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可依二周座華網即外相無染交映本空故即寶座華網也言復以下佛加廣演佛境如空故云廣大顯教皆從法空所流非智不顯故云佛力。
  ▲鈔第六經初下即現相品初前妙嚴品末後諸菩薩等各興香華等供養具雲妙嚴疏云色相顯然智攬無性從法性空無生法起能現所現逈無所依應用而來來無所從用謝而去去無所至而能含慈潤霔法雨益萬物重重無礙有雲像焉上下諸文雲義皆爾言自然出聲者現相疏云前既為法興供今乃以供宣心不因撫擊故曰自然非無因緣由菩薩力。
  ▲鈔又第九地下無漏智用以冥真性居法師位得如性用說法無礙故。
  ▲鈔又現相品下即佛口光所照十方菩薩身毛孔中各出光明所說偈文易了。
  ▲鈔出說一切下疏云前眾海念請今示相答初一句通顯所隨眾生言音次句答方便海應顯趣求一切智心故。
  鈔第二明即事等者前則諸法出音聲等說法此即不但六塵而隨一一法即是無盡法界玄妙法門即十對體事皆爾以有下釋成問此既是託事門與下事事門何別答為門不同今取法皆顯義不取事事無礙也。
  鈔第三明即事是能說人者此中不取十身佛為教主之義但明一切法尚皆是能說人況不為教體耶言以二是劣者國土身是非情眾生身是凡類比餘身為劣故此約分相言之故十地論說此二身名為染分聲聞身等說為淨分虗空身為不二分故云況餘勝者。
  鈔初引普賢品等者第六依說人處正引經文今但義引文云佛說眾生說及以國土說三世如是說也。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三十三


  音釋



  (火含切水桃也)。


  (於豫切積血也)。


  (普江切)。


  (巨基切馬文也)。


  (居宜切良馬也)。


  (乃乎切最下馬也)。


  (莫介切)。


  (欣衣切悲泣餘聲也)。


  (張六切樂器也)。


  (音窮臨邛地名)。


  (力居切黑土也)。


  (古魂切或作[巾*軍])。


  (音支華氏城)。


  (於遠切媚也順也)。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三十四

    蒼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
  鈔前之五體等者即前五種體皆是心所變相分不離能變心體言心外無法者一切唯識故此上總標如聲下別釋聲為教體是第一音聲語言體即十一種色中之一是心王心所二所現影像相故此句是百法論文彼疏云謂此色法不能自起要藉前二(鈔云是心王心所也)所變現故(自證雖變不能親緣)故置影言言依聲假立者所依聲體尚不離心況依聲上假立名句文耶即第二名句文身體是分位唯識也(百法疏云謂此名等不能自起藉前二位差別假立)并前二義即是第三通取四法體言其教所詮即攝第四及諸法下即攝第五並離心無體者總歸今第六也。
  鈔唯遮外境等者論云唯言但遮愚夫所執定離諸識實有色等又云唯言為遮離識我法彼疏云唯謂簡別遮無外境識表內心下論云識言總顯一切有情皆有八識六位心所(徧行等也)所變見相分位差別及彼空理所顯真如識自相故識相應故二所變故三分位故四實性故此上五位皆名為識如是諸法皆不離識總立識名彼疏云識謂能了詮有內心法苑云遣虗存實識觀遍計所執唯虗妄起都無體用應正遣空情有理無故觀依他圓成諸法體實二智境界應正存有理有情無故已上釋唯識二字。
  ▲鈔彼引多教成立唯識者釋成字也以經及本論俱稱唯識明唯識理故末論解釋名成安教理立故言引多教者彼論第三問云云何應知此第八識離眼等識有別自體聖教正理為定量故謂有大乘阿毗達磨契經中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解深密經亦作此說阿陀那識甚微細一切種子如暴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入楞伽經亦作是說如海遇風緣起種種波浪現前作用轉無有間斷時藏識海亦然境界風所擊恒起諸識浪現前作用轉(上引三經論中皆有長行解釋乃至結云)已引聖教當顯正理(云云如彼)言亦引華嚴者即無性攝論引也如下可知唯識無有引文言廣如彼論者已略如上所指。
  鈔論曰下即無著本論也言未得真智覺者未入見道人也。
  ▲鈔釋論下即無性菩薩釋本論故言謂彼聖者金剛藏者即能說人謂金剛藏所變文義影像聞者託之變似彼故佛滅已後結集如先所聞書之貝葉乃至東流譯梵從華如是展轉傳來今所聞見故知各各不離自識問本論云薄伽梵說釋論言金剛藏其故何耶答佛加令說與佛說同故不相違言故論中下問既論皆引華嚴成立唯識應非屬始教耶答彼但順己宗釋也故一卷唯識論云又復有義大乘經說三界唯心者但有內心無色香等外諸境界此云何知如十地經說三界虗妄但是一心作故心意與識及了別等如是四法義一名異此依相應說非不相應心說心有二種一相應心所謂一切煩惱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