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11-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经疏注-唐-澄观-第182页

br>  △三光明嚴剎。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至)是為第三發無疑心。
  △四長時調熟。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至)是為第四發無疑心。
  △五具一切智。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至)是為第五發無疑心。
  △六作世明燈。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至)是為第六發無疑心。
  △七說法開悟。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至)是為第七發無疑心。
  △八滅障成佛。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至)是為第八發無疑心。
  △九離妄自覺。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至)是為第九發無疑心。
  △十決成菩提。
  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至)是為第十發無疑心。
  於此十事。發誓要期。故名被甲。
  △四勸。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於一切佛法心無所疑。
  △二攝善行不可思議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不可思議。
  即所攝之善。由決志無疑。故所為難測。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初三單約善根。願智稱性。名不思議。
  所謂一切善根不可思議(至)一切法如幻不可思議。
  △二餘七權實雙運。故不思議。於中分二。初四約行。後三約智。智約內明。行就外相。今初。
  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善根不失無所分別不可思議。
  涉有而一道清淨。
  雖深入一切法亦不取滅度(至)不可思議。
  悟空而萬行沸騰。
  修菩薩道而示現降神(至)救護眾生不可思議。
  修因而八相果成。
  雖能示現如來十力(至)教化眾生不可思議。
  現果而大用不捨。皆難思也。
  △二後三約智。文三。初約二諦相即。
  知一切法。
  八中十句。勒為五對。一境。二心。三通一切。四約修起。五即名言。亦即五法。一相。二妄想。三如如。四正智。五名。
  然各有二意。一直就法體。無相是真。相即是俗。常互相即。下四例然。二約迷悟五對。大同小異。
  無相是相。
  迷如無相。以成於相。
  相是無相。
  悟相無相。即是如如。
  無分別是分別。
  迷於正智無分別。即成妄想分別。
  分別是無分別。
  悟妄分別。即正智無分別。
  非有是有。
  了如非有。真有如如。
  有是非有。
  若執有如。則非如有。
  無作是作。
  智若無作。是作正智。
  作是無作。
  若有所作。非作正智。
  非說是說。
  知名非說。是真說名。
  說是非說。
  謂名有說。非是說名。
  不可思議。
  △二約三事。融而不融。
  知心與菩提等知菩提與心等心及菩提與眾生等。
  九中初融三事。即心佛眾生皆無差別。如覺林偈。
  亦不生心顛倒想顛倒見顛倒。
  顯離融相。名為不融。
  不可思議。
  △三權實。即而不即三句。初明盡而不盡。
  於念念中入滅盡定(至)亦不盡有漏善根。
  此約時斷。以明體用。
  △二無而不無。
  雖知一切法無漏而知漏盡亦知漏滅。
  此將法性對斷。以明體用。二句雖殊。俱是權實雙行。
  △三即而不即二。初正明。
  雖知佛法即世間法(至)不於世間法中分別佛法。
  △二釋成上義。
  一切諸法悉入法界無所入故。
  悉入法界。故說相即。無所入故。不應世中分別佛法等。謂以當法自虗。故名相即。非世間中有法可得。下重釋云。
  知一切法皆無二。
  不得二中互求。
  無變易故。
  亦非世法。作彼佛法。思之。
  是為第十不可思議。
  △四結。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不可思議。
  △五勸。
  若諸菩薩安住其中(至)諸佛無上不思議法。
  △五有六門。明無癡亂中行。於中有三。初二門即無癡之行。次二門明無亂之行。後二門雙明二門引生功德。雖癡亂有通。今從別說。又此三段即是三禪。初即饒益有情禪。二即正法樂住禪。三即引生功德禪。今初分二。初門不愚巧密之言五。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巧密語。
  前既明內行。今辨外言彼行。文云。以正念故。善解世間一切言說。能持出世諸法言說等。皆言密語者。汎明有五。一說深密法故。如出現品名如來密藏等。二一言說一切法故。上云如來於一語言中等。亦如仙陀四實九義瞿聲等。三近而不聞。如身子在座。遠而無隔。如目連尋聲等。四言近意遠。如說三乘為究竟等。言遠意近。如說寒時得火。名涅槃等。亦名隱實說權。五以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