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而為末混淳源之一味成澆薄之枝流。
  ▲以斯五義故不可分分之乃令情構異端是非競作故以不分為得。
  以斯五義下三總結也夫子云攻乎異端斯害也已何得執異述同是非競作。
  ▲其分教者亦有多義一理雖一味詮有淺深故須分之使知權實。
  其分教者下釋分教中乃有十意前五對前五義後五顯過於前今初一理雖一味等者謂今欲分教非欲分理迷於權實寧契佛心。
  二約佛雖則一音就機差而教別。
  二中一音但是教本非即是教教乃在機隨機不同今分彼教故淨名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今分隨所解耳其猶長風是一百竅異吹豈以一風不殊便謂百竅齊響一雨亦就佛說三草即就機殊今分三草教殊非析一雨令異故經云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以一音一雨義相不異故但說一音。
  三本意未申隨他意語而有異故。
  三中本意未申者如佛本為一事出現於世四十餘年未顯真實今分一代時教豈妨判有淺深言隨他意語者佛有三語一隨自意語說自所證一實等故二隨他意語一向方便引眾生故三隨自他意語半稱自證半隨機故今分後之二語不分初一隨自意也。
  四言有通別就顯說故。
  四中言有通別者如前所引此通隨聞異解有不通者就此分之如說人空法有斯即小乘不可名大若說二空此可名大不得名小說有五性非是一性說一性處非是說五如是等文無容異解故須分之。
  五雖分權實須善會佛意有開顯故。
  五中有二義故雖分權實不成枝流一善會佛意所說權教乃是隨宜所說實者稱理究竟二有開顯者說彼權教是方便門說於實教是真實相不隨方便為真實則方便門開知實理之普周則真實相顯故法華經云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今就開顯故不滯枝流約佛施張故須分權實。
  ▲又王之密語所為別故不識權實以深為淺失於大利以淺為深虗其功故莊嚴聖教令深廣故諸聖教中自有分故諸大菩薩亦開教故。
  又王之密語下有五意顯過前不分此初一也涅槃第九說先陀婆一名四實一者鹽二者器三者水四者馬釋中一水二鹽三器四馬故彼文云如是四種皆同此名有智之臣善知此名若王洗時索先陀婆即便奉水若王食時索先陀婆即便奉鹽若王食已將欲飲漿索先陀婆即便奉器若王欲遊索先陀婆即便奉馬如是智臣善解大王四種密語是大乘經亦復如是有四無常大乘智臣應當善知若佛出世為眾生說如來涅槃智臣當知此是如來為計常者說無常相欲令比丘修無常相或復說言正法當滅智臣應知此是如來為計樂者說於苦相欲令比丘多修苦想或復說言我今病苦眾僧破壞智臣當知此是如來為計我者說無我相欲令比丘修無我想或復說言所謂空者是正解脫智臣當知此是如來說正解脫無二十五有欲令比丘修學空想以是義故是正解脫則名為空亦名不動謂不動者是解脫中無有苦故是故不動是正解脫為無有相謂無相者無有色聲香味觸等故名無相是正解脫常不變易是解脫中無有無常熱惱變易是故解脫名曰常住不變清涼或復說言一切眾生有如來性智臣當知此是如來說於常法欲令比丘修正常法是諸比丘若能如是隨順學者當知是人真我弟子然彼經疏不釋不次所以但案次配釋而云前四彰權隱實後一彰實隱權今謂前別瑜中即無常苦空無我而為其次以水方圓任器是無常故鹽是味故苦器是當其空有器之用故馬由人策不自在故合中無常苦無我是三修法屬生死故四合空者是正解脫故而解脫中空無我苦不淨及無常即是常故故一空中明有四義並以器喻而最後佛性彰其妙有即合前馬然空中四義遮無常等佛性一義顯是真常亦應具說我樂淨等含在正解脫中不動是樂無相是淨無變熱惱即是常義馬又我義是則此中具彰八行由於生死無常等中密顯常等故為密語又初標中鹽在初者亦是苦空無常無我而為其次如常所明故此釋不同古師之義然引此文意令隨所說言須善得意豈可混然不分權實言不識權實以深為淺等者第二意也如言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而謂但是如來方便說者是以深為淺也不能正修高推聖境即不能速證無上菩提故云失於大利離世間品云修此法者少作功力疾得菩提等言以淺為深虗其功者由如世尊為止亂想令數息看心為厭苦者令出三界眾生不了耽味為真勤苦不已多用功力所獲至微不得涅槃一日之價故云虗其功故即虗廢功力也言莊嚴聖教令廣深故者第三意也謂分析權實空有取捨偏圓遲速方知佛法微妙深玄無不包攝譬猶不泛大海豈識邊涯不識木石安知真寶故智論釋法施云依隨經論廣作義理為立名字皆名法施又若不分權實則謂三教大同今明大乘尚有權實何況小耶小乘比大猶若螢光方於日照故小是佛教尚被斥訶況於儒道比之佛法則天地懸隔矣以此重重揀之方知佛法深奧言諸聖教中自有分故者第四意也如解深密立三時不同解節金光明立三輪之異涅槃自分半滿又約五味之差皆佛自分也言諸大菩薩亦開教故者第五意也若無著之扶五性及與三時龍樹之判四門共與不共皆揀權實有取捨也。
  ▲以斯多義開則得多而失少合則得少而失多但能虗己求宗不可分而分之亦何爽於大旨故今分之。
  以斯多義下第三雙結離合而捨合從離。
  ▲第二古今違順曲分為二先敘此方後明西域今初諸釋雖眾略敘數家勒為五門。
  第二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