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十。二陳會意。
  一初會在菩提場中。明示現初成正覺。為化眾生故。
  第二會在普光明殿。重言如是我聞。顯起初會。為初蘭若菩提場體不離此體得道。此處報宅所居故。猶如世人。於淨處得道。方始歸來。示現此法。本無來去。遷其時分。
  第三會昇須彌山頂帝釋宮。說十住之門。明十住之位創始應真。心與空合。自得慧用。自在如天故。如上高山身與空合。
  第四會在夜摩天宮者。明夜摩天。居在空際。不與地連。明其十行。依空行行。在行恒空。無所依故。
  第五會在兜率天宮者。明此天處是樂知足。故說十迴向。為表迴向之位。均融理事。不貪涅槃。不著大悲。不著大願。使令處世。如蓮華同塵而不污。又表此天於欲界處中。下有忉利夜摩。上有化樂他化。此天處欲界之中。還說十迴向門。不令如三乘樂修出世心增。二乘趣寂。菩薩留生及捨淨土等過。表法如是。不即要生彼天。明迴真入俗。使悲智均平。
  第六會在他化自在天。為於此天說其十地。為此天以他變化用成己樂。以明十地大悲大智。但化眾生。以為自己涅槃之樂。無自樂故。問何故超化樂。而於他化說十地之行。答曰。為明從十迴向。均融理智。大悲大願成滿增勝。不依次第而超化樂。不同下位次第而修。又明菩薩進修行相。十地之位。道力功行階降合然。以無明住地未純熟故。未明淨故。其無明住地。果極方終。設至十一地。二愚猶在。是故此經阿僧祇品。如來隨好功德品。二品之法。佛果已前十一地。普賢行滿。未能達盡。最下入法界一品。如來神力說。表法界中一切法。總神總真總不思議。以此二愚。佛果方息。是故十地之位。隨力所堪。堪至此天故。雖進修階降位位差殊。然法界體。一時一念。一得一切得。不可即作始終長短存情思想違理之見。
  第七會在第三禪說。此一會說百萬億偈。明三禪之中。初禪除憂。二禪滅苦。憂苦既無。三禪唯是法悅樂故。由法樂故喜動還存。以喜動故色心還在。此色心是樂禪悅。樂無思之色。非如欲界之色故。心有無思樂禪之色。出入之息猶存。報得淨身。身如皓雪。衣如金色。過身一倍。行即遊空。足不履踐。初禪身長二里半。二禪身五里。三禪身十里。衣與身倍。明此天說十一地法門。表等覺位中。順其法身。行其萬行。教化眾生。徧周法界。常法樂故。至第四禪。寄同是佛位故。稱真法性。無出入息。隨理普周。任眾生見。習氣迷法之愚。一切總盡。世及出世法。無事不窮。號之為種種光明徧照義也。以智滿故。表法如是。此之一會。超前十地。過初禪二禪二天。明此十一地智倍倍增故。
  第八會在普光明殿。說十定法門。其定名入剎那際。以剎那是極短促。思慮不及之故。終不論別有生滅。明如來出世始終不離剎那際。為此稱法界本性以為定體。更無長短始終三世。但以佛自體無作大悲為母。以一切種智為佛。以法無性無所依為時日歲月。以一切眾生根器為明鏡。佛於一切眾生法海。任物自見各得自法。皆令向善。及得菩提。非是如來有重來重去相故。但明此普光明殿是如來自性。一切智種智之都體也。為依報所居。此剎那際定。是佛一切智種智之法性故。意在總括一切法界眾海會等總體。不令學者有往來自他故。
  第九會在普光明殿者。明從此處起信心。發行修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定十通十忍。乃至如來出現品。佛果位終。皆悉不離普賢舊行。明以法身定體。圓通始終。一際一處。三法同一。不移普光明殿報居之宅。齊頭普印。無有重會三會。去已還來。以法界門。不可作世情思想解故。如善財從覺城東大塔廟處妙德之所初生信心。經過五十箇位門。見慈氏如來。令其却見文殊。明今至果不離初信之門。菩提理智。便聞普賢名。便見其身等普賢身。經云。更入無量三昧者。為明證過佛果位內二種愚故。二愚者。一迷阿僧祇廣大數愚。二佛位之內隨好功德廣大愚。此之二法。唯佛究竟。以是義故。此兩品經。如來自說。及法界品。如來不思議神力說。為明法界。是一切諸佛共所究竟果故。以將此品示悟眾生。餘三十七品。是當位菩薩說。勝鬘經云。無明住地佛地方除。
  第十會說法界品。明此一會。普含諸會。及十方剎海。法界虗空界。總之一會。重重無盡。無盡重重。一切諸佛海會。及一切眾生之海。總以此法界一品總為一體。若見如來始成正覺。及正像末三時教者。非正覺見。非見佛出興。此乃劣解眾生。且如是見。求正覺者不應如是。問曰。云何見佛出興。答曰。當見自身。無身無心。世及出世都無住處。無心所法。無法法心。心法無依。以無依住智。說如斯法。教化眾生。皆令悟入。是名見佛出興。不令眾生取佛出興滅沒之相。見初見末。但見自身眾生身。心無生滅體是出世間。

  如是我聞一時佛

  如者。諸法如故。即是佛。故言如是。以法界大智之真我。聞佛說法界大智之真經。故言如是我聞。即明師弟體一。又一切法如也。以法體如所說法者。及法亦如。以法界智是所聞之智。智亦如故。故言如是。心境不二方聞佛所說經。若心境有差。不可聞佛所說。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