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事。一純淨無漏。是德相所依體事。二通漏無漏。是業用所依體事。謂色心時處身方教義行位。舉十法。通辨前二(云云)。
  第三問答分別。
  問既言超情。豈得可知耶。
  答法藏師云。略舉十門。攝其綱要。謂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四諸法相即自在門。五隱密顯了俱成門。六微細相容安立門。七因陀羅網法界門。八託事顯法生解門。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十主伴圓明具德門。然此十門。同一緣起。無礙圓融。隨有一門。即具一切。應可思之。就初門中。有十義具足。一教義具足。二理事。三境智。四行位。五因異。六依正。七體用。八人法。九逆順。十應感。具足此上十法。同時相應。成一緣起。無有前後如終等別。隨一各具餘一切義。參而不雜。成緣起際。慧苑師云。此門為總。後九是別。
  二廣狹無礙者。以分即無分。無分即分。無礙自在也。如一微塵。普周法界。而不壞本位也。是故。或唯廣無礙際。或分限歷然。或即廣即狹。或俱廣狹泯。或具前四。以是解境故。或絕前四。以是行境故。(下皆准此)。
  三一多相容門者。則此一法舒已。遍入一切法中。即攝一切。令入己內。舒攝同時。既無障礙。此經偈云。以一佛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能爾。(慧苑師云。一多相望六句。謂一中有一。多中有多。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一中有多。一多中有一多餘大少等准之)。
  四諸法相即門者。謂此一事。廢己同他。舉體全是彼一切法。而恒攝他同己。全彼一切法。即是己體。一多相即。混無障礙。經云。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由此緣起。妙理始終。皆齊得如。即得終窮。終方原始。又云。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也。是故。得一即得一切。又云。知一即多。多即一故也。十信終心即作佛者者。即其事也。如同體一門中即攝一切無盡者。
  為一時俱現耶。為前後也。
  答於一門中。一時炳然。現一切者。屬微細門攝。隱暎互現重重。屬因陀羅攝者。餘義即因即異即多即少即有即無即始即終。如是自在具足一切無盡法門。仍隨舉為首。餘即為伴。道理一不差失。舊來如是。
  問若一門中即具足一切者。餘門何用。
  答餘門如虗空。何以故。同體一門中。並攝一切。無不盡故。
  問此同體中所攝一切者。但應自門中一切。豈可攝餘門中一切耶。
  答既攝自一切。後攝餘一一門中。無餘一切。何以故。法界緣起無一一切。並不成故。此但論法界家實德故。不可說其邊量。此經偈云。不可言說諸劫中。演說一切不可說。不可說劫猶可盡。說不可說不可盡。又偈云。一切眾生心悉可分別知。一切剎塵微尚可算其數。十方虗空界一毛猶可量。菩薩初發心究竟不可測。良由一乘法門得一即得一切故。因果俱齊。無先後別故。地論云。以信地菩薩。乃至與不可思議佛法。為一緣起。以六相總別等義而用括之。明知因果俱時。相容相即。各攝一切。互為主伴。深須思之。此事不疑。又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慧身。不由他悟。(云云無量)。
  問此等歎因中德耳。豈可即果德耶。
  答此一乘義。因果同體。成一緣起。得此即得彼。由彼此相即故。若果不得者。因即不成因。何以故。不得果故。非因也。
  問處處果分不可說。但說因分者。何故。十信終心。即辨作佛得果法也。
  答令言作佛者。但初從見聞已去。至第二生。即成佛行。終心因位窮滿者。於第三生。即得彼究竟自在圓融果矣。由是因體依果成故。但因滿者。即沒於果海中也。為是證境界故。不可說耳。此如龍女及普莊嚴童子善財童子兜率天子等。於三生中。即尅彼果義等。廣如經辨。
  問上云。一念即作佛者。三乘之中。已有此義。與此何別。
  答三乘望理為一念即作佛。今此一乘。一念即得具足一切教義理事因果人法等。皆悉同時。同時(十重)作佛。然此一念與百千劫。無有異也。宜須思之五隱密顯了門者。謂一能攝多。則一顯多隱。一切攝一。則一隱多顯。多顯不俱。隱隱不並。隱顯顯隱。同時無礙。經云。於此方入正受。他方三昧起。眼根入正受。色塵三昧起。如第一錢中十錢名為顯了。第二錢望第一錢中。十即為隱密。何以故。見此不見彼故。不相知故。雖不相見。然此成即彼成故。名俱成也。
  六微細相容門者。此上諸義。始終同別。前後逆順等一切法門。於一念中。炳然同時。齊頭顯現。無不明了。猶如來箭齊頭現了故。經云。菩薩於一念中。從兜率天。降神入胎。乃至流通舍利。皆悉顯現。又云。於一塵中。微細國土。莊嚴清淨。曠然安住。(宜如理思)。
  七因陀羅網門者。謂此一一微塵之中。各皆普現無邊剎海。剎海之中。復有微塵。彼諸塵內。復有剎海。如是重重不可窮盡。非是心識思量所及。如帝釋網天珠明徹互相影復現影而無窮盡。經云。如因陀羅網世界等。又云。於一微塵中。各示那由他無數億諸佛。於中而說法。(智正覺世間)於一微塵中。現無量佛國須彌金剛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