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11-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经疏注-唐-澄观-第14页

善根。謂謗雖墯惡道。由聞歷耳。終醒悟故。又云。如日亦與生盲作利益故。又如大海潛流喻中。明無不具有如來智慧故。又破塵出經卷喻中。若除妄想。皆見佛智故。此皆明有自性。住性即是所為。況法性。圓融感應交徹。無有一法而非所被等。
  △五教體淺深者。無盡教海。體性難思。從淺至深。略明十體。一音聲言語體。二名句文身體。三通取四法體。上三皆能詮體。四通攝所詮體。五諸法顯義體。六攝境唯心體。七會緣入實體。八理事無礙體。九事事無礙體。十海印炳現體。十中前五唯體。後五亦體亦性。又前四通小。後六唯大。前七通三乘。後三唯一乘。前八約同教。後二唯別教。就前三中大小乘中。通用四法。一聲。二名。三句。四文。取捨不同。各有三說。小乘三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如是佛教以何為體。一云。應作是說。語業為體。謂佛語言唱辭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是謂佛教。其名句文。但顯佛教作用。不欲開示。佛教自體。發智論中。亦同此說。二云。名等為體。謂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連合故。聲但依於展轉因故。謂語起名。名能顯義。評家意。取語業為體。雜心論同俱舍。俱舍論云。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彼體語或名。此色行蘊攝。謂若語為教體。即色蘊攝。名為教體。即行蘊攝。此乃雙存前二。情無去取。故致或言。正理論中意符名等。故彼第三。釋前頌竟又云。詮義如實。故名佛教。名能詮義。故教是名。由是佛教。定名為體。舉名為首。以攝句文。顯宗第三亦同此說。三者然俱舍意。情無去取。若取其雙存。即合四法。以為教體。若經部意。亦唯取聲。故正理十四。破彼師云。汝不應立名句文身。即聲為體。大乘有三。大意同前。一云攝假從實。以聲為體。離聲無別名句等故。深密第五云。如來言音。略有三種。一契經等。既云言音有三。明以聲為教體。雜集論云。成所引聲。謂諸聖所說。二云以體從用。名等為體。能詮諸法自性差別二所依故。故無性論。破經部云。諸契經。句語為自性。不應理故。成唯識第二亦破彼云。若名句文。不異聲者。法辭無礙境應無別。唯識云此三離聲。雖無別體。而假實異。亦不即聲。三云聲名句文。合為其體。由前二說。皆有理教為定量。故深密第四云。不可捨於言說文字。而能宣說。故淨名云。有以音聲言語文字。而作佛事。故十地論云。說者以二事說。聽者以二事聞。謂善聲善字故。以余之意。亦應雙取。若就前二。有去取者。寧依名等。良以音聲一種。正就佛說。容為教體。流傳後代。書之竹帛。曾何有聲。豈無教體。書雖是色亦與名等為所依故。亦色蘊攝。前淨名。十地通取四者。但言所用。非正顯體。仁王云。是名句味諸佛所說故。然大小諸宗。雖通用四法。而理不同。謂薩婆多宗。四法皆有實體。經部。聲有實體。名等是假。若大乘中。或有四皆非實。或有四皆如空。俱不立故。淨名云。文字性離無有文字。是則解脫。十地論釋空中。風相等云。風喻音聲。畫喻名字。皆不可取。佛藏經云。諸法如毫釐不空者。則諸佛不出世。又下云。諸法畢竟空。無有毫末相。有說四皆事理無礙。或說四皆圓融。故宗不同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四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第四通攝所詮體者。瑜伽八十一云。諸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如是二種。總名一切所知境界。即依於六文。顯於十義。此明教義相成。若不詮義。教文何用。故通取所詮。成契經體。又十住品云。文隨於義。義隨於文。文義相隨。理無舛謬。方為真教。又瑜伽云。佛菩薩等。是能說者。語是能說相。名句文身。是所說相故。皆通取不同前義。剋取所說。
  第五諸法顯義體者。謂但能顯義理。一切諸法。皆為教體。淨名第三云。有以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佛菩提樹。衣服臥具。乃至八萬四千諸煩惱門。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又十卷楞伽第四云。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語說法故。有佛國土。直視不瞬。口無言說。名為說法。乃至云。有佛國土。動身名說。又香積世界。餐香飯。而三昧顯。極樂佛國。聽風柯。而正念成。絲竹可以傳心。目擊以之存道。既語默視瞬皆說。則見聞覺知盡聽。苟能得法契神。何必要因言說。況華嚴性海。雲臺寶網。同演妙音。毛孔光明。皆能說法。華香雲樹。即法界之法門。剎土眾生。本十身之正體。干何非教耶。下云。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又云。一切世間諸境界。皆悉能令轉法輪等。其文非一。
  第六攝境唯心體。總收前五。並不離識。唯識等云。一切所有。唯心現故。起信亦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然此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以此二門不相離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唯心現。然有二門。一本影相對。二說聽全收。前中。通就諸教。以成四句。一唯本無影。謂即小乘。不知唯識故。二亦本亦影。謂大乘初教。謂佛自宣說。若文若義。皆是如來妙觀察智。相應淨識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