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內現依也現相品云如來安坐菩提座一毛示現多剎海一一毛現悉亦然如是普周於法界亦第三句也第五經普賢偈云如於此會見佛座一切塵中悉如是佛身無去亦無來所有國土皆明現即第四句依內現正也現相品云一切剎土微塵數常現身雲悉充滿普為眾生放大光各雨法雨稱其心亦第四句也又云一一塵中無量身復現種種莊嚴剎一念沒生普令見獲無礙意莊嚴者即第五句依內現依正也僧祇品云一微塵中能悉有不可言說蓮華界一一蓮華世界中賢首如來不可說亦第五句也世界成就品云一毛孔內難思剎等微塵數種種住一一皆有遍照尊在眾會中宣妙法即第六正內現正依也現相品云一切諸佛土一一諸菩薩普入於佛身無邊亦無盡成就品云一切剎土入我身所住諸佛亦復然汝應觀我諸毛孔我今示汝佛境界皆第六句也。
  ▲又有四句一或唯依佛即剎故二或唯正剎即佛身故三俱四泯思之可知。
  又有四句等者第二約體四句也相即互亡故無有六一佛即剎者佛體即是法性土癈己從他佛體虗故土外無佛性無二故二剎即佛者剎體即是法性身故癈他從己剎體虗故佛外無剎性無二故由性無二以性融相故身剎相即三俱者謂有身有土不壞相故若無身土無可相即故四泯者諸佛即剎故非佛剎即佛故非剎以互奪故。
  ▲隨舉一門即攝一切並如下說。
  隨舉一門者三雙結體用以即入二門無二體故體外無用唯相即故用外無體唯相入故如無鏡外之明明外之鏡故言並如下說者即指義分齊中。
  ▲六彰地位者為顯菩薩修行佛因一道至果有階差故。
  六彰地位者疏文二初總彰大意後開章別釋前中二先順明來意。
  ▲夫聖人之大寶曰位若無此位行無成故。
  後夫聖人下立理反成聖人之大寶曰位者即周易下繫云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注云夫無用則無所寶有用則有所寶也無用而常足者莫大乎道有用而弘道者莫大乎位故云聖人之大寶曰位也言若無此位行無成者即反成須位也。
  ▲此亦二種一行布門立位差別故。
  此亦二種下二開章別釋也於中三一正釋二會融三引證初中先釋行布言行布者行列分布階降淺深如第二會明信三明住四明行五明向六明地七明等妙前非是後後非是前故言行布。
  ▲二圓融門一位即攝一切位故。
  ▲一一位滿即至佛故。
  後釋圓融言圓融者圓滿融通疏釋有二初正釋二引證前中自有二義一者疏云一位即攝一切位故者此總辨相攝謂四十二位之中隨舉一位即攝一切如初發心住即攝餘九住及行向地等二者疏云一一位滿即至佛故者此別明五位互攝如初住攝於初行初迴向初地第二住攝第二行第二迴向第二地等第十住滿則攝十行滿十向滿十地滿第十住滿稱灌頂位第十地滿亦灌頂成佛十行智度圓十地智度滿海幢比丘頂出諸佛說法灌頂住後即明佛者即其事也前唯約理行圓融此兼明行證相似。
  ▲初地云一地之中具攝一切諸地功德信該果海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等。
  初地云下二引證也文有三節一云一地之中具攝一切諸地功德者此約當位之中自一攝十也以一例諸位位皆然上正引文。
  ▲二云信該果海者此明五位互攝如賢首品中乃至則得灌頂而昇位等此即義引為證。
  ▲三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者正明以初攝後通於二義若住滿成佛即是當位以初攝後若究竟成佛即異位相望以初攝後如四十二字門初阿具後荼也上來總有三義一舉一總攝五十二位二舉一位攝五位三舉初攝後復應有以後攝初初後攝中中攝初後一攝一切一切攝一一攝一一切攝一切如理思之上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即是正引經文梵行品云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今略引耳。
  ▲然此二無礙以行布是教相施設圓融是理性德用。
  然此二無礙下會融也於中二初辨定其相二正明會融前中有二對行布圓融以教對理以相對性下正圓融但融性相初對謂約能詮教道則行布不同約所詮之理則圓融無礙第二對就所詮中約相則深淺不同約性則融通無二言德用者即德相業用也。
  ▲相是即性之相故行布不礙圓融性是即相之性故圓融不礙行布。
  ▲圓融不礙行布故一為無量行布不礙圓融故無量為一。
  ▲無量為一故融通隱隱一為無量故涉入重重。
  相是即性之相故下正明會融文有三番第一番直明無礙第二番更互相成謂無量本是約相行布圓融本是一理平等今圓融既不礙行布故成無量之德下句反此可知第三番從無量為一故融通隱隱下明相成而不失本相無量為一故融通而不失本相故隱隱然似有一為無量故重重不失一相故能涉入。
  ▲故世親以六相圓融上下之文非一。
  故世親下第三引證此引論證即總同成別異壞由此故得舉一全收至下廣明次云上下之文非一者雙引經疏若望經則唯是下文若望疏文通指一經上下耳。
  ▲七說勝行者欲登妙位非行不階故君子不患無位患己不立。
  七說勝行者疏文亦二先明大意後開章解釋前中初二句依內教正釋後二句引外事證成即論語第二彼下二句云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包氏注曰求善道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