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二。先如是觀已結前。所以結者由前觀察隨順得至不住道故。次復以下正顯。文有四句。前三辨能觀心。後一所觀境。前三皆悲。後一是智。由此相導故名不住。故論結云不住生死涅槃故。今初三中。為物觀緣總稱大悲。隨觀不同故分三別。初大悲為首者。初義先起大悲而觀緣故。故論云不捨過去現在未來大悲攝勝故。以雖同一切智觀觀三世流轉厭離有為。而以大悲為先。故勝二乘。以一切智乃二乘觀故。故云雖同。二大悲增上者。論云一切法中智清淨故。謂以道相智觀。不唯但觀三世而徧了諸法。故云一切法中。以此導前令悲增上。故下經云大悲轉增。言道相即菩薩自智也。三大悲滿足者。論云一切種微細因緣集觀故。謂以一切種智。委照無遺。故名微細。三悲為次。後後轉深。智轉勝故。既三俱稱悲則下三觀。則皆雙護凡小。俱通二利。皆雙不住也。後觀世間生滅一句標所觀境。前滅後生。染淨生滅故。
  上總明心境。
  下別明觀相先敘意。
  大文第二別名觀相者即緣起觀。然緣起深義佛教所宗。乘智階差淺深多種。然外由內變本末相收。即總法界一大緣起。染淨交徹。義門非一。下當略示。今經文內略顯十門。窮究性相以顯無盡。非為寄位同於二乘。言十重者一有支相續門。二攝歸一心門。三自業助成門。四不相捨離門。五三道不斷門。六三際輪迴門。七三苦集成門。八因緣生滅門。九生滅繫縛門。十隨順無所有盡門。各有逆順。故下經云如是逆順觀察。逆即緣滅。順即緣生。又約生死涅槃以為逆順。具含多義。
  補義云上之十門明所觀之相。然前經明能觀之觀。云大悲為首即一切智觀。次云大悲增上即道相智觀。次云大悲滿足即一切種智觀。此三觀顯能觀心。後世間生滅為所觀境。則世間生滅一句統收十門。皆是所觀之相。然論立能觀三觀者。一相諦差別觀。謂但觀二諦有為無有我故。即經大悲為首。一切智觀也。二大悲隨順觀。謂悲隨物增。即經大悲增上。道相智觀也。三一切智相觀。謂委悉窮究因緣性相。諸門觀故。即經大悲滿足。一切種智觀也。論立此三觀通觀十門。則門門皆具三觀。觀觀融攝十門。成一圓融無礙緣起自在法門。所謂星羅十門。月滿三觀者義在此也。故疏云初一切智。下同二乘。次道相智自顯菩薩。後一切種智即上同諸佛。故涅槃云十二因緣下智觀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者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故得佛菩提。前經約為物故皆稱大悲。論約觀心故三皆名觀。各有悲智相導。為不住道。融此三觀唯在一心。甚深般若於是而現。上以疏義難明。故略為會之。
  疏云然論三觀雖徧釋經。而與十門開合不同。初一切智觀束十門為三。謂成答相。成攝初一門。答攝第二半門。相攝餘八門半。第二大悲隨順觀。攝十為四。一觀眾生愚癡顛倒攝初一門。二餘處求解脫攝第二門。三異道求解脫攝次四門。四求異解脫攝餘四門。三一切相智觀。攝十為九。一染淨分別觀攝初半門。二依止觀攝初門後半及第二門。三方便觀攝第三門。四因緣觀攝第四門。五入諦觀攝第五門。六力無力信入依觀攝第六門。七慢上慢非慢上慢觀攝第七門。八無始觀攝八九二門。九種種觀攝第十門。
  補義曰疏義開合收攝者正顯該羅之意。而義甚難明。向下臨文但隨便略出要義。使觀者易明。以二觀為主故。今以初觀束三。疏義甚明。故詳出之。上已知大意。
  下正釋文。
  今初有支相續門中。先依相諦差別觀。三段之文攝當成答相三字。初從作是念至則無生處四句辨定無我。即論明成。謂雙舉解惑。釋成無我故。則知緣集但是妄我。二復作是念下至觀察緣起之相十一行經。明倒惑起緣。即論明答。謂對釋通無我義故。三佛子下至俱不可得有九行半經。明迷真起妄緣相次第。即論明相。今初成者將觀緣起先釋成無我。辨定所宗。一以貫諸。則顯十門皆成無我。此是正破我執習氣。
  作是念。世間受生皆由著我。若離此著則無生處。
  正釋文中。初辨定無我。即論名成。初言世間生滅皆由著我者。則反舉惑情明我非理。但是苦集故。若離此著則無生處。即順舉解心明理非我。是滅道故。此直順經文。已無我義成矣。論經言受身處生者以我執習氣但令自他差別。故論云五道中生死差別。若五道差別自由業招耳。
  上辨定無我即論明成竟。
  下文明答。
  第二倒惑起緣即論明答。答外伏難故。兩難二答。一執情徵理難。情乖正理答。二常求有無下執相徵實難。相不依我答。今初難云若實無我云何著我。如空中無人定計有人。即著於我不著無我。明知有我。答云由無智故於無我處執著於我。非由有我。如翳見空華。第二難云若實無我何以貪著於我。世間受生為緣次第。明知有我。方謂為緣次第生起。答云正由無我計我癡愛為本。倒惑造業。乃至老死。何要我耶。答意正爾。
  上敘意。
  就文有十二行經。分三。初明倒惑順起染緣。二此因緣下正智逆觀。結酬無我。三菩薩如是下就人結觀。今初。然十二支即為十二別。亦無間然。而諸論中多攝為四。一能引支。謂過去二支因。即無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