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末多結周遍。
  ▲又展此諸會各有主伴如說十住十方菩薩證云十方國土皆說此法則前遍法界之會各有重重主伴。
  又展此諸會各有主伴者即第六節也上來但明主經之遍今辨伴經之遍而引第三會文則前遍法界之會各有重重主伴者此言例上遍法界之九會也。
  ▲乃至遍於塵剎。
  乃至遍於塵剎者第七節也上但遍國今則遍塵。
  ▲異類界等。
  異類界等者即第八第九節也上來七節但遍同類八遍異類樹形等剎而疏言等者等取第九節異類剎塵謂具類之剎亦以塵成塵亦有剎於中說經經尤多矣。
  ▲無盡時會。
  無盡時會者即第十節謂上同類異類若剎若塵皆悉重重猶如帝網時會與法皆無盡也。
  ▲皆不出大方廣佛華嚴清淨法界。
  皆不出等者舉題總收也清淨法界者舉本總收明從一法界無名無相之中展成無盡。
  ▲第六卷攝相盡謂從後漸卷乃至不出九會九會不離初會初會不離總題總題不出理智非理不智故理外無智非智不理故智外無理則理智不二亦攝智從理離體無用攝用歸體體性自離故體即非體本來清淨強名之清淨法界是以極從無盡乃至一字無字皆攝華嚴性海無有遺餘。
  第六卷攝相盡者相字去聲乃至無字法界之相亦不存故然但解上展則解此卷故云後後漸卷言乃至不出九會者乃至二字略後五重不出九會是第四節耳若具應云一卷無盡時處歸異類界塵二卷異類界塵歸異類界三卷異類界不出同類界塵四卷同類界塵不出同類剎主伴經五卷主伴不出主經結遍十方六卷遍十方不出九會七歸初會八歸總題九歸理智十歸清淨法界非理不智下是第十節卷理智歸法界而有二意一者理智之中隨舉其一即攝於二但成一味二者以智為用以理為體但攝智歸理不攝理歸智初攝二為一唯一理字理體性離一亦不存故云無字又准前展亦合云總題不出體用因果因果雖殊不出一智體用雖異不出一理然後方融理智但不異前故略示耳若從七字倒收者攝教從義但有大方廣佛華嚴攝人從法但有大方廣攝用歸體不離於大古人云一言無不略盡殊說更無異盈又大體性離言思斯絕唯證相應耳。
  ▲第七展卷無礙者謂正前展時即後常卷正後卷時即前常展展時即卷故無量無邊法門海一言演說盡無餘卷時即展故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
  第七展卷無礙者謂說有前後實在一時隨門不同故有三門耳疏無量無邊法門海即展時也一言演說盡無餘即卷時也如來於一語言中即卷時也演說無邊契經海即展時也。
  ▲第八以義圓收者上來諸門或以七字攝盡如前已辨。
  第八以義圓收者疏文有二先以法攝後以人攝前中又二先指前不出總題。
  ▲或以教義攝盡或以理智攝盡或人法攝盡或解行證攝盡。
  後或以教義下重釋攝義疏文略舉若具說者應增數明謂或於無字中一字攝盡謂或教或義或性或心二或二字攝盡疏有三節亦更應言或法界字攝盡三或三字攝盡疏文有一義順後表三聖故亦應云人法界攝盡理行果攝盡從所詮故四或四字攝盡謂教理行果教即經字理即大方廣行即華嚴果即佛也或教義成處攝盡一謂文雖浩汗唯一教字即題中經字二謂義雖無量但一緣起義攝即題中大方廣也三成謂行解因果德相用等雖各緣起不同據其成立唯一成字攝盡即題中佛華嚴也四處謂一切重重無盡同類異類重重塵剎唯一處字故總卷之義唯一性教唯一文成唯一念處唯一塵此一即是一切一故或信解行證攝盡經有四分初會是信次六明解八約成行九唯證故如下當知五或五字攝盡謂加一教字或理信解行證理是所信所解所行所證故或六字攝盡即題中除經上之六字是所詮故或理信解行願證理即所信等解行願三即是三賢證通地上及極果故或七字攝盡即全取一題一題通目無盡法故或八字攝盡即法界緣起理實因果故或九字攝盡謂無障礙法界緣起因果故或十字攝盡謂體相智用因果教義及境業故。
  ▲或唯普賢文殊毗盧遮那三聖攝盡謂大方廣即普賢普賢表所證法界故華嚴即文殊文殊表能證故佛即遮那具能所故。
  ▲又大即普賢普賢菩薩自體遍故方廣即文殊文殊表即體之智故華即普賢普賢行故嚴即文殊文殊以解起行故佛即圓解行之普賢文殊證法界體用之普賢文殊成毗盧遮那光明遍照。
  或唯普賢文殊下第二以人攝也然有兩重先約人法對辨二聖後於人法中各有二聖佛字當中兩重總收可思。
  ▲第九攝歸一心者上來諸門乃至無盡不離一心一心即法界故起信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
  ▲心體即大心之本智即方廣觀心起行即華嚴覺心性相即是佛覺非外來全同所覺故理智不殊理智形奪雙亡寂照則念念皆是華嚴性海。
  第九攝歸一心者於中二先指前總明謂上八門已是一心上說故云上來諸門不離一心而修行禪流皆欲棄文而修觀行故復接之以辨此門心體即大下後正約觀心以釋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虗空界豈非大耶心之本智即方廣者上大是即智之寂方廣乃即寂之智故云寂寂運無涯之照即心體相用三融為所觀也觀心起行即華嚴者觀體照而即寂止也觀用寂而常照觀也一心六度萬行皆起覺心性相即是佛者一念相應之覺也故經云佛心豈有他正覺覺世間覺性無覺即根本智覺相歷然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