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11-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经疏注-唐-澄观-第101页

。蘊積名藏。三無邊勝德。由念佛生。故此一門深廣蘊積。何者念法性身。即契如理。念功德身。成無邊德。念相好身。證無邊相。障無不滅。德無不生。一言蘊諸。總由念佛。從此通悟。所以稱門。即此一門。說不可盡。
  即得陀羅尼名大智力法淵。
  總持大智。能達深法。
  即得大慈名普隨眾生調伏度脫。
  無緣普應。
  即得大悲名徧覆一切境界雲。
  等除熱惱。
  即得大喜名一切佛功德海威力藏。
  佛深德海。蘊積力用。菩薩緣此。喜徧身心。
  即得大捨名法性虗空平等清淨。
  悲則心慼。喜便淨動。深契法性。則曠若虗空。悲喜兩亡。為平等清淨。
  即得般若波羅蜜名自性離垢法界清淨身。
  覺法實性。離分別也。有可離者。非真離也。知自性離。不復離也。無離之離即真法界。真法界者本來清淨。法界清淨即般若清淨。般若清淨則萬法本淨。萬法淨者無淨無不淨。為真淨也。實相般若為萬法之體。觀照冥此。眾德攸依。故云身也。
  即得神通名無礙光普隨現。
  通用智俱。故無礙隨現。
  即得辯才名善入離垢淵。
  入法之深。離說之垢。
  即得智光名一切佛法清淨藏。
  智照佛法。淨所知障。含藏眾德。
  △二結。
  如是等十千法門皆得通達。
  歷事增進。故云十千。通達之言。釋前即得。
  △三讚德勸詣二。初說偈三。初歎希慶遇。
  爾時大威光童子承佛威力為諸眷屬而說頌言。
  不可思議億劫中(至)而今得見第二佛。
  △二歎佛勝德三。初三身業。
  佛身普放大光明(至)此佛神通之所現。
  △二三語業。
  一一毛孔現光雲(至)調伏一切諸眾生。
  △三一意業。
  佛神通力無有邊(至)為利眾生成正覺。
  △三有二偈。勸眾同歸。
  汝等應生歡喜心(至)當如法王得自在。
  △二聞偈益。
  諸佛子大威光童子(至)無量眾生發菩提心。
  △四眷屬同歸。
  時大威光王子與其父母(至)善眼莊嚴王如來所。
  △五聞經悟入三。初佛為說經。
  其佛為說法界體性(至)等修多羅而為眷屬。
  主經謂法界體性。大方廣也。清淨佛也。莊嚴即華嚴也。有多眷屬者。顯此教圓。
  △二當機獲益。
  彼諸大眾聞此經已。
  亦有十益。既云大眾。或一人得一。或二三四。或具十者。威光先證。故略不標。大眾之言亦已含矣。故下佛讚之。然此十事。略為二釋。一如次配於十地十度。或取地義。或取度義。
  得清淨智名入一切淨方便。
  達一切法本來清淨。名清淨智。不取淨相。是名方便。即初地入證之智也。
  得於地名離垢光明。
  二地離破戒垢。是所除障。照諸善品。即戒光明。
  得波羅蜜輪名示現一切世間愛樂莊嚴。
  即忍度。忍為上嚴。一切愛樂。
  得增廣行輪名普入一切剎土無邊光明清淨見。
  無剎不入。無法不照。無見不淨。是為精進。增廣眾行。約地義釋。以諸道品。燒無盡惑。成無邊光。
  得趣向行輪名離垢福德雲光明幢。
  趣向諸行。能入俗也。禪度增故。性能離垢。涉俗化物。成福德雲。不迷實理。為光明幢。
  得隨入證輪名一切法海廣大光明。
  般若現前。名隨入證。照深緣起。名法海光。
  得轉深發趣行名大智莊嚴。
  功用已遠。將入無功。為深發趣。權實無礙。為大莊嚴。
  得灌頂智慧海名無功用修極妙見。
  見法實性。無功而修。為極妙見。由此智慧。復得灌頂。故仁王經云。後之三地。同遣無明。同無功用。故非灌頂地是灌頂智。
  得顯了大光明名如來功德海相光影徧照。
  顯了藥病。是功德海相。辯才徧應。若月影流光。
  得出生願力清淨智名無量願力信解藏。
  智圓離障。方於佛願而生信解。故曰出生。二此上十門。隨一一事。以立其名。未必全將配於地位。或通配諸位。或復不次。以人無量。隨證不同。普賢巧說。文含多義。
  △三如來讚述二。初六讚其已具勝德。當成極果。
  時彼佛為大威光菩薩而說頌言。
  善哉功德智慧海(至)離垢莊嚴眾剎海。
  皆前半已獲。後半當證。獨第四偈三句是因。
  △二有四偈。明行齊佛因。當如佛證。
  汝已入我菩提行(至)汝當成佛大功德。
  皆三句舉佛行。後一句齊佛德。然此中述讚。望前遇光得益。及向大眾所得。多有相同。義必述上。可以自意而消息之。
  △三遇最勝功德海佛六。初如來出時。
  諸佛子波羅蜜善眼(至)大威光童子受轉輪王位。
  前佛滅後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