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三。初標得位。
  即得菩薩不思議解脫。無障礙解脫。淨觀察解脫。普照明解脫。如來藏解脫。隨順無礙輪解脫。通達三世解脫。法界藏解脫。光明輪無餘境界解脫。
  次即得下略顯有十。總約通智為對。初依神通境界轉變自在。言念不及故云不思議。如淨名所得。二能至無量世界。以願智力無拘礙。故云無障礙。三明離障解脫故云淨觀。離障有二。並皆知之。一約位則世出世間所離不同。二就出世中。學無學別。此學無學並通三乘。上三中前二約通。此一約智。共為一對。總相以明。約身明通。約人顯智。次三一對。一通二智。四約心明通。故云普照。普照物機。隨意轉變。一時普應。如觀音普門示現故。次二約法明智。五即法陀羅尼。顯如來藏中蘊恒沙性德故。六即能破他言。隨彼言破無礙圓滿。故云隨順無礙。次二一對相入通智。約時明通。由達三世劫。隨意住持相入故。約因緣集顯智。一切種皆包藏法界之中。故云法界藏。後二一對。約相即明通智。約身明通。不離一身光明輪而普照故。是解脫光輪。約時明智。即一而能知多。故云無餘境界。
  此十為首。有無量百千阿僧祇解脫門。皆於此第十地中得。
  後此十下結廣。
  如是乃至無量百千阿僧祇三昧門。無量百千阿僧祇陀。羅尼門。無量百千阿僧祇神通門皆悉成就。
  第三如是下總例餘三。
  大盡分竟。
  下釋名分。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通達如是智慧。隨順無量菩提。成就善巧念力。
  大文第釋名分中三。一能受如來大法雲雨故名法雲。二佛子此地菩薩以自願下明能注雨滅惑故名法雲。三佛子此地菩薩於一念下。明注雨生善故名法雲。然後之二段從自受名。今此一段從所立名。論云法雲相似。以徧覆故。此地中聞法相似。猶如虗空身徧覆故。謂佛身雲徧覆法界。法雨益多唯此能受。故名法雲。文中二。先總明能受之德。由前七智成就念力。能受多法。此智實成多德。故云無量菩提。近說受持之義耳。
  十方無量諸佛所有無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於一念頃皆能安。能受。能攝。能持。譬如娑伽羅龍王所霪大雨。唯除大海。餘一切處皆不能安。不能受。不能攝。不能持。如來祕密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亦復如是。唯除第十地菩薩。餘一切眾生聲聞獨覺乃至第九地菩薩皆不能安。不能受。不能攝。不能持。
  次別顯受法之相。於中三。初總顯受多。二歷數顯多。三問答顯多。今初。有法喻合。法中三。一明所受法多。二大法明下所受法妙。故下合云祕密藏也。文有三句。上二句性故。謂三慧所知名法自性。大法明是聞思智攝受故。照是修慧所攝受故。下句作故。謂說受眾生如雲與他雨法雨故。於一念下顯能受德。一念者速故。既多妙又速。展轉顯勝。能安者堪能安受文故。受者信受故。上二受文。攝者思惟攝取義故。持者攝受後文義成二持故。此但順說。下喻合返顯不能。
  佛子。譬如大海能安能受能攝能持。一大龍王所霪大雨。若二若三乃至無量諸龍王雨。於一念間一時霪下皆能安能受能攝能持。何以故。以是無量廣大器故。住法雲地菩薩亦復如是。能安能受能攝能持一佛法明法照法雨。若二若三乃至無量。於一念頃一時演說悉亦如是。是故此地名為法雲。
  第二歷數顯多中。先喻後合。海能安者受一切水故。受者不濁故。濁如不信。攝者餘水數入失本名故。持者用不可盡故。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此地菩薩於一念間能於幾如來所。安受攝持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
  第三問答顯多中先問後答。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不可以算數能知。我當為汝說其譬喻。佛子。譬如十方各有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其世界中一一眾生。皆得聞持陀羅尼為佛侍者。聲聞眾中多聞第一。如金剛蓮華上佛所大勝比丘。然一眾生所受之法餘不重受。佛子。於汝意云何。此諸眾生所受之法為有量耶。為無量耶。解脫月菩薩言。其數甚多無量無邊。金剛藏菩薩言。佛子。我為汝說。令汝得解。佛子。此法雲地菩薩於一佛所。一念之頃所安所受所攝所持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三世法藏。前爾所世界一切眾生所聞持法。於此百分不及一乃至譬喻亦不能及。
  答中二。先校量顯示一佛之所受法廣多。
  如一佛所。如是十方如前所說爾所世界微塵數佛復過此數無量無邊。於彼一一諸如來所。所有法明法照法雨三世法藏。皆能安能受能攝能持。是故此地名為法雲。
  後如一佛下類顯多佛。言三世法藏者。三世佛法之藏也。而論云於法界中三種事藏者。意取法明照雨。蘊在法界故。以彼經云法界藏故。故為此釋。
  佛子。此地菩薩以自願力起大悲雲。震大法雷。通明無畏以為電光。福德智慧而為密雲。現種種身周旋往返。於一念頃普徧十方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微塵數國土。演說大法摧伏魔怨。復過此數。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微塵數國土。隨諸眾生心之所樂。霔甘露雨滅除一切眾生業惑塵燄。是故此地名為法雲。
  第二霔雨滅惑釋名中。此中雲等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