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11-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经疏注-唐-澄观-第77页

對故。文有四節。義唯有三。至下當明。
  △二別釋。
  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能於法界示眾影像。
  體用對。謂無分別智。證平等性。以為定體。影現法界。為勝用也。謂以因因性。證彼因性。成彼果性。顯果果性如是佛性。則具七義。一真。二實。三善。四常。五樂。六我。七者清淨。生佛之性。本末不殊。況佛果。果豈不平等。佛平等性。即如來藏。是故但入如來藏身。即是已入佛平等性。此為第一契合佛性門。言勝用者。即示眾影像門。謂能現能生身土智影也。
  廣大無礙同於虗空法界海漩靡不隨入。
  深廣對。廣者無邊。不在內外故。大者無上。究竟實際故。無礙者。無所障故。同於虗空。成上三義。通為廣大無礙門。後句即入法漩澓門。漩深也。
  出生一切諸三昧法普能包納十方法界。
  出納對。初出生三昧門。謂若自相若共相等。一切三昧。皆從此生。此為諸定本故。後攝受法界門。終歸此故。法界體性故。
  三世諸佛智光明海(至)諸安立海悉能示現。
  境智對。初句能成佛智門。謂不體此理。非佛智故。後句示現諸境門。然安立言。總有三種。一者世界安立依報。二者聖教安立妙義。三者觀智安立諦相。皆法界藏。顯示現前。
  含藏一切佛力解脫(至)普能容受無邊法界。
  內外含容對。即依正含容門。謂內含因果智力。外令塵容法界。由塵全依。法界藏現。同真性故。
  成就一切佛功德海(至)流通護持使無斷絕。
  成人持法對。即成就攝持門。謂初成果人功德大願。後持法輪令不斷絕。由斯玄理。法眼常全故。上言四節者。初四句。明無幽不入。釋上毗盧遮那徧照之義。次四句。無德不生。釋上一切諸佛之義。次二句。內外含容。釋上藏義。後三句。成德持法。釋上身義。言義唯有三者。入平等性。是定體也。廣大同空。是定相也。餘皆定用。此三圓融。總為無礙。普賢三昧。
  △二類通十方及諸塵道分二。初舉此界。
  如此世界中普賢菩薩於世尊前入此三昧。
  △二類彼方二。初平徧法界十一句。
  如是盡法界虗空界(至)能到佛身所現一切國土。
  初一總明。謂盡窮法界。後十別指。以彰曲盡一盡虗空界。二於空中。盡十方處。三於十方中。徧三世時。四於三世中。微細物處。謂毛端等。五凡諸小隟無礙之處。六或廣大百千由旬等處。七人天日月光明等處。八盡佛眼見處。九盡神力到處。十佛身能現之處。此第十句。有二義。一結上國土之言。通十一段。二成下以是身內之剎為微細故。
  △二重疊無盡。
  及此國土所有微塵(至)毗盧遮那如來藏身三昧。
  略有四重。一盡法界塵。言及此國土者。指前十處之國也。二塵中多剎。三剎中多佛。四一一佛前。有多普賢。於上諸處。皆入此定故。普賢身不分。普徧麤細深廣。平滿重疊。此處入定類通既然。法界入定類通亦爾。故約主定。佛前唯一普賢。一切一故。若就類通。佛前各有塵數。一一切故。
  △二加分三。初口加四。初諸佛現身。
  爾時一一普賢菩薩(至)一切諸佛而現其前。
  此以口加後無結通故。此總舉重重時處。一一普賢前也。
  △二讚其得定。
  彼諸如來同聲讚言(至)如來藏身菩薩三昧。
  此雖果定菩薩門。入故云菩薩三昧。
  △三得定所由。
  佛子此是十方一切諸佛(至)一切諸佛行願力故。
  所由有三。一伴佛同加。佛佛道同故。二主佛本願。此二為緣。三自修行願。是入定因。又上三義。前前由於後後。餘豈無斯行耶。法門主故。表說普法故。
  △四辨加所為。有十一句。分二。初總。
  所謂能轉一切佛法輪故。
  此文二勢。一辨加所為。二顯上行願之相。云所為也。所為。謂何為轉法輪故。
  △二別。
  開顯一切如來智慧海故。
  上一。總攝十智。下九。即是十海。
  普照十方諸安立海悉無餘故。
  即安立海。
  令一切眾生淨治雜染得清淨故。
  即眾生及業海。
  普攝一切諸大國土無所著故。
  即世界海。
  深入一切諸佛諸境界無障礙故。
  即佛海。
  普示一切佛功德故。
  即名號壽量。及解脫海。變化大用。皆功德故。
  能入一切諸法實相增智慧故。
  即波羅蜜海。到實相岸故。
  觀察一切諸法門故。
  即轉法輪海。
  了知一切眾生根故。
  即根海。
  能持一切諸佛如來教文海故。
  即演說海。與下十智。令知此十。
  △二意加二。初加二。初此土二。初一總。
  爾時十方一切諸佛(至)能入一切智性力智。
  謂與果海之智。而言與者。佛力灌注。令增長故。一切智性。即果海也。智性即力。無傾動故。具十力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