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菩薩住此第四地。觀內身循身觀勤勇念知除世間貪憂。觀外身循身觀勤勇念知除世間貪憂。觀內外身循身觀勤勇念知除世間貪憂。
  文中二。初別觀身念。後如是下類顯餘三。今初。觀身自有內等三觀。瑜伽云內自有情色為內身。外非情色為外身。他有情數為內外身。初即自身。我愛愛故。次即資具等我所愛故。後即眷屬妻子。彼我我愛我所愛故。所以有此三者破三種邪行故。有人著內情多捨妻以全身。有人著外情多貪財喪軀。為妻捨命。有二俱著。破此三邪。成三正行。此約三人各別對治。若約一人起觀始終。謂先觀自身求淨等不可得。或當外有。次便觀外復不可得。便自疑云我觀內時於外或錯。我觀外時於內或錯。次內外俱觀。亦不可得。言循身觀者總顯修相。智論云尋隨觀察知其不淨等。次言勤勇念知者顯修之儀。以貪等世事無始惡習。離之甚難。過於世間慈父離於愛子。故須精勤方能除遣。勤即欲勤策勵。勇謂勇猛不息。念則明記不忘。知則決斷無悔又心若馳散當念老病死苦。三惡道苦。身命無常。佛法欲滅。名為念知。則能鞭心令復本觀。便生勇猛。具上諸義則不放逸。
  上觀身。
  如是觀內受外受內外受循受觀。觀內心外心內外心循心觀。觀內法外法內外法循法觀。勤勇念知除世間貪憂。
  後例餘三處者準瑜伽意。依前內等三身生受心法故。受心法隨所依生亦有內外等。論問云於四念中心唯是內。身通內外。云何於四皆有四等。答。受有二種。一身。二心。心受名內。身受名外。又意識相應受名內。五識相應受名外等。心雖是內。緣外法故名外。五識一向是外。又定為內。散心為外。法雖外緣。內法心數法名內。緣外法心數法及無為心不相應行是外。後三念處亦合前二以為內外。上觀四念處。
  復次此菩薩未生諸惡不善法為不生故。欲生勤精進發心正斷。已生諸惡不善法為斷故。欲生勤精進發心正斷。未生諸善法為生故。欲生勤精進發心正行。已生諸善法為住不失故。修令增廣故。欲生勤精進發心正行。
  第二斷諸懈怠道。謂四正勤。言四正勤者四念智火若得勤風則無所不燒。故次辨之。瑜伽云如是於四念住中慣習行故。已能除遣麤重顛倒。已能了達善不善法。從此無間於未生善法為令生故等。此來意也。謂以精進為體。故總名勤。言非外道無益勤苦。故名為正。雖是一勤隨義分四。前二勤斷二惡。是正惡行。後二勤修二善。是作善行。二善二惡皆所緣境。亦名四正斷。後二是修。而言斷者善是斷處。正修行者斷懈怠故。約大乘說勤觀法性。除實相之外皆名為惡。二惡不生棄捨。二善得生增廣。是正勤果。
  上四勤。
  下四神足先敘意。第四引發神通道。謂四神足。言四神足者謂欲定念思惟也。以勤過散亂智火微弱。故須定制。則所欲自在。此來意也。神即神通。足即是定。瑜伽云如有足者能往能還。以騰躍勇徤能得能證。世間勝法。世殊勝法。說名為神。彼能到此故名神足。此舉喻也。由出世法最勝自在。是最勝神。欲等四定能證此故。名為神足。亦名如意足。所欲如心故。此釋名也。神足所緣即種種變事。神足自體即三摩地。若辨其相則欲勤心觀皆是助伴。欲謂猛利樂欲。勤為精進無間。心即是定謂專心守境。觀即是慧。由聞教法內自簡擇。由欲增上力證心一境性。名為欲定。餘三亦然。勤觀心性名為上定。皆從加行受名。此四加行即前正勤中欲生勤精進。發心正斷等。以發心中。持此能生心定持太舉故。策心能生觀定。策太沉故。是以隨一念處有四正勤。隨一正勤有四神足。
  上敘意。
  下釋文。
  復次此菩薩修行欲定斷行。成就神足。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修行精進定心定觀定斷行。成就神足。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
  釋文中先別名欲定。次修行精進下通顯餘三。言修行欲定者標舉所修助伴自體。斷行二字總顯修相。亦修之果。云何修相。此復有二。一修習欲定。能斷現行諸惑纏故。二為欲永害所有隨眠修八斷行。謂欲勤信安念正知思及捨。若斷行成就。亦神足果。次成就神足唯是彼果。依止厭下復顯修相。兼辨所緣。以神足即緣四諦而修。謂緣苦修必依厭苦。若緣集修必依離欲。若緣滅修必求證滅。若緣道修必趣滅苦之行。能捨於苦緣此境時必求修習。故云迴向。後精進下同顯餘三。
  上四神足。
  第四五根。見觀方便道。謂增上名根。五根自體即信等五。此五通於生起出世間法而為增上。前四復能起後得增上名。而信為上首。能起於四。
  復次此菩薩修行信根。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修行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
  釋文中先別明信根。後通顯餘四。有二。先各標舉所修。後依止等別顯修相。下之三科例此。今此所修即於諦實深忍樂欲。餘四即於前策勵而行。明記不忘。繫緣一境。揀擇是非。然始入佛法。即有信心。未有安慧不得名根。今由前三科則信不可拔。此中念即念處中念。進即正勤。定即神足。慧即緣四諦慧。前三至此總得名根。若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