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15-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经行愿品疏-唐-澄观-第118页

況身心耶。文中五別。一摩頂攝受。二示誨法門。三善財得益。四廣申問答。五結用歸本。第四段文。舊經未有。餘四段文十五行經。即是喜學脫漏之處。
  △今初。過百一十由旬者。過前位故。信該果海。故曰遙申。隨順行成。故曰右手。然上過城。顯超封域。今過由旬。明超數量。又前越斷德。此越智地。摩頂攝受。亦表普法。置心頂故。信至極故。
  △二住如是言下。示誨法門。即舉失顯德。謂若離信等。不能了知是法性等。及顯善財不離信等了法性等。於中二分。先列所闕行法。後明不能成益。今初。合有十句。闕七與十。故但八句。一闕行本故。二生疲厭故。三永小乘故。四橫不具故。五竪不進故。六滯少善故。故云知足。七合有不廣求故。梵云住一切德更不希餘。上句知足。下句少欲。人謂是同。所以略之。八不起無住行願故。上八闕因。後二闕緣。謂九不近善友故。十合有不為如來所攝受故。舊經具之。後由如是故下。明不能成益。此句牒前由闕前來信根等故。不能了知下。正釋無益。有十二句。前五所知理事。後七能知分齊。例前諸文。可以思准。
  △三是時文殊善財下得益。於中三。初結前所住。次正明得益。後結前生後。今初。示謂顯示法門。教謂教勸令修。利謂覺悟成益。喜謂稱根令脫。故梵本云。顯示勸教令普覺悟生歡喜已。次令善財下。正明得益。益有九種。初總。餘別。後稱歎下一句。結前生後。是則此中應廣宣說文殊國土。故下善財躡此為問。
  △第四時善財童子白文殊下。廣申問答。雖不見身。不妨問答。文分為二。先求善巧國土。後求淨妙國土善巧二種。一事理無[得-彳]。二一多融攝。觀其答文。正是初意。是則前門明法性土。後門明受用土。變化一土。遍在二文。即相即性即染即淨故。
  [○@△]初中分二。先問後答。今初。由聞前讚國土善巧。故尋證因。言云何得。後文殊下答。答中意云。修無生理。即得善巧。法性體融。要因得此。方令事事融攝無[得-彳]。故偏明之。又顯智照無二相故。文分為二。一者正明。二重顯發。前中四。一標數。二善財白下徵數。三文殊下列釋。初句具足。後九從簡。皆合如初。四若諸菩薩下結酬。二善財童子下。重顯發中。有二問答。今初一番尋國名義。問意云。國土何義。酬以無生。答意云。國名住處。無生法性真可住矣。二善財言下。第二番問國土體性。先問。後文殊下答。即示法性土。於中有五。一標。二徵。三釋。四證。五結酬。初標可知。
  二何以下徵。意云上列十法。何獨勝義。
  三善男子下為釋。釋意云。准一勝義。具上諸義。初有三對。即前四義。謂一第一義者。非定有體。如事物有。故曰不生。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三處染不失。涅槃即是生死性故。得淨不壞。非滅煩惱成菩提故。四無所從來。無有一處異此性故。亦無所去。亦無一處無此性故。然不生故非有。不滅故非無。不失不壞辨其體常。不來不去明其體遍。二對義合故三對為四。五如此語言既非言境者。即前超言辭境界法。以理圓言偏故。而云如此語言者。以旨就詮。向說無生及無滅等。亦不當於無生等。故云言不及。六不能記別者。即無有言詞道法。道者行處。亦即是因。所謂尋伺。因於尋伺。而發語言。故尋伺言不能記別。七非是戲論思度所知者。即無戲論法。起心動念皆名戲論。思度二字。釋戲論義。八本無言說者。即不可說法。前則言不能及。此則本自無言。故非重也。九體性寂靜。即寂靜法。以無性為性。體寂靜故。言思不到。十唯諸聖者自內所證者。即聖者法。然非全無第一義諦。此第一義能為聖人無分別智作境界故。如此內證。無證無得。
  四善男子因此最勝下引證。諸佛菩薩修證此故。於中分三。初順釋。二反釋。三順結。今初。佛諸菩薩。皆為此故。然約諸佛。此為出世。顯成最勝。出與不出。不可失壞。顯其體常。二善男子若無第一義下反釋。三善男子以深信下。順結。
  五是故應當下。結酬初問。
  [○@△]第二善財童子白言聖者下。求淨妙國。於中四。一總問。二總答。三總徵。四別釋。
  今總問。意云。法性真土。理契無生。自佗受用。依何成立。
  二文殊下總答。答意云。具二利行。二土得成。故唯識云。自受用身還依自土。謂圓鏡智相應淨識。由昔所修自利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變為純淨佛土。周圓無際。眾寶所成。自受用身常依而住。他受用身亦依自土。謂平等性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佗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隨住十地菩薩所宜。變為淨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前後改轉。佗受用身依之而住。此上二類。並得稱為淨妙國土。故云從二利成。依此經宗。二利萬行。總能成就自佗受用及變化土。以身土相一一相融。故其所因亦皆融攝。或以一因。頓成諸土。或以一土。遍從諸因。故此相參便成四句。謂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一因一果。多因多果。無有障[得-彳]。如此無碍方為善巧。又自性身土。一切如來同所證故。體無差別。自受用身及所依土。雖一切佛各變不同。而皆無邊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