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蔽。注意大經。遊心古疏。提綱挈要。斷義分文。不三年而全經大旨首尾昭然。即一座而疏有未發。復為補出。收群詮于指掌。窺法界于毫端。一性圓明。百無覆蓋。俾學者或因綱要以博疏鈔。又因疏以入經。因經以見性。使狹劣之習漸近而漸遠廣大之境愈入而愈深。此綱要之所以而作也。是清涼大師。為本經之勳臣。我憨山先師。又為疏鈔之導師也。正提挈閣筆之日。適曹溪堅請之時。義不能辭。行為彼應。因此經疏源流未敘。綱要起止無題。不時先師示寂曹溪。此種公案遂成缺典。幸得益公法屬竭力。募刻新安剞劂氏。梓工方完。惜益公又卒勞累。斯亦未及請序大方。丁丑春。衡。為先師掃塔因緣。特之匡山法雲蘭若。得此新刻。如獲舊藏。法法現前受用不盡。由是罄此微言。用以鳴後云爾。
  旹崇禎丁丑歲四月佛誕日嗣法門人觀衡焚香題于五乳峰法雲禪寺之方丈

  

  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卷第一

    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 譯經
    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 疏義
    明匡山法雲寺憨山沙門德清提挈

  初標部類品會

  此經按西域記。說有三部。上部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中部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龍樹菩薩入龍宮。見上中二部。非凡夫心力能持。遂記下本流通人間。今傳來此方者八十卷。三十九品。以經來未盡。故所行者為略本耳。然此經乃我盧舍那佛初成正覺。於菩提場稱性所演。一時頓說。周徧法界。故部類之多寡。第隨見聞有異。今說此經之處有七。其會有九。其品有三十九。所詮之義。統四法界。攝五周六位因果。清涼疏以信解行證四分科釋全經。七處九會三十九品者。
  初會菩提場。普賢菩薩說毗盧遮那如來依正因果法門。自第一卷至十一卷。共六品經。六品者。
  (世主妙嚴品 如來現相品 普賢三昧品 世界成就品 華藏世界品 毗盧遮那品)。
  二會普光明殿。文殊師利菩薩說十信等法門。自十二卷至十五卷。共六品經。六品者。
  (如來名號品 四聖諦品 光明覺品 菩薩問明品 淨行品 賢首品)。
  三會忉利天宮。法慧菩薩說十住等法門。自十六卷至十八卷。共六品經。六品者。
  (昇須彌山頂品 須彌山頂偈讚品 十住品 梵行品 初發心功德品 明法品)。
  四會夜摩天宮。功德林菩薩說十行等法門。自十九卷至二十一卷。共四品經。四品者。
  (昇夜摩天宮品 夜摩天宮偈讚品 十行品 十無盡藏品)。
  五會兜率天宮。金剛幢菩薩說十迴向等法門。自二十二卷至三十三卷。共三品經。三品者。
  (昇兜率天宮品 兜率天宮偈讚品 十迴向品)。
  六會他化自在天宮。金剛藏菩薩說十地法門。自三十四卷至三十九卷。共一品經。一品者(即十地品)。
  七重會普光明殿。毗盧遮那如來說阿僧祇數量法門。及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及普賢等諸菩薩說十大三昧等等覺法門。從四十卷至五十二卷。共十一品經。十一品者。
  (普賢說十定品 十通品 十忍品 佛說阿僧祇品 心王菩薩說如來壽量品 諸菩薩住處品上明差別因 青蓮華藏菩薩說佛不思議法品普賢說十身相海品 佛說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 上明差別果 普賢菩薩說普賢行品 明平等因 說如來出現品 明平等果 上自二會來至此一遍明六位因果)。
  八三會普光明殿。普賢菩薩說離世間法門。自五十三卷至五十九卷。共一品經。一品者。
  (即離世間品此二遍明六位因果)。
  九會逝多林有本末二會。初毗盧遮那如來放光現相答諸菩薩念請。為本會。次文殊師利菩薩從善住樓閣出。往人間開悟六千比丘。及指善財參五十三善知識。為末會。通為入法界品。自六十卷至八十卷。共一品經。一品者。
  (即入法界品此三遍明六位因果)。
  八十卷經通分五周四分者。
  一所信因果周者。即舉果勸樂生信分。謂第一會菩提場說毗盧遮那依正果報法門。自世主妙嚴品至毗盧遮那品。六品經蓋舉揚如來依正二報難思之果。勸勵大心眾生。令生樂欲。以起淨信。前五品顯舍那依正果德。後一品明佛本因。故名所信因果周。亦名舉果勸樂生信分。
  二差別因果周者。亦名修因契果生解分。自第二會普光明殿起。說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及重會普光明殿。說十定至諸菩薩住處品。共二十六品經。明差別因圓。後佛不思議法品。如來十身相海品。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共三品經明差別果滿。其十定以下六品明等覺。後三品明妙覺。
  三平等因果周者。即於前會說普賢行品。如來出現品。二品經明平等因果。前普賢行明因該果海。次如來出現明果徹因源。因果不二故名平等。連上差別二周。通名修因契果生解分。
  四成行因果周者。亦名託法進修成行分。謂八會三會普光明殿。說離世間法。即成行因果周。以普慧雲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