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終委棄。投河落井只自擔當。塞窟填坑伊誰顧惜。慘慘于荒寒之野。哀哀于寂寞之濱。菊徑梅林側耳吟蟲聲往恨。楊園柳岸傷心啼鳥說來由。鳥猿總是知音。蠅蚋常為弔客。以刻為歲度日如年。饑喉焦細目生花。瘦骨稜層形類木。個樣愁端誰告。此中方便難施。幸有今宵[文/而]主(某)特為(某事)延僧于家。大開解脫之門。聿啟賑濟之會。汝等便好將自己思量。切莫待他人檢點。遇冤家則各相解免。聞善法則大家喜歡。心即佛。佛即心。且自回光返照。色即空。空即色。切莫認假為真。故榜。

  小施食榜

  凡曰人心俱有佛性。光明無限逈超日月之輝。遼廓難名遠越虗空之量。奈何奔逐于外境。遽爾自喪其家珍。六賊之愆益深。三途之苦彌甚。業緣何有。識破則當下開交。報障本空。迷時而歷劫難免。幸有今宵[文/而]主(某)特為(某事)延苾蒭僧。設酥[酉*宅]供。汝等既來赴會。切宜肅恭三業。端恪一心。悔從前非。尋今日是。木札羹鐵釘飯正好留心。雲門餅趙州茶只須開口。如違戒約。益取沉淪。自作難違。伊誰之咎。故榜。

  又

  嗟爾佛子墮此冥途。苦具固非一端皆由己作。哀情豈容盡訴決非人為。只因一念貪嗔。便爾歷生苦惱。既知從前錯悞。何須頓足搥胸。要取當下逍遙。急宜更弦易轍。今宵[文/而]主(某)為(某事)設此斛食。茲逢善會須領嘉猷。罪性本空更有何作何受。妄緣非有只如幻生幻滅。倘能悟入一心。便可掀翻九地。若違明訓曷出苦輪。莫仍前非宜存正念。故榜。

  禪教平安修懺佛事(疏內切念畢。即入佛事者此也。喜長者平安修懺疏內已詳)

  虔向(某)年(某)月(某)日恭詣淨剎(在家改恭掃塵室)。廣請僧伽。嚴飾壇儀。敷陳供養。瀝一心而發露。勤五體以歸依。禮諸佛之洪名罪花頓謝。誦三昧之懺法業垢悉蠲。稟金剛之上師。行瑜伽之密典。普施一器之法食。廣濟六道之煢魂。上來所修功德。專為(某)作淨土因。下菩提種(隨事改二句)。伏願(用疏內的)。

  禪教薦亡修懺佛事

  由是恭掃蝸廬(在寺改恭詣精藍)。廣延僧侶。嚴淨壇室。追召亡靈。修三昧之懺文頓除業垢。設禪悅之法供普享聖凡。仍開甘露之法筵。廣濟焦喉之鬼類。梵音舉處蓮花開七寶之池。聖號宣時鐵網碎九幽之獄。上來所修功德。專薦(某)逈脫業緣。超生淨剎。伏願(接疏內的)。

○頓漸藏通別圓
  見四教集解。

○三乘
  見上。

○窺測
  東方朔傳曰。以管窺天。以蠡測海。

○四相
  見起信論。

○四心
  見上。

○三空
  刊定記曰。一我空。二法空。三俱空。

○三障
  涅槃經曰。一煩惱障。二業障。三報障。

○九界
  見上。

○九橫
  九橫經曰。佛告比丘。有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不應飯而飯。二不量食。三不習食。四不出食。五止熟。六不持戒。七近惡知識。八入里不時。九可避不避。

○十力
  見上。

○陽春之有脚
  開元遺事。人謂宋璟為有脚陽春。言所至之處如陽春及物也。

○牛斗之間
  豐城有劒曰干將莫耶。其光射斗牛。雷[怡-台+(奐-大+(一/八))]得之。張華分其一焉。

○翳眼
  見上。

○天台智者
  通載曰。天台智者禪師。諱智顗。字德安。姓陳氏。頴川人。詣光州大蘇山南嶽禪師受業心觀。乃於北山行法華三昧。始住三夕。誦至藥王品。心緣苦行至是真精進句。解悟便發。見共思師處靈鷲山七寶淨土聽佛說法。思為印可。後師躬率禪門行光明懺。

○慈雲懺主
  天竺慈雲法師遵式。字知白。葉氏。台州寧海人。母王氏。夢嚥明珠而生。稍長不樂隨兄為賈。潛往東掖山出家。年二十往禪林受具。明年習律學于守初。式繼入國清普賢像前燼一指誓傳天台之教。

○七種之禮
  法苑珠林曰。一我慢禮。二求名禮。三身心禮。四發智清淨禮。五徧入法界禮。六正觀修誠禮。七實相平等禮。

○五悔之文
  天台四教儀曰。一懺悔。二勸請。三隨喜。四回向。五發願。

○躍冶之金
  莊子曰。今大冶鑄金。金踊躍曰我。且必為鏌鎁。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

○騎牛覔牛
  會元曰。長慶大安禪師參百丈。禮而問曰。學人欲求識佛。何者即是。丈曰大似騎牛覔牛。

○夢蝶非蝶
  見上。

○犯子之魂
  楊妃傳曰。明皇登沉香亭召楊妃。妃被酒新起。命力士從侍兒扶腋而至。明皇笑曰。此真海棠睡未足耶。

○獰龍頷下
  莊子曰。河上有家貧