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廣大無量。希有奇特不可思議。若有眾生聞此譬喻能生信解。當知更為希有奇持。佛言。寶手。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譬喻而生信者。我授彼記。決定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獲如來無上智慧。
  次問答顯廣。
  寶手。設復有人以千億佛剎微塵數如上所說廣大佛土末為微塵。以此微塵依前譬喻一一下盡。乃至集成一佛國土復末為塵。如是次第展轉乃至經八十反。
  三復積前數。重顯廣大。
  如是一切廣大佛土所有微塵。菩薩業報清淨肉眼於一念中悉能明見。亦見百億廣大佛剎微塵數佛。如頗梨鏡清淨光明照十佛剎微塵數世界。
  第二正明能見。先見前廣剎之塵。肉眼能見已是超勝。況一念耶。次亦見下明見多佛。後如頗梨下明見之相。無心無去來故。
  寶手。如是皆是清淨金網轉輪王甚深三昧福德善根之所成就。
  第三結德有歸。歸輪王善。此品經來未盡。
  上差別因果竟。
  補義曰。此不思議法三品經。明差別因中修生妙覺之果德也。初不思議法。乃顯法身智身之德不可思議相海隨好二品。乃明報身之德不可思議。以因中一一行皆稱普法界而修故。今報相一一皆遍法界身。故云有十華藏世界微塵數大人相。其相如此。其身又可知矣。然一一相中具有多好。統論身相功德不可思議。難以名言。故姑舉足輪最下一相。此相具有多好。今舉一好中常放四十種光明。今只一光。下照地獄極苦眾生。離苦得生兜率陀天。聞天鼓說法。頓證十地。既證十地。即以所持香華蓋等供奉於佛。其有聞香見蓋者亦登十地。此第二轉登十地者放光。令遇光者亦證十地。如是三重頓圓十地之功德。皆依足下一好中所放光明之所成就。今以最下一好功德如此不可思議。況多好多相之功德耶。身光如此。況法身智光又可得而思議耶。此正法華所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者此也。學佛法者。不知此三品之功德其說諸佛智慧。如以螢火照四天下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卷第四十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卷第四十九

    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 譯經
    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 疏義
    明匡山法雲寺憨山沙門德清提挈

  普賢行品第三十六

  初來意者。先通後別。通謂二品明出現因果。故次來也。亦名平等因果。謂會前差別因成此普賢之圓因。會差別果成性起出現之果。又前約修生。此約修顯故。若爾何以更無別問。復何以差別果終而無瑞證。平等因竟便有瑞耶。即以此義顯是會前。若更別問便有隔絕。欲會前故不以瑞隔。普法希奇。因果各瑞。又前應有瑞。經來未盡所以無耳。別謂此品先因後果義次第故。亦遠答第二會初所行問。及不思議品念請本願問。故前雖已答。下二深妙。故重明之。亦猶相海隨好。而妙中之妙。古德別為一段因果。二釋名者。初通顯二品義。名依性起修。依性起用。差別相盡。因果體均。故云平等因果。又因是果因量周法界。果是果果境界如空。因果俱盡未來利樂含識。故名出現。別則品名普賢。即標人顯法。明此行法非次第法。行者顯法非人。品明所行。非說人體。德周法界為普。至順調善曰賢。依性造修曰行。然普賢行諸經多有其名。品中雖廣。今略顯十義以表無盡。一所求普。謂要求證一切如來平等所證故。二所化普。一毛端處有多眾生。皆化盡故。三所斷普。無有一惑而不斷故。四所行事行普。無有一行而不行故。五所行理行普。即上事行皆徹理源。性具足故。六無礙行普。上二交徹故。七融通行普。隨一一行融攝無盡故。八所起用普。用無不能。無不周故。九所行處普。上之諸門遍帝網剎而修行故。十所行時普。窮三際時念劫圓融無竟期故。上之十行參而不雜。涉而重重。故善財入普賢一毛。所得法門過諸善友。不可說倍。又上十行。通收為二。若位後普賢。則得果不捨因。窮徹未際。為普賢行。以人彰法。則普賢之行。若位前位中普賢則以德成人。但修普行即曰普賢。亦則普賢即行。但從行得名。若獨位後普賢之行。無施下位。廣釋普賢如初會辨。三宗趣者。亦先通後別。通以二品明平等因果為宗。會前差別為趣。別以此品明平等圓因為宗。成平等果無二為趣。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復告諸菩薩大眾言。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隨眾生根器所宜。略說如來少分境界。何以故。諸佛世尊為諸眾生無智作惡。計我我所執著於身。顛倒疑惑邪見分別。與諸結縛恒共相應。隨生死流遠如來道。故出興於世。
  文中二。此品辨因。後品明果。前中亦二。先長行直明。後以偈重頌。前中又二。先正說。後瑞證。今初亦二。先明說因。後佛子我不見下正陳今義。前中亦二。先標前少說。後徵釋所由。今初。普賢說者。以人表法故。言如向者一近指向前隨好品。為障重地獄眾生。略說隨好少分用故。廣說難思。二通指前所說之果為少分境。果海絕言故。三遠通差別因果。雖有圓融之義。以五位漸次因果殊分逐機就病未盡法源。故名少分。則顯下平等因果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