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2-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纲-唐-澄观-第260页

薩眾  亦在空中大歡喜  俱然最上悅意香  普熏眾會令清淨  自在天王與天眾  無量億數在虗空  普散天衣供養佛  百千萬種繽紛下
  次正釋文。文中三分。先讚請中有十六偈。前十三讚。後三請。前中亦二。前三偈但申供養。有三類可知。
  天諸采女無有量  靡不歡欣供養佛  名奏種種妙樂音  悉以此言而讚歎
  後十偈天女供讚。於中亦二。初一總標供讚。
  佛身安坐一國土  一切世界悉現身  身相端嚴無量億  法界廣大悉充滿  於一毛孔放光明  普滅世間煩惱闇  國土微塵可知數  此光明數不可測
  餘九正顯讚辭。於中亦二。前八讚佛德。後一勸修利益。前中亦二。前五讚大用自在。後顯自在所由。前中亦二。前二用益普周。
  或見如來具眾相  轉於無上正法輪  或見遊行諸佛剎  或見寂然安不動
  後三隨見不等。於中亦二。初一總明。
  或現住於兜率宮  或現下生入母胎  或示住胎或出胎  悉令無量國中見  或現出家修世道  或現道場成正覺  或現說法或涅槃  普使十方無不覩
  後二八相。
  上五偈讚大用自在。
  下顯自在所由。
  譬如幻師知幻術  在於大眾多所作  如來智慧亦復然  於世間中普現身  佛住甚深真法性  寂滅無相同虗空  而於第一實義中  示現種種所行事  所作利益眾生事  皆依法性而得有  相與無相無差別  入於究竟皆無相
  後所由中亦二。初一智了世幻。故文有喻合。後二證窮性相故。於中半偈證體。半偈起用。半偈用不離體。半偈體用俱泯。
  若有欲得如來智  應離一切妄分別  有無通達皆平等  疾作人天大導師
  後一勸修。
  上十三偈竟。
  下三偈請。
  無量無邊天女眾  種種言音稱讚已  身心寂靜共安樂  瞻仰如來默然住  即時菩薩解脫月  知諸眾會咸寂靜  向金剛藏而請言  大無畏者真佛子  從第九地入十地  所有功德諸行相  及以神通變化事  願聰慧者為宣說
  後三請中。初一結默念請。後二上首言請。
  爾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從初地乃至第九地。以如是無量智慧觀察覺了已。善思惟修習。善滿足白法。集無邊助道法。增長大福德智慧。廣行大悲。知世界差別。入眾生界稠林。入如來所行處。隨順如來寂滅行。常觀察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名為得一切種一切智智受職位。
  第二正說。論分八分。一方便作滿足地分。攝前九地。所修總為方便滿此地故。二得三昧分。初住地行。行德無量。徧舉受職之所依故。三得受位分。正住地行依前定力攝佛智故。四入大盡分。是地滿行。望前諸地行已窮盡。今復地滿。盡之極故。五釋名分。此地學窮辯德顯稱故。六神力有上無上分。地滿足已。妙用自在。形前無質。形佛劣故。七地影像分。以喻顯法。如因影像知形質故。八地顯益分。彰說殊勝。勸修趣入故。後之二分通該十地。將前攝後故云此地有八。若依前長科後二分通。則此地分二。先明地行。後彰地果。地行之中止有六分。如上所列。六中初一是入心。餘是住心。出心即調柔果。今初分中二。先總明。後善滿下別顯。今初。無量智者阿含廣故。觀察覺了者證智深故。寶性論中。地上菩薩起二修行。一約根本智名如實修。即此證智。二約後得智名偏修行。即此廣智。諸地具起上二種行。今於上二決擇思修。別中十句攝為七相。初三七八三處合故。七中一善修行故。即是同相。謂初三句明證助不住。諸地同修故。初句證道。無漏白法故。何以得證。由次句助道。何因助成。由後句不住道。增福德故不住無為。增智慧故不住有為。後六別相。謂二廣行大悲。即普徧隨順自利利他相。此總前七地合為一相。以七地差別之相。八地之初已辨。故此總舉。普徧釋廣。隨順釋行。大悲利他而成自業。故云自利。三一句令佛土淨。即八地相。下三相即九地。以親證此。故多舉之。四一句教化眾生相。即九地自分行。入十一稠林故。五有二句善解相。謂解達真如。是佛所行處故。善順如來。能證寂滅行故。六無厭足相。常勤觀察力等。欲趣入故。上句解。此句行。並九地勝進故。前地云晝夜專勤更無餘念。唯入佛境界故。七地盡至入相。謂十地證窮故。同前諸地。結行入位。已屬十地。故云名為得受職位。上一方便作滿足地分竟。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智慧入受職地已。
  第二三昧分。於中二。初牒前起後。
  即得菩薩離垢三昧。入法界差別三昧。莊嚴道場三昧。一切種華光三昧。海藏三昧。海印三昧。虗空界廣大三昧。觀一切法自性三昧。知一切眾生心行三昧。一切佛皆現前三昧。
  次即得下正顯。於中四。初別舉十名。二如是等下結所得數。三菩薩於此下彰入滿足。四其最後下顯最後名。今初十中。初總。餘別。總云離垢者離煩惱垢故。是障盡地偏受此名。別中九定離八種垢。一入密無垢。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