散。超情絕想。故云三昧。師子頻申即定別名。以定業用。從喻為名。頻申晉經名為奮迅。俱是舒展通暢之狀。亦是震動縱任自在無畏之相。就法釋者。即用之體。寂而造極。則差別萬殊。無非法界。即體之用。不為而周。故大小相參。緣起無盡。是曰頻申自在之義。
▲第二別釋者。何名師子。為何義故奪迅頻申。依涅槃經師子吼品。明師子王。自知身力。牙爪鋒釯。乃至晨朝出穴而吼。為十一事。廣有譬合。又離世間品云。菩薩師子王。白淨法為身。四諦為其足。正念以為頸。慈眼智慧首。頂繫解脫繒。勝義空谷中。吼法怖眾魔。然與涅槃。足等小異。今此文中。復以大悲為身首等。明知但取當處義似。未必揩定。今會取諸文。先以十法。合彼師子。後依涅槃。為十一事。今初。一以同體大悲為身。身即體故。二以增上大悲為首。首即上故。三以即智大慈為眼。慈眼視故。四純以智慧為牙爪。明利穿徹故。五以大悲方便為振尾。四悲居末方便震動故。六總取四悲為足。依此立故。七法界三昧以為其窟。所入證故。八無緣大悲以為窟門。出入處故。九體用無[得-彳]為頻申。皆自在故。十以四無[得-彳]。廣演證入法界法門。以為哮吼。決定宣說一切眾生本與如來同一法界一證見已一切證故。如此師子是真師子。約義分異。隨一一門。皆稱法界。具無盡德。如金師子一切皆金。以金融故。無二無別。舉一全収。第二為十一事而頻申者。一為摧破一切魔軍及未證法界詐師子故。文云。勇猛精進摧諸魔眾。二示眾神力十智力等無量力故。文云。如來威力不思議故。三淨法界土佛住處故。即現淨土分。文云。如於此逝多林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